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琦 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秦皇島工務段
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逐步加深,退休人員逐漸在增加。一些國有企業員工陸續接近退休年齡,對他們的管理任務再趨向繁重。將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實行社會化管理,是我國社會保險機制向前發展的一種趨勢,但這項工作又是一項相對復雜的系統工程,它涉面廣,難度大,在面臨諸多問題和困難。實行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實行社會化管理,卻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企業負擔,但也需要做相應的慎重處理。
國有企業退休人員曾經為國家和企業發展,做出過相對巨大的貢獻與犧牲,長期以來,他們將企業當作自己的第二個家,有很多退休人員,都不愿意當自己在退休以后,將人事檔案移交給社區,并由社區來管理他們的退休生活。可以這樣說,這些退休人員,他們對企業具有較強的歸屬感、認同感和依賴感,并有長期在一起工作和共事的老工友,難以割舍這份用長期時間凝成的公共情感與個人情感,如果將他們與企業相分離,則有諸多的不適與失落,僅就觀念問題,難以在一時獲得轉變。
相對國有企業而言,它們每年都有退休人員的專項退休津貼,也有較好的醫療待遇。退休人員是在擔心,如果將他們移交給社區進行退休生活管理,是不是還能享受他們原來在企業那樣的待遇。假如他們的退休待遇發生了改變,這注定是一個極大的不情愿。
國有企業退休人員歸到社區管理以后,客觀上給當地社保機構和社區都帶來很多服務與管理難度。人力也好,物力也罷,抑或是財力,恐難有較好的保障。目前,社區還未配置專職管理人員,管理的不及時與不全面,自是一種必然。更為重要的是社區沒有相應的經費與場地,用來組織相對大型的活動,社區工作人員同樣缺少相關的管理經驗,他們所表現出的管理形式和服務質量,自有諸多不盡人意之處。
將構建國企退休人員檔案移交管理服務機構當作工作重點來抓,形成設企一體的檔案服務管理機制。加大社區檔案管理組織建設力度,建立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專項檔案管理,以便與企業人事檔案管理部門取得積極聯系企業。社區在接管國企退休人員檔案過程中,需要向企業說明白,當退休人員檔案移轉社區管理以后,遇有企業發放專項退休津貼或醫療待遇時,需要通知社區,并通過社區,對他們進行足額發放,不能因社區管理而減少退休人員待遇。這是實施社區管理的一道底線,因為這個問題,是國有退休人員非常關注的問題。如果這個問題處理不好,將會影響國有退休人員安心接受社區管理。
確保國企退休人員待遇不變,是建立和鞏固國企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基礎。當國有企業將退休人員的人事檔案和人員移交社區管理以后,還并非意味著這些國企退休人員同原有企業完全脫離了關系。國企員工退休以后,并將人事檔案和人員移交社區管理以后,自然是減輕了企業管理負擔,但退休人員退休以后,還要涉及退休以后出現的調資、發放專項退休津貼或醫療待遇等問題,還要遇到退休人員的生老病死問題,而對于這些涉及金錢方面的問題,并非是由社區來解決,而是同樣由企業教學解決。因此,需要社區依托現代網絡和信息技術,構建統一信息聯系網,根據每位退休人員人事檔案記載,聯系企業對他們進行各項待遇的落實,維護好國企退休人員既得利益。
社區管理國有企業退休人員檔案和退休生活,需要實現定位服務的一體化,讓他們感受到社會化管理的優勢所在。隨著社區組織的逐步完善建設,社區的管理職能要涵蓋完善對國有企業退休人員人事檔案和人員的銜接接收程序,接管好每位退休人員的人事檔案。同時,社區要委派專人,做好國企退休人員人事檔案和人員交接的善后工作,確保國企退休人員的人事檔案完全完整地移交到社區,尤其對那些黨員退休職工,要一并接轉黨組織關系檔案,以便社區掌握國企退休人員黨員人數情況,利于在社區組織他們進行黨建活動,過好正常的黨組織生活。社區準確的服務管理定位,就是要準確每位國企退休人員人事檔案中記載情況,并根據掌握的檔案記載情況,與企業聯系他們當中需要處理的共性與個性問題,用以保證對他們人事檔案的管理到位。以這樣的人事檔案定位管理,讓這些國有退休人員感到,他們被移交社會化管理以后,并非與企業管理有多大的改變,以便增強他們的歸屬感。
國家不斷推進的各項改革,正在走向深化,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實行社會化管理,同樣是一項改革內容。盡管這項改革還存有較大難度,但它畢竟是一種大勢所趨。因此,國家在深化企事業單位改革過程中,解決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脫離原單位,實施社會化管理問題,需要做好原單位與社區的銜接接收工作,并由社區和原單位共同努力,做好退休人員的思想工作。同時,要強化社區組織的完善建設,解決好退休人員待遇發生變化和社區管理服務較差等所擔心的問題,讓退休人員切實做到老有所樂和老有所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