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耀 唐山師范學院
近幾年,河北省形成了較大規模的留學歸國熱潮,在河北省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過程中,留學歸國人才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因為政治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以日語專業為代表的歸國留學人才在河北省存在著比較嚴重的創業難和就業難等問題,分析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探尋問題的有效解決方案,是相關崗位工作人員必須要充分關注的問題。
筆者就河北省當地日語類歸國留學人才獲得的政策信息來源進行分析,依靠“國家人才引進政策相關部門(含留交會等)”與“政府公共就業服務部門”這兩個渠道就業的人才比例嚴重偏低。另外,河北省針對日語類留學歸國人才的招聘主要仍集中于“親朋好友介紹”與“報紙廣播等媒體報道”層面,在人才招聘信息傳播的過程中,政府部門作為信息的發送者,日語類留學歸國人才作為信息的接受者,存在有信息不對稱的現象,就業信息和創業扶持政策在傳遞的過程中渠道過于狹窄,實際上,針對人才的就業創業政策頒布,往往涉及多個部門,但是卻缺少能夠普遍被更多人認可的權威信息發布渠道。
河北省多數日語類留學歸國人才存在的共性問題是學術交流的機會嚴重不足。就近十年中日政治局勢進行觀察,實際上,中日之間的政治矛盾和分歧一直存在,政治局勢的不穩定導致國內日本企業頻繁撤資,并且對于日語專業的歸國留學人員來講,就業崗位相對較少,同時也缺少良好的創業項目,河北省現有就業創業扶持優惠政策無法對其進行有效覆蓋,政府部門也很少針對日語專業留學生下撥專項的就業創業扶持資金,現有的公共資源也因為日語專業自身的局限性使其無法得到有效利用。以上現象的客觀存在,導致了河北省日語專業留學歸國人才在就業創業活動中存在有一定的困難。
數據顯示,在河北全省,日語類留學歸國人才對相關創業知識的掌握情況較好的約為該專業人才總量的1%,有80%以上的日語類留學歸國人才對創業技能知識的掌握存在不足。專項技能知識的嚴重不足導致絕大部分日語類留學歸國人才對于自主創業存在有信心不足的情況,同時因為專業本身的局限性,日語類留學歸國人才無法選擇一些風險較低同時比較熱門的領域,又因為經驗的不足,這些日語類留學歸國人才在創業過程中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幾乎都是模仿行業領導者,缺少自身創意,導致就業創業的失敗。
整體來講,中國的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發展目前還處在比較不平衡的階段,東部沿海地區經濟整體較為發達,交通十分便利、工業發展較好,大量優秀企業聚集,人力資源相對比較豐富,而同樣是因為資源較為豐富,日語類留學歸國人才在這一地區創業人數在不斷增加,但同樣是這一原因,導致與西部地區相比,東部地區具有更大的競爭壓力,日語類留學歸國人才創業過程中所受到的阻礙也在增加。
在河北省,日語類留學歸國人才的整體分布情況較為分散,在河北當地的各個地區、各個行業當中均存在日語類留學歸國人才,同時,這些日語類留學歸國人才的專業素養也存在比較大的差異。有的日語類留學歸國人才是為了拓展自己的眼界而去留學;有的是為了學習到相關的生活技能而去留學;還有的是憑借對日本文化的喜愛而選擇前往日本留學。但是河北省政府和下屬的市縣區政府以及相關部門對于這些日語類留學歸國人才的數據管理工作卻存在比較嚴重的問題。例如:針對日語類留學歸國人才的檔案管理工作存在缺陷,人才中心缺少此類留學人員的基礎信息,這直接導致了關于日語類留學歸國人才的就業創業扶持政策無法及時傳送到日語類留學歸國人才的手中,相關政策也就遲遲不能落實下去。
針對日語類留學歸國人才所獲取的官方招聘信息不充分的問題,政府一方面需要對人才引進渠道進行拓展,例如:建立日語類留學歸國人才工作站,針對性地對日語類留學歸國人才的個人信息進行記錄,對回國后遲遲未能就業創業的人才進行聯絡,根據政府掌握的信息,最大限度地為其尋找合適的工作崗位;另一層面,政府部門需要在中國的一些主流民間人才招聘網站上進行招聘信息的發布,如58同城,趕集網等,并且與這些網站進行深度合作,將政府招聘信息進行長期置頂,由此拓寬政府部門對日語類留學歸國人才的招聘渠道,彰顯自身作用,同時還需要進一步依靠互聯網的幫助,在政府部門的官方平臺開展人才交流溝通,同時全面利用河北省內華人社區的人脈資源,創造出更多的日語類留學歸國人才可以勝任的工作崗位,針對已經回國的日語類留學人才,政府需要基于市場情況,通過獵頭的方式來主動進行人才的搜索,使其迅速開展創業就業,為國家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針對日語類留學歸國人才在河北省內進行有效學術交流機會不足的現象,政府可以憑借支持日語類留學歸國人才參加國內外相關學術會議的方式來創造國際交流的機會,給日語類留學歸國人才提供有效的學術交流項目,并通過政策引導,鼓勵日語類留學歸國人才前往省內企業進行交流,和有意向的省內企業或國際企業簽署勞動合同。同時,政府還需要同當地財政部門、教育部門以及科技部門進行聯系,對日語類留學歸國人才在工作或創業中進行崗位補貼,協助其在早期工作過程中有更好的物質生活條件,令其可以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區域穩定。另外,針對日語類留學歸國人才缺少學術研究氛圍的問題,可以依靠構建正式的網絡來嘗試解決此類問題,政府及相關部門可以聯系省內相關專業學生,通過互聯網的形式舉辦日語類留學歸國人才學術研究論壇,逐步優化學術研究環境,提升工作人員的整體素養。
基于日語類留學歸國人才在河北省的分布特征、專業屬性以及培養層次,政府人才管理部門可以對其施行分類管理的策略。首先,對河北省內日語類留學歸國人才的信息進行收集,并建立相關的資料檔案庫;其次,與河北省內已經記錄在案的日語類留學歸國人才進行逐個聯系,詢問其近期工作情況,針對歸國后在就業創業等方面存在困難的日語類留學歸國人才進行記錄,并與當地政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的進行聯系,嘗試為其解決就業問題;最后,針對一些在專業領域具有卓越突出貢獻的日語類留學歸國人才和專業領軍人才,人才管理部門可以與其進行情感聯系和心理交流,創建綠色創業就業渠道并為其提供配套服務,有效解決其歸國后所產生的后續職稱評定、知識產權注冊、創業項目政策資金支持、稅收優惠等方面的問題,讓這一類優秀人才可以快速融入河北省的就業大環境中,并使其迅速發揮其應有的職能。
針對河北省日語類留學歸國人才所普遍關注的個人稅收政策、個人金融服務、工作津貼、住房補貼、醫療保障等方面的問題,河北有關部門應當進行就業手冊的制定,并建立相關的咨詢服務平臺和咨詢服務熱線,最大限度為其進行手續流程的簡化辦理,并且針對河北省的日語類留學歸國人才,開展定期工作服務質量調查,針對政府就業政策所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更正改進,讓河北省日語類留學歸國人才能夠真正享受到相關的優惠政策,讓日語類留學歸國人才真正意義上做到就業無憂、創業無憂。
整體來講,同其他技術類專業相比,日語類專業因為其特殊性,以及國際政治生態的不斷變化,導致日語類留學歸國人才在河北省的就業創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政府需要充分關注這一人群的就業動向,通過對現有政策的不斷完善,以及對服務內容的不斷創新,真正意義上實現對日語類留學歸國人才就業創業問題的有效解決,讓這些人才在今后工作中發揮應有的價值,杜絕日語類留學歸國人才資源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