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森林 中國建設銀行佛山市分行
《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指出,供應鏈金融需服務于實體經濟,加大地方性信用信息共享力度,保障各地區供應鏈核心企業、商業銀行信息開放,鼓勵供應鏈核心企業及商業銀行等主體規設供應鏈金融服務體系,疏通供應鏈上下游企業融資渠道,以該渠道為依托,加強應收賬款融資服務與金融機構、供應鏈核心企業對接,發揮線上融資模式服務作用,供應鏈金融管理重要性可見一斑。然而,當前有些基層商業銀行在供應鏈金融管理中存在未能正確篩選合作對象、金融風險管理低效、人才緊缺問題,有礙供應鏈創新與發展。基于此,為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探析基層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管理必要性、問題及應對措施顯得尤為重要。
基層商業銀行開展供應鏈金融管理工作針對金融風險特征進行分析,從行為風險、文化差異風險、市場風險、信用風險等角度出發抓住管理關鍵,解決核心問題,提高風險可預測性,使基層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管理有的放矢,繼而提高管理質量。
推進供應鏈核心企業及基層商業銀行建立主體評級、立債項評級相結合風險管控體系,在該體系中應用大數據分析技術,保障在交易信息真實前提下調配借貸資金,使實體經濟可獲取資金支持。通過供應鏈金融管理健全抵押、擔保、質押等機制,以統一的動產融資登記系統為依托,提供應收賬款、其他動產轉讓登記、融資質押服務,避免出現空單質押、重復質押現象,使供應鏈金融服務效果更優,有效防范金融風險,健全新時代融資服務體系。
當前我國基層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管理經驗較少,為保障管理范圍廣,能為更多受眾提供金融服務,有些基層商業銀行一味追求主體豐富性,未能有效篩選合作對象,徒增管理風險,降低服務質量,甚至出現侵害社會、銀行乃至國家效益消極現象。
通過對基層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管理現狀進行分析可知,信用風險、市場等風險客觀存在,成為阻滯供應鏈金融管理體系良性發展內因,如何展開金融風險管理活動,提高風險防范效率,變成基層商業銀行需解決問題之一。有些基層商業銀行因金融風險管理思維僵化、方法單一、依賴經驗,存在金融風險管理低效問題,降低供應鏈金融管理質量。
新時代基層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管理離不開高新科技,如信息共享平臺、大數據分析技術等,這就對管理人員提出更高要求,需通過培育優秀人才解決管理難題。當前部分基層商業銀行存在人才流失率居高不下問題,主要源于育才環境欠佳、職業規劃不到位、人力資源管理不科學,無法在供應鏈金融管理中做出貢獻。
第一,搜集電信、汽車、石化、鋼鐵等產業鏈中企業運營的數據信息,一方面托大服務范圍,另一方面整合海量信息,為篩選合作對象給予支持,保障合作對象選擇有據可依,切忌僅憑空想與猜測選擇服務對象;第二,以基層商業銀行高效服務、資金安全、規范化管理為導向,在法律法規、國家政策、銀行運營實況加持下設定合作對象選擇標準,定量、定性提出選擇要求,在預選群體中再次篩選,保障其經營狀況、信用度、發展潛力等方面達標;第三,制定合作對象過濾機制,除關注未合作對象外,還需關注合作對象,及時發現存在經營風險等具體問題的對象,保障供應鏈金融管理服務科學高效。
第一,明確金融風險管理目標,在國家規定、行業準則、法律法規及基層商業銀行管理服務權限加持下制定相關目標,為金融風險控制、衡量、準備處置方案給予支持,有效減少金融風險損失,確保金融風險管理活動能順利展開;第二,提高金融風險評價有效性,首先識別風險,通過實地調查、數據分析等方法全面掌控供應鏈金融風險,其次衡量風險,對金融風險易發程度進行判斷,最后采取管理行動,選擇最優風險管理工具組合,采納管理建議;第三,控制供應鏈金融管理風險,運用財務法、控制法等舉措達到分散風險、損失控制、規避風險目的。
第一,組織基層商業銀行工作人員學習金融風險管理理論,學習與供應鏈金融管理相關政策方針,從思想上樹立管理意識;第二,采用實例分析法展開培訓工作,使工作人員明晰合作對象、金融風險管理、管理舉措對供應鏈金融服務成果帶來的影響,為工作人員結合實際優化管理方案給予支持;第三,強化人力資源管理,通過監督、獎懲、考核等活動指引、敦促工作人員解決管理問題并完成管理任務。
綜上所述,基層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管理具有明確風險特征、健全服務體系必要性。這就需要基層商業銀行在明晰供應鏈金融管理問題前提下妥善選擇合作對象,加強金融風險管控,培養優秀管理人才,繼而解決新時代供應鏈金融管理問題并提高基層商業銀行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