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志 東營市文化活動中心
社會治理格局是社會管理格局的一種深入探索,這一概念從產生一刻起,就具有構建共享性,換而言之,建立構建共享社會治理格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不斷發展、不斷進步的重要理論產物,能夠為我國的社會治理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持。而社會工作能夠在構建共享社會治理格局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推動社會治理輿論建構、保證各方參與度,更能夠使治理更加公平公正。因而在今后的工作中,有關人員必須要從社會工作的重要性出發,對其執行策略進行分析。
從國家的層面來說,構建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建設,離不開黨和政府的總體統籌,而從社會的層面來說,構建共享社會治理格局則是各個單位、各個組織、各個個人共同努力的結果。實際上,每一個社會主體,無論是個人還是單位,都期待、渴望著構建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建成,只有做好了社會治理格局的構建工作,社會發展才能一路高歌猛進、許多不被規則約束的惡性事件才能銷聲匿跡,個人和單位的生存發展才會更加順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想才能順利實現。
首先,社會工作能夠推動構建和協商。構建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前提在于,各個社會主體之間能夠達成共識,并且在特定條件下進行和諧的商議,如果社會主體無法進行協商和溝通、互相之間的利益存在巨大沖突,構建共享社會治理格局將難以落實。而社會工作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夠從生態文明建設角度出發,明確社會主體的利益沖突問題,并找到方法進行解決,這樣一來社會主體之間的利益沖突就能得到解決,構建協商則必然能夠成型。
其次,社會工作能使社會更加和諧。社會工作具有一定的服務性,因此其往往會關注一些弱勢的、需要引導和服務的社會主體,在社會主體遇到問題的時候,社會工作將給出有針對性的、有實際效果的解決措施,幫助他們擺脫困境,這樣一來社會公平就能得到維護,社會穩定就能得到保證。特別需要提到的是,社會工作者在進行社會服務的時候,往往會關注不同社會主體的實際情況,并讓他們在接受幫助以后,發揮自己的能力繼續幫助別人,這樣一來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基礎就得到了加固,社會也會變得更加和諧,此時構建共享社會治理格局必然能事半功倍。
第三,社會工作使治理更加公平公正。社會工作的根本目標就是保證社會公平公正,其具體的措施有:促進利益相關方進行溝通,讓雙方利益得到最大化保障;以利益分配為出發點,完善和調整利益分配結構,使不同社會主體能夠得到相對均衡的利益;對社會弱勢群體進行幫扶,幫助他們走出生活困境,降低貧富差異。不難看出,這些措施都能改變社會治理不公平問題,促進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建成。
精細化服務指的是,在構建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過程中,就民生問題、社會問題進行細致分析,并進行精細化處理,從而在構建共享的前提下,提升社會治理格局的精準度,比如說習近平總書記就提出了精準扶貧的工作目標,這給社會治理格局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方向。在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中,政府部門需要積極主動地鼓勵民眾進行社會建設,并發揮自身的應有作用,將黨的治國方針落實到基層中去,根據群眾的實際情況、根據社會治理的具體問題,以最認真負責的態度,做好社會建設、提升社會工作有效性。
四化一體是社會構建共享社會治理格局建設中的重要原則,社會工作者在工作中務必要嚴格遵守社會化、法治化等四個社會建設基本要求,從根本上為人民群眾謀福祉,讓他們參與到社會構建共享當中去。其中的社會化,指的就是社會工作必須要真正扎實地落實到基層中去,要從多個社會層次中滲透進去;法治化指的是,所有的社會工作都必須要以法律法規為基礎開展,絕不能知法犯法、必須要做好自我監督;智能化指的是,社會工作務必要以智能化為創新動力,不斷進行新的嘗試和探索;專業化指的是社會工作者必須要專業、社會工作策略必須要專業。只有做好“四化一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構建共享社會治理格局才能真正實現。
構建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構建中,社會工作者必須要將黨的十九大的相關理論作為工作支撐,提升社區治理有效性,把社會治理從上層轉移到基層,做好社會組織工作,引導居民自治。具體來說,為保證構建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構建成果,社會工作者需要深入基層、與人民群眾進行溝通,幫助鄉村建設產業、做好宣傳工作,同時還需要做好社會組織引導,以先進帶動后進、不同組織協同合作的方式,讓構建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構建思路成為現實,最后就是要扮演好政府部門和人民群眾的溝通橋梁角色,保證上下溝通效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格局已經初步成熟,為中國社會長治久安、人民安居樂業提供了強有力的統籌性理論指導,在這種情況下,對其進行深化就顯得尤為重要,而構建共享社會治理格局,則是社會化管理格局的深化成果,采取措施推動其發展勢在必行。社會工作能夠推動構建和協商、使社會更加和諧、使治理更加公平公正,完全符合構建共享社會治理格局建設的要求和目標,因此強化社會工作是未來社會治理格局建設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