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潔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
隨著中國與世界的交流逐漸加深,我國對外語類人才的需求也與年俱增,商務日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前景還是比較可觀的。日語專業畢業生就業方向主要為旅游、外事、外貿、進出口、涉外文秘等日語涉外部門、中小學及各類培訓機構;從事日語導游翻譯、外事翻譯、外貿翻譯、涉外秘書、日語教師等工作崗位。
據調研在未來3-5年將繼續招聘日語客服類崗位和產品營銷類崗位人才的受訪賣家占比分別為59%與51%;近50%的受訪企業傾向于招聘我專業的應屆畢業生,約61%的企業表示近期內有與本專業進行合作,開展校園招聘活動的計劃;與以往的外貿行業和一般線上商務營銷產業相比,跨境電商零售業正處于處于發展中階段,行業變化多、增長快。因此,專業對口行業在人才需求方面門檻不高,偏重崗位技能培養,新人獲得的機會也更多,為我專業很多剛剛步出校門的學生提供了新的就業選擇。但是就我專業學生近三年來就業情況來看,對日跨境電商行業雖然門檻低,但是因為日本市場的特殊性(出口難點多,如:日本監管法規頻頻變動、進口商品檢驗標準日趨嚴格、派貨量不夠大、沒有在日注冊企業與法人代表、日本物流企業不愿合作、終端派送效率差、顧客投訴難以解決等問題),學生轉崗率也特別高。
另一方面,近些年來,中日貿易往來頻繁,來華投資的日本企業或商務公司需要大量的日語人才,特別是語言加商務的復合型貿易和管理人才。商務日語專業的職業定位呈現為一種多元化的趨勢,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語言能力為主的口譯或筆譯崗位,而是以語言為基礎的生產管理、跨境電子商務、市場營銷、國際貿易、涉外服務等多種職業方向。
本專業主要服務面向為涉日外貿企業的商務談判、商務助理、外貿業務、外貿跟單、采購、電子商務;大型跨國公司、商社、咨詢機構的涉外文秘、公共及高級助理;涉日貿易文化團體的外聯人員等;日企一線、旅行社等的現場翻譯、旅游導游翻譯;服務外包型企業的日文數據處理、項目管理、客戶服務與管理;培訓機構及中小學的日語教師。
商務日語專業在確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標準的基礎上,根據就業崗位要求進一步細化行業企業標準。以就業崗位的任職要求和學生職業崗位的可持續發展需求為依據,重構專業學習內容的知識點、能力點、和素質點,選定教學內容,以能力要求標準來重構課程,形成模塊式課程體系。
商務日語專業目前有一套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學生在讀三年間,在不同階段完成各種形式的實訓、實習任務,在實際工作崗位體驗中掌握專業知識與技能,同時為就業做好準備。首先,在日常課堂教學過程中,倡導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專業課程的實踐教學比例達到50%以上,提升課程校內實訓效果;其次,新增職業素養實訓、職業操守實訓等專業技能實訓課程,強調職業素養與操守的養成;專業學生畢業頂崗實習采用“統一實習、分散安排”的方式,拓展了學生實習單位的覆蓋面,實習與就業緊密連接。
在對專業對應就業崗位所需的基本能力要求進行調查時,我們發現崗位要求的學生應該具備的主要工作能力包括日語語言表達能力、客服應對能力、跨境電商平臺操作能力、涉日貿易辦公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日文辦公軟件操作能力、外貿談判磋商能力、處理客戶投訴能力和抗壓能力等。
通過分析數據,我們發現幾乎所有的企業都首先看中的是學生的日語語言能力,普遍要求學生通過國際日語能力考試二級或者日語達到二級水平,其中翻譯和日語教師崗位要求日語達到一級。服務外包型企業對日語要求相對較低,要求達到三級或三級以上水平。
對于職業資格證,雖然大部分日資企業采用自己公司內部的考核資格認證,但是也認為擁有相關的職業資格證將會比較占優勢。
商務日語專業目前行業的職業培訓非常盛行,尤其是面向外包行業的培訓。但是相關證書非常少,很多企業都是采用日本的考證資料進行內部測試。
商務日語專業的生源主要來自高考考生,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但是本專業從零開始學習,所以對專業的教學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學生生源一部分來自高考專科錄取的普通高中水平的生源,還有一部分來自學校自主單獨招生。生源基礎不一致,語言基礎水平不一。根據調查外語高考成績在90分以下的學生所占比例在30-40%之間,語言學習能力差,會直接影響到專業課程的學習。
教學班學生人數較多,每個教學行政班的人數都在45人左右。班級人數眾多,時間有限,課堂活動的開展受限。另外,由于教學任務繁重等問題,我專業教師缺乏從事專業相關行業的從業經驗和行業專門培訓,這對專業教學質量有直接影響。
在當前的日語教學過程中偏重基礎日語語言教學,專業相對應的行業知識及相關行業技能的教學內容有限,造成了學生能力發展不平衡,同時對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提升及創造性思維習慣養成、教學效果的提高都有不利影響,也無法突出專業教學特色。
在課程體系的構建過程中,應與企業密切合作,開發滿足企業及崗位需求的課程與教學內容。適時安排學生到合作企業去頂崗實訓,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學生畢業后可以省去培訓,直接奔赴工作崗位。
高職商務日語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強調的是培養“日語+商務”的技能型人才,因此教學內容要區別于本科類日語專業的教學內容,應側重加大語言運用能力類教學的力度,突出語言實訓。在學生掌握日語基礎表達之后,就要向商務日語場景過渡。在課堂教學中也可以營造一些商務活動的氛圍,采用情景教學等多種教學法,針對商務活動的實際場景進行強化。
根據商務日語專業學生生源特點,因材施教。要承認不同學生間存在的差異,在教學內容的選擇和設計的過程中,要確保難易結合,以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實際需求,提升學生文化水平和職業素養,增強就業競爭力。
在教學過程中導入日本文化對商務日語專業的課程教學非常重要。通過對日本文化的學習,學生能夠正確認識日本社會、企業、人際溝通方式,正確理解日本人的思維模式,從而更加熟練地使用日語進行交際溝通。因此,專業課程設置中至少開設1門文化類課程,并且將文化教學融入專業課程教學和專業課外活動設計中,通過長期積累,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與溝通能力。
減輕校內師資負荷,積極開展校企合作。校企合作開展實習、實訓、企業專家進課堂等活動。具備良好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的學生更容易實現“預就業”,同時在實際工作崗位上的磨煉可以使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得到了有效提升,進而提高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與就業競爭力。因此,有必要與對口企業簽訂頂崗實習協議,為學生參加崗位實踐提供實訓平臺,讓學生在校期間就有機會接參加剛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