施俊華 李爍群 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鎮江供電分公司
在電網工程建設過程中,施工企業是責任主體,不僅要提高施工企業自身的技術裝備能力,提高施工工藝水平,還要強化現場管理,確保施工安全質量,這是促進電網發展的基礎,電網工程的安全質量關系到國計民生和社會的穩定發展。根據國家電網公司“三型兩網”“世界一流”發展要求,當前高壓輸電線路施工尚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具有針對性地予以解決。
目前,大部分高壓輸電線路施工人員都有著比較多的經驗,其對于整個輸電工程十分熟悉,但是這些施工人員只是施工技術較為熟練,對于理論知識都較為匱乏。體現在管理之上,就會出現管理觀念、工程造價、成本控制等知識缺失的現象,這對于整個輸電線項目的品質保障是極其不利的。同時,還造成施工材質使用數量的估算以及采購產生較大偏差,導致各項資源的浪費。除此之外,在對輸電項目施工管理過程中,還存在企業內部施工資源互相沖突的問題,這種狀況也是由于管理不當而出現的。通常在施工時,采購人員負責施工材質的采買,施工現場由技術人員負責,而工程預算以及成本支出有財務人員負責,一旦出現內部人員溝通不及時,就極易導致高壓輸電線路施工出現品質問題,因此通過施工管理來對各方協調是極其必要的。例如,對施工材料的采購中,采購人員認為這項工作應有自己負責,因此采購時并未通知技術人員,然而在材質采購完畢后,技術人員發現其根本無法到達施工標準,進而造成了資源浪費,目前這也是國內輸電線路施工項目中經常出現的問題之一。
因為高壓輸電線路施工中,需要橫跨較大的區域,因此也會產生對當地耕田以及各項基礎設施的損壞問題。在進行施工管理時,對損壞物進行賠償也是管理重點,但是在實際管理中,經常會出現由于賠償不及時而導致施工暫停的問題,如此便嚴重增加施工的周期,同時也加大了成本投入。由于高壓輸電線路工程大部分都是在野外施工,因此環境比較復雜,并且比較不容易看護,這就致使出現施工材質丟失的問題。由于輸電線路項目施工周期長,一旦出現問題,整改會非常困難,從而致使整個項目無法按時投入使用。
分包安全管理遵循“誰發包誰負責、誰主管誰監督、統一平臺實名制管理”,執行核心勞務分包隊伍培育管理制度,嚴格安全準入管理,執行外包隊伍和人員“雙準入”機制,嚴格安全培訓考試,嚴把人員進場關,執行實名制管理。規范外包隊伍安全資信管理,利用違章積分、負面清單、“黑名單”等失信懲治措施,倒逼外包隊伍主動提升安全管理能力。核心勞務分包隊伍在施工單位作業層班組骨干的組織、指揮、監護下開展工作,不得自行作業,不得自帶材料、機具。核心分包人員和作業層班組同吃同住,食宿條件統一標準、統一安排。將核心勞務分包人員納入施工單位“四統一”管理,全面推進線路施工作業層班組標準化建設,完善以作業層班組為基本單元的施工組織體系,提升施工企業“領著干”“自己干”的能力,依法依規開展專業分包和勞務分包。
施工中,在選擇線路材料時,要充分考慮氣候因素。針對不同的氣候特征,選擇合適的材料。如在氣候嚴寒的北方,溫度極低,容易出現冰凍天氣,這時應該選擇抗寒性能好的材料,否則電線可能會因為冰凍天氣發生斷裂,造成安全事故。目前我國主要采用電桿送電和地下送電兩種方式。電桿送電它雖然占據一定的空間,不利于城市的規劃建設。但是它方便后期電線的維護和保養,線路一旦出現問題,可以及時進行維護。地下送電不占空間位置,不影響地面環境。但是當線路出現問題了,維修非常困難,需要重新挖掘土地,然后排查原因再進行維修,工程復雜困難。除此之外,在一些地質災害高發區域,施工前要進行調查研究,針對常出現的地質災害,一定要制定相關的應急方案。
在固有的電力工程領域中,電力企業擁有著統治地位,伴隨市場化經濟的進步,其統治力度也隨之減弱,施工管理模式也由粗獷式管理變為成本式管理。因此現代市場化施工管理模式是必不可少的,如此才能夠保證輸電線路項目的整體安全性。對于輸電線路項目管理而言,其具備范圍大、人員多以及機構多的特點,因此管理人員要制訂相應的管理計劃,例如在施工開始前,需要對施工中的每一個階段進行分析,確定路徑中是否存在耕地、民房等設施,如果無法繞行,需要提前與戶主進行協商并給出賠償方案,如此才能夠保證整個施工過程的順利進行。
由上可知,高壓輸電線路作為國家的重要基礎設施,其質量直接影響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同時影響著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高壓輸電線路的安全施工需要專業的技術指導,以及完善的施工工藝。因為其施工過程復雜、危險,必須對其施工進行全面掌控,對于施工中的常見問題,要及時進行發現并制定相應解決方案,保證施工質量和安全。只有這樣才能為人們輸送高質量、安全的電,促進電力企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