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駿 柯為 華潤(南京)市政設計有限公司
城鎮化進程的增快,城鎮中用于居住的建筑物數量顯著增多,相應產生對燃氣輸配施工的大量需求。在市場經濟供求關系變化的催動下,燃氣輸配工程作業的完成效率與完成質量,直接影響燃氣銷售行業的經濟效益。那么對城鎮燃氣輸配工程施工標準,與驗收規范的嚴格控制,就是提升燃氣輸配工程結果質量的有力保障。通過提高燃氣輸配施工過程中每一個環節的完成質量,并且在工程完成后進行嚴格的驗收工序,都可以有效的提升燃氣輸配機制的長期高效的運行發展。
燃氣是具有一定危險性的可燃氣體,國家對于其使用輸配的管道質量的管控自然是非常嚴格的。2002年修訂的城鎮燃氣設計規范,對城鎮燃氣輸配管道的壓力承受最大值做出了調整,增加到4.0 MPa。管道壓力最高值的增加,意味著對管道自身的質量要求有所增強,并且管道制作的過程也會引進相應的新型高科技技術。燃氣輸配管道可承受的壓力增大,會有效緩解燃氣大量輸配的工作量負擔,可以高效率高安全性的為老百姓供應可燃氣體,為滿足城鎮化快速發展要求提供夯實的基礎設施服務。
燃氣的輸配工程對安全性能的要求是十分苛刻且嚴謹的,絕對不允許因為輸配工程所用的原材料質量不過關,而產生的輸配過程嚴密性不過關的現象。所以在選擇作為燃氣輸配工程的原材料時,更應該嚴格遵守相關規定的要求,絕不能為了謀取不義之財而偷工減料。目前市面上質量品質最能夠得到業界認可的,就是聚乙烯管和無縫鋼管,這種無縫鋼管可以采用3PE防腐或環氧粉末外加熱纏帶防腐。這種施工材料的使用,可以大幅度提高燃氣在輸配過程中的安全性與密閉性,如此一來才能夠為老百姓以及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以及財產安全保駕護航。
施工人員作為整個燃氣輸配工程的具體實施者,其自身專業性的強弱以及專業技能能否靈活運用,都直接影響燃氣輸配工程最后呈現的使用效果的優劣。所以施工團隊在施工方方面面專業化的表現,都決定了工程是否可以成功。施工團隊在前期對施工設計理念的理解階段,就要做到與設計團隊充分的溝通,這樣便能保證整個計劃順利準確的完成。并且施工團隊要時刻提醒自己,嚴格按照設計圖紙進行施工,不能擅自改變施工計劃,從而造成最后結果的偏差,進而影響工程整體的安全性能。施工團隊在使用施工設備以及運用施工材料的時候,也需要嚴格按照相關說明進行操作,萬萬不可因自身實際操作經驗豐富,妄自盲目操作,使自己與整個施工計劃陷入危險的境地。
目前,城鎮燃氣輸配工程驗收管理人員的工作準則,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城鎮燃氣輸配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所有的燃氣輸配工程的驗收標準有且只有這一個標桿,驗收團隊的所有成員,應將此驗收規范熟記于心,并且對里面涵蓋的所有準則要求仔細研討,并能夠靈活的運用。這只是對驗收人員專業性的基礎要求,每一位驗收監管人員還應該具有主觀能動性,在實際驗收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對驗收制度不符合實際需求的部分,及時做出調整更正,同時適時對驗收監管制度與最新的管理理念做有機融合,使自身使用的燃氣輸配工程驗收監管準則,實現科學可循環發展。在進行驗收工作的過程中,不能單純依賴水銀柱表所呈現出的數值,應將更為精準的高科技的結晶——壓力表引入到驗收工作中。經過壓力表測量出的數據,在驗收報告中的說服力更強,也更讓人信服。
對燃氣輸配工程的驗收方法多種多樣,但其中最具信服力的就是1997年10月頒布的國家標準“工業金屬管道工程及驗收規范”中著重介紹的嚴密性試驗。這種試驗可以有效探測出燃氣輸配工程整體的嚴密性以及泄漏率,并且操作簡單便捷,大大減弱驗收工作的難度,有效提高了驗收工作的效率。而且經過對大量實際操作的檢驗,嚴密性試驗所得出的數據的準確率頗高,具有極強的科學研究價值。
燃氣輸配工程的管子比管板硬度大的問題,是燃氣輸配工程驗收工作根深蒂固的歷史遺留問題,但經過多次試驗證明,脹接這項技術的使用,有效緩解了上述現象,并且對于長時間使用的考驗也可以完美應對,未發現質量問題。而對于驗收規定中明文說明的間隙問題,驗收團隊也應將其作為驗收工作的重點難點,予以相匹配的重視度。關于間隙問題的合理解決辦法,依舊是使用脹接工程技術進行正常規范的操作即可。斜脹作為本不該出現的施工結果,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有一些新型的設計方案中,會積極提出要求加入斜置脹接的施工,這一結果的實現,需要施工團隊高超技術作為堅如磐石的基礎,嚴格負責的驗收團隊對其錦上添花,從而保質保量的完成斜脹技術要求。
實現全面城鎮化進程的腳步,需要燃氣輸配工程高質量高效率的完成進行保駕護航,而燃氣輸配工程能夠快速達標的完成,對施工環節與驗收環節的工作質量提出了嚴格的要求。不但要求相關工作人員時刻緊跟科技前沿的專業技術與專業理念,還需要對自身的職業操守以及責任性、專業性進行高標準嚴要求。不能因滿足眼下的成就而止步于此,要不斷深化升級自身的專業知識儲備以及管理體制的變革,以此作為基礎,為燃氣輸配行業的長足穩定發展助力,為構建快速增長的市場經濟盡綿薄之力,實現和諧社會的美好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