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子奇 中國直升機設計研究所
項目管理作為現代管理學發展的重要成果,經過近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已經廣泛應用到各行各業。項目管理在我國起步較晚,它在科研項目管理中,尤其是在科研院所的科研項目管理中仍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科研院所科研管理的主要對象是科研項目。目前,科研項目管理中存在一些問題,如評審不夠公開透明,有的立項后不能按期完成。科研項目管理的全過程包括課題從項目申請、立項論證、組織實施、中期檢查評估、驗收鑒定、成果申報、科技推廣、檔案入卷的全部過程。提高科研項目管理水平,需要協調與科研項目相關的各種關系,有效利用人、財、物等科技資源,以促進科研項目目標實現的動態活動。因此,分析科研院所科研項目管理中的問題,以尋求應對之策,就顯得尤為重要。
企業進行研究與開發活動往往采用“項目”的形式。而計劃是實現工作目標的支持系統,在項目管理中,計劃提供了實現項目目標的系統的線路圖,將項目戰略層面的目標轉化為可操作的方法。在制定項目計劃的過程中,需首先分析要達到的工作目標,判斷現有的技術水平,找出影響目標實現的決定性因素,分析擁有的資源,提出在項目周期內各層級的目標及實現的關鍵措施,并合理地預測、干預風險,最終實現項目目標。項目通過計劃的制定和實施,能夠將有限的時間和資源聚焦在項目進行的關鍵環節,降低管理的風險和復雜程度,實現管理過程的協調和優化。可以將項目承擔者的責任落到實處,使項目實施人員有明確的工作方向和方法。可以對項目的完成進展情況進行有效的反饋和追蹤,對完成情況進行有依據的考核。
1.建立適度的彈性計劃管理機制。科研項目的計劃立項與我們所熟知的建筑或者公路工程等項目有很大的不同,在于其難以預測和不確定性,科研的目標是找到問題和矛盾的新式解決方法,項目開展過程中要反復完成同一種工作或實驗,同時還要兼顧多項工作的推進,形成配合實施科研項目技術的突破和創新,因此,科研項目的立項研究和實施預案的制定和規劃需要科研人員、管理人員和相關投資方的仔細研究和磋商,將科研項目的主要內容和要面對的風險進行溝通和交流。盡管如此,也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將科研項目的研究轉化為能帶來實際經濟效益的實用技術手段,這就是科研項目具有的鮮明的不確定性,所以在項目計劃和管理的過程中,就要實行比較彈性的工作機制和計劃,不能將科研進展計劃嚴格按照時間表推進,又要注意在具體的操作程序中要嚴格的按照計劃完成,兩者要相互結合,項目的遠景規劃可以適當放寬限制條件和時間,項目的短期工作必須在計劃和管理的控制之下按時完成。
2.實行分層分類的梯度計劃管理方法。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國家立項研究的科研項目逐漸增多,這也給科研院所的管理帶來了不小的壓力,這就要計劃管理工作要分清主流和分支技術的研究,以目前科研院所的科研實力和實際情況進行分層次和梯度計劃的管理模式,將各種科研項目按照不同的來源和性質劃分為不同梯度下的計劃管理方式,這樣就形成了層次分明、互不干涉的高效管理機制,更好的促進項目的技術研發和突破。
3.形成自動對接的項目計劃管理框架。項目計劃管理不應僅局限于項目研究內容的管理,應當將項目研究所需的人員、設備、材料等多方面資源進行統籌考慮,計劃部門應通過質量體系文件等將計劃形成機制,減少協調工作對項目負責人自身能動性的依賴。在項目計劃制定階段,將項目人員、物資、設備、經費需求推送至各歸口管理部門,由其分別制定獨立的單類計劃。再由項目計劃管理部門收集統籌各單類計劃,形成針對項目群的計劃群。在項目運行過程中,各歸口部門的單類計劃將分別獨立運行,計劃部門負責隨時協調各類資源間的需求和變化。
4.開展項目全周期的經費計劃管理。隨著政府對科研項目經費投入的加大,科研項目經費計劃已成為項目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預算是項目經費審計的依據。科研項目負責人雖然擅長本領域的相關技術,但一般對財務制度和要求并不熟悉。因此要獲得規范、合理的預算,需要形成在論證階段由項目計劃管理部門牽頭,使預算符合國家各項財經政策、財務規章制度以及項目實際研究工作的要求。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不論何種類型的管理軟件和手段,都應以實現以下功能為基本目標:依據批復的經費預算,逐筆審批經費的使用計劃、記錄經費的執行過程、統計分析經費的使用結果。對于國家財政類的項目,由于各階段對經費執行率有明確的要求,應當在經費計劃中強調經費的執行率目標,明確地將經費計劃分解到每一筆支出明細、完成時間、執行操作人。可借助軟件功能將這些信息形成看板,有利于計劃管理部門對經費的執行情況進行預警和責任落實。
當下我國科研與創新工作不斷得到重視,科研院所項目管理的實際現狀也隨之變化,新問題持續涌現。實現有效的計劃管理需要不斷思考和完善具體策略與方法,以適應新形勢,解決新問題。在計劃管理中建立適度的彈性機制、分層分類、形成全面框架并重視經費管理,可使計劃管理過程有活力、可操作、無盲點,有助于計劃管理成為科研項目實現預期目標,取得豐富成果的重要保障與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