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飛 永興縣水利局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進一步加快,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政府更加重視人民群眾的生活需求,水文水資源管理工作是保障水資源合理利用的重要工作。近年來,中國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希望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整個社會的穩定和長期進步。現階段,要建設生態文明,就需要大力開展水資源的保護工作,必須要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基礎上進行,在水資源保護相關活動中融入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本文從實際情況出發,分析了在開展水資源保護活動過程中水文水資源信息共享的問題,從多個角度分析了水文水資源信息共享系統建設過程中所需的相關活動,希望能在今后的水資源信息共享中,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從國家統計局的調查可以看出,我國淡水資源相對不平衡,東部地區和南部地區淡水資源相對豐富。但由于西部和北部地區淡水資源匱乏,大部分淡水資源集中在長江以南地區。人均水資源明顯不足。通過詳細分析,183個城市缺水,40個城市嚴重缺水。
水資源水源普遍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呈現出日益嚴重的趨勢。隨著工農業生產的快速發展,部分廢水、廢氣等有害物質的排放,對城市水資源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水資源污染源眾多,污染物質量高,是目前水資源污染的特點。
為了節約成本,一些行業在大壩周圍建廠,不處理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和廢棄物,直接排放到水庫中進行排放,而且這些企業所產生工業廢氣很可能溶解在水庫中。工業廢水、廢氣和廢棄物中含有大量重金屬,可能成為一個大面積的污染源。污染水庫水源地,嚴重威脅人民生命安全。現階段農村廚房生活污水中含有糖、脂肪等多種有機物。在洗滌用水中還包含有大量的氮和磷。生活污水還包括各種微生物和細菌,包括各種病原體。由于有機物的分解作用,生活污水不穩定,易分解,易腐敗。這種生活污水如果不經處理直接排入環境,將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其次。現階段農村的水質污染嚴重,生活污水處于長期直接排放的狀態,如果所在地區的水的流動性較小,由于環境容量不足,不僅水體失去了污水的凈化功能,而且嚴重破壞了全村的環境。水污染與破壞具有共同的污染效應,影響農村環境。
加強執法,雖然設立了水資源環境污染的相關法律法規,但沒有起到有效的約束。其他國家對發展中產業的環境損害給予了嚴厲的懲罰,但是我國的法律沒有如此嚴厲的懲罰措施。當企業環境污染事件發生時,沒有進行嚴重的整改,只進行簡單的宣傳鑒于。這種情況助長了企業的環境污染的風氣,環境破壞事件在工業發展中不斷發生。因此,我們應在現有法律的基礎上,完善相關法規,擴大打擊范圍,加大處罰力度。這樣能夠真正實現法律的權威,發揮法律的強大作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減少工業發展對水資源水源環境的破壞。
水源地保護工作中經常出現各種問題。比如,企業偷偷向水源地排放污水,附近居民的生活污水排放。甚至有些生產企業在不考慮自然環境實際情況和當地政府要求的情況下,大肆排放工業廢水,造成嚴重生態破壞,影響當地水源的質量,政府水利部門和企業管理部門應加強對水源地資源保護的監管,避免或減少上述問題的發生,將水源地的保護責任進行劃分,落實到各個部門。環境保護監督管理部門在制定水源地保護對策略后和政府其他部門,形成聯動關系。通過各部門的相互協調,對發生的水源地環境污染事故,應按預定程序實施。如在污染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前,監理部門應對水源地的環境保護和安全進行實時監測,由管理部門根據監測的相關情況制定并實施具體處理策略。在整個戰略實施過程中,要正確運用相關法律政策,對不同的水源的環境污染事件使用不同的環境管理法律政策工具進行合理操作,在了解水源地環境污染事件的原因之后,及時啟動相應的解決方案和應急措施。發生過的環境安全事件的過程和結果都需要進行記錄,為今后的水源地環境保護事件提供參考和幫助。
為確保水資源保護區水質,需要有效的監督體系,以便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針對水資源的環境檢測能力薄弱的現狀,需要建立不同層次的水質監測體系,需要完善的設備和技術培訓體系。通過強化監測的措施,提高水源地水質總標準監測能力,提高對特定有害有機污染物的監測能力,形成定期檢測與應急監測相結合的檢測網絡,為水資源預警系統建設提供數據支持。水源地水質監測方法是根據水資源水質要求,區分不同類型水域,科學確定采樣點、采樣時間、采樣頻率等。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因此在實施水資源的保護與利用過程中,政府部門需要發揮引導作用,在開展區域內的經濟活動時,需要降低水資源的污染及提升水資源利用率為發展基礎,根據實際情況對水資源進行合理利用,并且引導各類社會活動重視水資源保護與利用,讓生態環境得到有效的改善,讓水資源的保護能為經濟及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保障。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以及廣告、專題、展覽等形式,廣泛宣傳和運用各種手段和方法,廣泛宣傳水的意義和作用、水的危機,水源的緊迫性和水源保護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保持全社會對水資源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認識,使全社會關注水資源的管理和保護,為提高水資源水源地質量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和物質基礎,建立水資源水源地管理和管理制度,推動保護工作邁上新臺階,水資源水源地保護工作涉及各部門,要齊心協力,各負其責,在政府統一協調下,充分發揮各自職能作用,協助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做好水資源水源地環境保護工作。
平臺是信息共享的載體,在完善信息共享政策和統一信息技術標準的前提下,信息共享平臺是信息存儲、管理和信息交換的基礎。對于沒有水文水資源信息共享平臺的地區,可以在平臺建設的基礎上,開展投資資金的自主開發,引進符合國家現行法律、政策要求,與行業技術標準相配套的平臺,充分利用各項水資源開發技術,在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水資源,應注重相應的開發技術應用,利用相應的開發技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這符合我國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方向。
在污水處理過程中,首先就是要選擇擁有較強的污水處理能力的設備,在選擇時也要兼顧機械設備的耐用性。以污水處理的效果為選擇標準,同時要求機器設備耗電較少;其次就是要選擇使用壽命較長的設備;這就要求設備耐久性強并且能夠抗侵蝕,這樣能降低機械設備的維修和更換成本;然后就是要強調設備運行的安全性;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設備的安全性是整個污水處理工作運行安全的基礎,必須要嚴格要求;最后就是設備整體性能良好。保障污水處理設備相互之間的兼容性較強,這樣有利于提高設備的工作效率,減少因不兼容而產生故障所造成的經濟損失。現階段,我國大多數污水處理廠都采用活性污泥對廢水進行處理。但是現階段排放的污水量較大,污水處理廠的工作強度較大。進而導致在部分地區存在污水處理廠長時間開工,大大加長污水處理工作的時間,為了優化維護管理,應結合污水排放量和設備的處理能力,進行合理的總體規劃,避免設備的損耗過大。設備管理部門需要準備好排水設備的相關零部件,并在需要時及時進行更換,以減少因零部件更換不及時而影響污水處理的工作效率,在某些進口產品配置合理的情況下,可以更換傳統零件。如果進口設備與傳統部件不符,則需要到生產單位定制零部件,做好設備管理和維護。
我們在發展的同時,不能以犧牲污染環境作為代價。近年來提出了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希望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整個社會的穩定和長期進步。現代化工業在高度發達的同時,也漸漸出現水資源短缺和生態環境污染的問題。但是在現階段的水資源保護工作還不夠完善,還是有許多不足。正因如此,需要對水資源生態環境保護及利用進行探索,發展水資源保護及利用對我國的各建設領域都是有益的,符合建設生態文明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