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永宏 陜西灃西新城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當前市場經濟環境中,一切市場行為都以追求經濟利益為主,所以研究建筑工程施工合同風險管理對于建筑施工企業意義重大。借助施工合同能有效引導建筑市場發展,運用法律手段加強對建筑市場的約束和管理,通過加強施工合同風險管理有效提高工程管理效率和工程質量,通過對工程項目實際風險因素的管控,保證工程項目保質保量完成。同時,施工合同進一步明確了發承包各方當事人的權力義務,也為工程糾紛的解決提供了法律依據,對于拒絕履行合同義務的一方而言,必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可見本文的研究對于確保發承包雙方嚴格履行合同約定,凈化建筑市場意義重大。
第一,合同管理風險辨識:具體來說,正確識別合同管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風險,這些風險包含即將面臨的以及潛在的,并且根據特性進行歸類。第二,合同管理風險分析:以正確辨識合同風險為基礎,采取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對已經辨識出來的風險進一步分析,通過分析確定風險具體的發生概率、持續時間、影響范圍等。第三,合同管理風險規劃;合同管理風險的規劃其實就是風險規避措施制定和實施的過程,較為常見的風險處理手段有:回避、減輕、集合、轉移等。第三,合同管理風險監督:對已經識別的風險進行跟蹤和監控,對殘余合同風險進行監控,對新的合同風險進行識別,確保合同風險計劃順利有序地執行和實施,另外,實時性的合同風險規劃可以降低合同風險發生的可能性。
首先,施工合同文本缺乏規范性。在強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業主方常常有著很多的話語權。有些業主在簽訂合同期間,為了可以擺脫自身的責任義務,獲得更多的經濟利潤,選用一些缺少規范性的合同文本來完成合同簽約,繼而達到將工程風險以及責任義務轉移的目的,這也是致使履行合同期間出現矛盾爭議最主要的原因。其次,合同內容中細則條款不規范。在編制建筑合同期間,有些實質性的具體工作內容不能在合同中清晰地體現出來,加之有些合同細則條款存有一些問題,極易使得合同簽訂期間雙方由于不理解具體表達內容而出現分歧,使得施工期間出現矛盾糾紛情況。
目前,建筑業中普遍采用的合同樣本是FIDIC,承、發包兩方在協商洽談后,在合同樣本的基礎上進行必要的修改,然后以此簽訂合同。但是,現在的建筑業中,施工單位之間存在著激烈的競爭,屬于僧多粥少的狀況,一些建設單位意識到這個趨勢,故意制定不公平條款,承包商明知施工合同條款存在漏洞和問題,但為了順利得到工程不惜一切代價接受不平等條款。這樣的結果就導致施工單位在履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違背合同條款的行為,如果雙方在這種情況下發生矛盾和糾紛,為調解帶來了重重障礙和麻煩。
建筑工程項目施工合同訂立后,由于企業管理人員缺乏合同履行的法律意識,或是合同訂立過程不嚴謹而陷入合同欺詐騙局,導致施工合同形同虛設。承包商在施工合同簽訂過程中處于劣勢地位,為遷就業主可能會盲目縮短工期、降低工程造價、提升工程質量等級,施工企業為按時竣工,在項目施工過程中很可能會違反合同規定,縮減成本,影響工程施工質量。也有施工企業并不按施工計劃履行施工合同,疏于施工管理,人為降低施工材料和機械設備的質量等級,克扣投入資金等,導致工期延后,影響工程施工質量。
很多單位都非常重視合同的簽訂,但是合同簽訂后,卻沒有進行“合同交底”,而把重心放在技術交底、圖紙交底等工作上。合同文件在簽訂完之后,一般都會整理好鎖進文件柜里,其他工程相關人員通常不太清楚合同的內容和條款,不知合同規定下的具體目標,給出現合同糾紛埋下很大的隱患。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工程變更,而工程變更往往涉及工程、技術、環境、法律、經濟等方面內容,這樣工程變更處理起來比較麻煩和困難。這就需要合同管理人員根據實際工作經驗和相關資料信息對合同進行變更,但合同管理人員缺乏及時變更意識和相關的知識儲備,給己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工程施工所簽訂的合同是為了可以更好地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合同牽涉到雙方的經濟利益,具有很強的法律依據,所以切記要慎重管理合同。企業管理層以及工作人員要熟知合同管理的法規和條款,更要對所簽訂的合同內容透徹掌握,吃透合同精神。中標工程項目簽訂的合同,一定要有理有據,依照法律規定簽訂,簽訂之前一定要對合同內容反復推敲,考慮周密。當合同內容涉及驗工計價時間和方式、工程條款等進行結算的時候,各自所應該承擔的責任一定要歸結清楚,千萬不能有任何歧義性質的措辭表述,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雙方的利益,減少不必要的糾紛。如果工程剛剛開工,就需要施工單位先墊資,施工單位一定要謹慎行事,切記不可以走一步算一步,注意簽訂合同后產生拖欠出現工程款的問題。施工單位應該嚴格管控工程進度和工程質量,千萬不要因為違約而將名譽毀于一旦,將自身置于不利之地,到時將會追悔莫及。
施工企業應重視合同文本的擬定,充分考慮現行法律法規對工程建設的要求和建設工程施工管理的特殊需要,參照國家行業主管部門頒布的合同范本或財政部頒布的建筑工程合同范本,合同條款應嚴謹、完整、公平?;诠P者的工作經驗,建議在合同擬定的重點考慮以下5條線:第一,合同效力線:簽約方的簽約、履約資格,合同簽訂生效條件;第二,經濟線:合同價、合同價格形式、付款方式、變更洽商、價格調整、索賠、結算、違約賠償、擔保、保險、爭議解決方式等;第三,質量線:質量要求、質量爭議檢測、缺陷責任保修、保修期等;第四,進度線:工期、影響工期的因素、竣工驗收、工程移交;第五,安全線:安全文明施工措施、承諾書。
要有風險防范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法治時代,建筑工程領域的參與主體都已經提高了法律觀念和風險防范的意識,但仍有疏漏和欠缺。一些行業內和領域內的“習慣”依然延續,過于信任對方,僅有口頭承諾,沒有以“白紙黑字”的合同內容方式呈現出來,難免會導致在合同履行的階段出現矛盾糾紛,也會導致己方利益受損。因此,要防控建筑合同領域的法律風險,需要相關主體提高風險防范意識,提升法律意識,做好合同方方面面的工作,從源頭上避免陷入合同風險之中。
深入貫徹落實相關的建筑法、招標投標法、合同法等法律規定和要求,對相關法律法規不斷宣傳、學習和培養,讓合同的承發包雙方真正認識到只有法律才可以保證雙方的合法權益,所以法律也是保證市場經濟走向科學管理最便捷的橋梁。FIDIC合同條款之所以可以在世界范圍得以廣泛的推廣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FIDIC合同條款本身的嚴謹性、完善性比較好,二是由于它有利于實現高水平的工程管理,減少由于合同履約情況造成的糾紛。通過從業多年的實踐經驗可以斷定,如果我國的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不斷完善,施工相關的各個單位對合同示范文本作用有著更深的認識,廣泛推行其普及程度,科學的規范合同表述方式,從根源上找到合同管理存在問題的原因,提高履約率,降低合同雙方的摩擦,那么施工現場的管理水平一定會有很大的改進。
首先,建筑工程總負責人員應該在大腦思維層面重點關注合同管理,在施工階段將合同管理工作與本企業的其他管理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來抓。其次,要從制度方面著手,在施工時創建優化健全的合同管理制度,將合同管理工作責任具體分派到專門部門中以及個人身上。最后,在施工作業時應該委派專門人員來實施合同管理,全方位仔細分析與深度研究招投標有關文件、建筑合同草案以及建筑合同潛在風險問題等,持續優化與健全合同有關文件具體內容。
工程變更在合同變更中出現的頻率最大,同時在工程索賠中占有較大的份額。合同變更則意味著擁有了工程索賠的機會,因此,必須加強對合同變更的管理。這就要求合同管理人員應及時收集、記錄和整理所涉及變更的所有文件,例如:施工計劃、技術說明、施工圖紙、建筑規范及建設單位的變更指令,同時對變更部分進行準確的分析和審查。工程變更、簽證及工程施工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對合同的工程造價造成極大的影響,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合同的每條條款,加強對工程變更及簽證的管理,加強對反索賠和索賠的研究,真正實現施工合同控制管理的目標。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進行的基礎就是建筑施工合同,同時這也是雙方權益的有效保障。因此為了減少因為合同所造成的不良影響,不但要對建筑雙方的信譽情況有一個了解,還要把建筑項目的風險降低,這就要求施工企業能夠做好合同簽訂、管理、履行等工作,從而保證建筑施工項目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