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釗涵 徐州開放大學(江蘇省徐州市中等專業學校)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加快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作為擁有1023萬人口的徐州市和1.21億人口的淮海經濟區,未來五年人口老齡化將呈日趨加重之勢,“十三五”末人口老齡化率將分別接近或超過21%。加快發展老齡事業和老齡產業,不僅因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面臨強勁的政策驅動力,而且因龐大老年群體的多樣需求面臨強勁的市場內動力。在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深刻變化的背景下,要努力改變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格局,就應對人口老齡化來說,關鍵是改善和加強健康養老全要素供給問題,而目前淮海地區健康養老供給側仍然是突出短板和薄弱環節,難以保障老年人享受更有品質更有尊嚴的晚年生活。特別是在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培訓和制度供給上,仍然存在亟待改善加強的巨大空間。
1.連續5年,行業組織開展五屆全國養老產業與職業教育高端對話活動,成功搭建了全國健康養老產業權威交流平臺,引領健康養老產業的快速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2.組建成立“中國健康養老職業教育集團”,進一步推進政、校、行、企、社深度融合,通過開辦論壇、聯合開發教材、國際交流和校企合作等形式,積極探尋了集團化辦學的新機制、新舉措和新路徑。
3.牽頭制定職業技能大賽標準,組織開展全國“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職業技能大賽,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不僅展示了開辦老服專業職業院校的教學成果,特別是催生了健康養老職業教育制度創新、規范職業技能培養、擴大社會影響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主導作用。2019年11月,徐州開放大學將在徐州舉辦淮海經濟區20個地級市的區域性“健康養老”職業技能大賽。
4.聯合開發“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學資源庫”在線665門課程資源,面向院校、社會免費注冊開放,實現共享資源,著力推進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信息化、標準化建設,大力促進了專業教學改革和專業建設發展。近期,徐州開放大學將共享使用資源庫課程建設成果。
1.行業人才需求預測
從業人員數量嚴重短缺。當前我國面臨著巨大的人口老齡化壓力,據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經達到2.41億,占總人口的17.3%,同比增加0.11億、增幅達4.78%。預計到2050年前后,全國老年人口的數量將達到4.87億的峰值。徐州是人口大市,截至2017年底,全市戶籍總人口達1039.42萬人,其中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達188.36萬人、占比18.12%,較“十二五”初143.39萬人、凈增44.97萬人、平均每年凈增6.4萬人,預計到“十三五”末老年人口總數將達220萬人,老年人口占比將接近或超過21%。我市的老年人口、高齡老人、百歲老人數量均居江蘇省前列,呈現出老年人口基數大、增幅快、高齡化、空巢化等特點。
淮海經濟區20個地級市在工商、民政注冊的部分養老機構調研顯示,按平均1:6的照護比配備從業人員,徐州市和淮海經濟區分別需要養老從業人員3500人和45000人左右。而目前淮海經濟區養老機構從業人員共計約21000人,從業人員數量缺口巨大。
2.人才培養與需求的適應性分析
(1)急需開展養老從業人員特別是養老護理人員崗位知識、技能培訓工作。
調研顯示,在養老從業人員調查對象668例中,行政、業務和管理人員106人、占比15.9%,養老護理員562人、占比84.1%。
男性96人、占比14.4%,女性572人、占比85.8%。
年齡以≥51歲為主,共376人、占56.3%。
初中及以下369人、占55.3%,高中或中專192人、占28.7%,大專(高職)85人(含養老護理員1人)、占12.7%,本科及以上22人、占3.3%。
參加工作年限在1~3年,共337例、占比50.4%;工作少于1年的,212例、占比31.7%;工作3年級以上的,119例、占比17.8%。
持初級養老護理員及以上資格證書共176例、占比26.3%,無資格證書但經過崗前培訓共377例、56.4%,仍有17.3%上崗前未參加過任何培訓。
養老從業人員平均月收入在3800元左右,其中養老護理員平均月收入在3100元左右。
調研顯示,養老從業人員特別是養老護理人員結構呈年齡偏大、學歷層次偏低、收入偏少、專業知識和技能參差不齊的特點。懂得生活常識的占100%,懂得醫療知識的81例、占比12.1%,懂得心理知識的占119例、占比17.8%。許多養老護理員缺乏慢性病護理的基本醫療知識。在專業技能方面,養老護理員持證上崗率較低。
由于老年人自身年齡和健康狀況、經濟狀況、家庭成員構成及個人養老觀念等差異,養老需求呈現多樣化特點。當前老年人的養老需求可分為以下三個層次:日間照料、醫療衛生和精神慰藉需求。
綜上,急需開展養老從業人員特別是養老護理人員崗位知識、技能培訓工作,以保障和滿足老年人享受更有品質更有尊嚴的晚年生活。
(2)新時代養老服務人才層次需求越來越高
在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深刻變化的背景下,隨著老年人需求的不斷提高和養老機構自身壯大發展,對養老服務人才的層次要求越來越高。要努力改變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格局,改善和加強健康養老全要素供給問題。調查顯示,養老機構中照護崗位對中專層次的養老服務人才需求比例較高,為71%;營銷崗位對大專層次的養老服務人才需求比例較高,為82%;管理崗位對大專及本科以上層次的養老服務人才需求比例較高,分別為67%和54%。
1.養老服務人才培養數量難以滿足產業快速發展的需求。突出的問題就是招生困難,專業間發展不均衡,在校生規模小,與龐大的養老服務人才需求相比簡直是杯水車薪。
2.專業設置受限,不能滿足醫養結合的養老機構人才需求。中醫康復技術、康復治療技術是涉衛專業,非醫療衛生院校很難獲批新增,不能滿足醫養結合的養老機構人才需求和專業群建設需求。
3.人才培養體系不完整,不能滿足畢業生對口學歷繼續教育的需求和養老機構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當前,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最高全日制層次教育是大專(高職),沒有本科院校開設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更談不上研究生層次的教育了。
4.畢業生流失嚴重,職業忠誠度不高。因收入不高、對口學歷提升空間受限、崗位晉級不明確等諸多因素,造成養老服務人才普遍從業時間短、就業后短期跳槽的現象普遍。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畢業生從業10年以上的占比僅在15%左右,職業忠誠度底下。
1.出臺養老服務專業發展和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的扶持政策。目前,“老年服務與管理”等相關專業的全日制最高學歷仍維持在高職高專水平。省級教育、衛生主管部門應給予高職院校設置專業的自主權,允許高職院校根據社會需求和師資、實訓等辦學條件開設“老年中醫康復技術”“老年康復技術”等相關專業,橫向形成以“老年服務與管理”為核心的專業體系;鼓勵有條件的本科院校開設“老年服務與管理”本科及研究生層次學歷教育,縱向形成以中高職職業教育為主體,本科及研究生教育為后續支撐的養老服務人才培養體系。
2.出臺養老服務專業招生的優惠政策。以山東省為例,凡省內高職高專院校“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連續招生兩年、每年招生人數不少于20人,將給予該院校一次性獎勵100萬元。對報考高職及以上層次養年服務專業的學生,建議采取學費減免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政策性獎補等措施,擴大生源渠道,吸引有志青年學子投身到我國健康養老事業之中,以解決當前及今后一段時間養老服務人才培養數量與社會需求缺口巨大矛盾的問題。
3.盡快出臺養老服務專業職業資格證書的考評政策。職業資格證書是職業教育“1+X”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考量一專多能、就業崗位從業資格的重要依據。建議出臺“養老護理員”等相關職業資格證書。
4.完善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的崗位晉級制度。從職業生涯發展的角度,建議盡快制定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崗位晉級制度,借鑒護理等從業人員崗位晉級的辦法,設定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的初、中、高級職稱評定體系,以解決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的職業忠誠度不高和歸屬感不強的問題。
徐州市作為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理應發揮龍頭作用。建設淮海健康養老職教集團是徐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確決策。養老服務人才是社會服務供給和養老服務產業發展的基礎,徐州開放大學作為一所市屬公辦院校,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愿舉全校之力,通過3到5年建設和發展,淮海健康養老職教集團將建成為“國內知名、省內一流、淮海經濟區示范”的職教品牌,健康養老產業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高,為徐州乃至淮海經濟區健康養老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