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斌斌 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安仁縣供電分公司
基層黨組織代表的是人民群眾的心聲,體現的是人民群眾的真實想法和現實需求。構建和諧社會,企業的穩定同企業的發展同樣重要。能否妥善處理企業發展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保持企業穩定發展,也是對基層黨組織工作的一個考驗。所以基層黨組織要經常深入群眾,深入一線及時了解員工的真實想法以及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為他們排憂解難,做好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
通過學習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員干部樹立了群眾觀點,樂于團結群眾,模范帶頭、服務群眾的意識明顯增強,供電企業黨組織服務發展、服務職工、服務黨員的意識明顯增強。
各基層黨組織一般是通過法律法規宣傳、形勢任務教育、困難幫扶助等傳統方式,開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工作思路不夠寬裕,工作方法簡單,服務需求定位不夠準確、掌握不夠全面,整體創建活力不足。黨務部門對深入開展服務工作指導力度不夠,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成效有待提升。
在服務型黨組織管理方面,宏觀要求多,具體針對性指導少,激勵措施與考核評價不到位,導致基層支部服務工作重點把握不準,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積極性主動性發揮不好。
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大環境下,在供電企業攻堅克難求發展、員工訴求多樣性的新形勢下,正確處理好新時期的各類內部矛盾,解決好員工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推進企業和諧建設,必須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要積極轉變方式、改進作風,使服務成為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鮮明主題,通過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及時化解矛盾,理順情緒,營造健康向上、團結和睦的企業發展環境。
要以圍繞融入中心任務、融入生產管理、融入重點難點,堅持“服務為上,服務為重,服務共進,服務共贏”的原則,以生產工作任務完成最好、產量最高、質量最優為中心,在安全生產、管理提升、技術指標、節支降耗上想辦法、動腦筋,不斷完善“黨員先鋒崗”“黨員示范崗”“黨員責任區”活動,廣泛深入開展“兩提一降”“技術革新”“五小”活動,引導全體黨員在破解生產經營難題、完成急難險重任務、落實生產經營工作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把服務型黨組織評價工作結合工作性質和黨員員工隊伍實際,機關黨支部率先成立志愿服務隊,積極開展特色服務活動。黨組織服務生產經營主要是圍繞年度生產經營目標開展活動,而服務改革發展,是圍繞企業的長遠發展考慮,通過參與規劃企業的長遠發展方向和目標來體現。
服務職工方面,搭建“職業發展”平臺,公司黨委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在選拔人上,明確用人標準、完善人才選用機制,實行“首席”制度,實施多渠道成長成才途徑,政治上給榮譽、發展上給機遇、經濟上給待遇。搭建“幫扶救助”平臺,發揮幫扶救助功能,建立救助基金,完善系列幫扶機制。服務黨員方面,創新“三會一課”方法,嘗試“互動式”“交流式”等方式,提高了質量。為黨員購書籍、訂報刊、買資料,開展紅色主題、警示專題教育,增強針對性。思想上關心黨員,政治上關懷黨員,生活上關愛黨員,定期走訪慰問,為黨員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服務企業方面,建立參與重大問題決策機制,融入發展大局。通過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全面分析企業面臨的形勢,研究破解企業發展難題,規劃發展戰略、明確發展目標。服務社會方面,踐行道德責任,服務社會誠信和諧,踐行公益責任,服務社會公益事業。
制定《創建服務型黨組織指導意見》,結合實際列出具體服務措施,各支部可以根據“菜單”選擇適合自己的服務活動,也可以據此拓展服務領域,創新開展服務活動,使得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成效有待提升。某供電企業黨委近三年來,公開表彰服務型先進黨組織、部室和最受員工歡迎的服務措施。各黨支部、部室累計實施服務舉措420余項,解決員工反映的實際問題60余項,聚焦培育了“提高機組自調品質和預警能力,降低運行員工工作強度”“管理部室優化工作流程,打造服務快車道”等19項服務特色,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營造了和諧穩定的氛圍。
基層供電企業公司每個部門每個管理崗位,都有明確的職責內容,它們構成了較為完善的質量服務網絡。每個部門、每個崗位都盡職盡責地完成工作職責,是做好服務的基本要求。因此,要想做到服務工作上水平,需對照崗位職責,認真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努力按照要求高質量地完成工作任務。
此外關心職工學習成長,積極搭建鍛煉平臺,主動給職工提供學習機會。關心員工生活,健全完善“五必訪五必談”工作制度,掌握職工及直系親屬、家庭成員的基本情況,幫助解決生產生活難題,從生活、思想上關心員工,促進和諧建設,增強黨組織凝聚力。
綜上所述,建設服務型黨組織,需要認真謀劃、明確思路,制定運轉有序、保障有力、常抓不懈的創建工作方案,需要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分步實施,需要整合服務資源,凝聚合力,穩步推進,必須建立運行有效的保障機制。
同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我們黨永遠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保證。牢固樹立群眾觀點,時刻把職工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設身處地為職工群眾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