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佳欣 沈陽工業大學
現今,我國組建農村商業銀行約380家,農商行作為地方性的金融機構對地區經濟發展影響重大,但其公司治理仍存在缺陷。研究H農商行治理結構主要運用公司治理結構判定基準,“三會一層”權利分析等理論。運用數據收集、文獻研究法等列出H農商行狀況提供數據支持。以H農商行為著手點為我國農村商業銀行改革發展提供意見。
H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1月18日成立。該銀行帶動城鄉經濟良性循環發展,并提高了所在地區的年人均收入。
H農商行公司治理結構可以簡稱“三會一層”,即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與高級管理層。股東大會。是公司最高權力機構,其他機構都由它產生并對它負責。H農商行有198位股東,其中相當一部分股東在經濟利益上有密切聯系。由此推出H農商行的股東大會違背了法律要求:股東大會并不能直接介入公司經營管理。而H農商行股東兼任董事甚至高級管理層的行為違反了這一點。董事會。股東大會是企業的權力機關,董事會是其業務執行機關。H農商行董事會由十一人組成,法人代表也是公司的董事長。H農商行的監事會有五名監事,其建立主要是代表股東行使監督職能。H農商行在獨立性與法定性還不完善。因為監事權利受到了制約,且目前還未探索出完善的法律制度。高級管理層。H農商行原董事長與黨委書記既是“高管”又是“高官”,一定程度有官商沖突。他們傾向于對組織負責,注重行政職位卻忽視實際情況中銀行的發展。這種現象使H農商行的董事與監事們很難對其進行監督評價。銀行不能腳踏實地的發展。
股權結構不規范。農商行主要服務對象為“三農”,入股原則是實業為主,涉農優先。但H農商行中持股5%以上股東的主要業務很少與“三農”有關,缺乏農業龍頭企業。該行前五大股東持股比例較高。大部分股東缺乏金融素養與專業知識,大股東,董事長等少部分人的決策行為即能影響公司的發展趨勢。
“三會一層”缺位越位。H農商行的董事會雖看起來體制完善,但銀行董事往往兼任管理層,董事與銀行關系密切,決策有失偏頗。獨立董事的缺位,使得H農商行監事往往在董事長授意下工作,監督職能不能獨立發揮。
信息披露與外部監管不到位。H農商行信息披露能省則省,其相較破產風險小,利益相關者關注與監管力度低。信息披露中非財務信息披露很少,法人治理效果難評價,評價績效公式不明晰,有效監管的客觀條件無法達成。
加強股權管理,優化股權結構。按銀監會《農商銀行章程》與公司法,根據自身實際合理添加。按照涉農優先、實業為主的原則,與優質企業合作,引進有管理經驗、風險管控的企業作為股東,招聘專業素養高的人才提高銀行治理水平與透明度。在董事會中增加獨立董事,股權董事的比例,實現股東間的相互制衡。
強化“三會一層”建設。提高董事的專業能力,通過董事履職考核和問責來保證董事質量,保證獨立董事的獨立性。改變董事長選舉標準,能者居之非官大者居之。加強董事會,監事會行業相關知識了解,提高專業素養。延期支付工資并規定最低工作年限,將風險收益綜合考慮到薪酬中。明確股東大會是權力機構、董事會是決策機構、監事會是監督機構、高級管理層執行機構的職責,分清界限。結合自身條件實行股權激勵機制,將股東與高管層利益結合,提高高管層積極性。
改善管理體制。地方政府減少對農商行干預,提高農商行經營管理的獨立性。仿照公司制的民主管理制度,建立經理人的激勵約束機制和委托代理制度。積極探索黨的領導和黨委設置,及黨委領導與三會一層關系問題。通過整治同業業務把更多資金以規范形式引導到多層次股本市場和債券市場。
H農商行可以代表我國大部分農商行的典型銀行。通過分析得到以下結論。
H農商行目前公司結構存在問題主要是股權結構不規范、“三會一層”缺位越位、信息披露與外部監管不到位、信用社體制改善不完全等。對問題原因進行分析并結合我國與H農商行現狀,提出如加強股權管理,優化股權結構、強化三會一層建設、加強外部監督與法規建設、改善農村信用社管理體制的解決方法。
我國如今越來越關注“三農”及小微企業發展,農商行未來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但科學完善的公司治理一直是推動銀行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因此我國農商行應不斷完善改進公司結構,更好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促進金融繁榮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