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麗麗 黑龍江農墾科技職業學院
當代大學生站在中國與世界交流的最前列,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中堅力量和人才資源,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關系到整個教育的成敗,關系到和諧社會的構建和新世紀宏偉目標的實現,因此針對高職學生的心理危機的歸因及對策的研究不僅是必要的而且十分緊迫。
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宣傳和心理素質訓練活動。一是在新生入學時編印心理健康知識;二是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刊物、年級刊物展開學習。
1. 從家庭角度看,要形成和睦的家庭氛圍單親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單親家庭的孩子不是缺少父愛就是缺少母愛,看到其他同學有父有母,家庭和美,產生自卑心理、嫉妒心理。妨礙人與人之間的正常交往,容易產生攻擊性和破壞性行為。有關資料的調查表明,單親家庭的學生,心理危機占有較大比率。班級心理委員定期組織各種活動,開展心理安撫工作。
2.建立健全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的指導服務工作量化評估系統為保證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的指導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完善,日常思想指導工作正常進行,必須建立科學合理的評估系統,實行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目標管理與量化考核。要把高職生與學校和社會的兩個滿意度考查等作為評價衡量院校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全方位建立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的指導服務工作量化指標。要常年堅持思政主管部門定期考評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工作,便于找出學生心理危機指導工作存在的不足,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指導方向,以適應社會經濟發展,促進高校辦學質量,提高思想指導效率,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水平,推進學生心理指導工作向規范化方向發展。
3.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一方面能系統地介紹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和心理調適技能,另一方面課程的設置也使大學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時間有了保障。高校應在大學一年級就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公共必修課程,結合學校實際,有針對性地開設若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公共選修課程。還要針對學生中廣泛存在的問題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同時運用思修課的教學改革提高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鑒于現今高職院校學生存在心理危機的現實情況,高職院校即將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如何把學生培養成為一個具有高素質的健康的公民,這也成為我們教育的最終目標,對大學生進行心理疏導的理論教學的任務落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身上。為了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真正可以承擔起這一重擔,就應當對現在的課程內容進行調整,尤其是涵蓋了心理健康教育大部分內容的“思想道德修養”課(以下簡稱“思修”課),要對它的內容進行有效整理,突出了心理健康的內容,注重提高和培養高職生心理健康水平,并且要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最終把高職學生培養成“知”“行”統一、腳踏實地且具有廣闊視野的新時代合格公民。
4.建立校(院)系班三級思想教育指導運作服務機構
各高職院校急需組建科學合理的校、院(系)、班三級心理危機服務機構。組成校(院)長領導下的校、院(系)兩級心理危機指導機構,下設心理指導服務中心,內設思政研究室、心理測評信息查詢室和宣傳服務部。各院(系)學生成立心理危機教育宣講協會,由輔導員和指導教師協助思想指導服務中心開展心理危機干預服務工作。
5.配齊過硬的心理健康指導服務軟硬件設施
軟硬件建設是有效開展和推行心理健康教育服務工作的動力和支撐。
用于配備培養一批思想和業務雙過硬的心理健康宣講師。現階段各高職院校的思想教育指導師資隊伍都很年輕,且數量和素質與現實需求有一定差距,因此應加緊培養和提高。采取過硬措施培訓這支隊伍的思想道德、職業素質、育人學識、教育理念、營銷學、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人力資源管理、法律等多元化知識體系,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指導教師的整體素質,從而培養造就一支現代化“知識傳播者”“價值觀引導者”“心理咨詢者”和“思想規劃設計者”的職業指導師資隊伍。
用于添置思想指導辦公設施,維持心理危機疏導與教育指導正常工作。配齊心理指導工作場所(辦公室、咨詢室、洽談室、接待室、心理健康講座室、心理健康水平測評室、資料查閱室、檔案室等),總面積不少于100平方米。配齊各種辦公設備(計算機人均一臺,打印機、傳真機、復印機、掃描儀、長途電話齊全,計算機終端每300學生配置一臺等)。
6.建立統一有序的大學生心理指導政策
隨著高職生逐年增多,在抓專業教育工作的同時,要高度重視高職學生綜合能力指導工作的政策扶持,建立一套適應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需要,有利于形成公開、有效的大學生心理指導政策。
建立高職學生行為規范及其法規,規范高職生的日常行為,使高職生的行為有行之有效的約束力管制力;制訂心理健康教育宣傳的工作程序、標準和分工,明確教育專員的權責,使思想宣講工作專業化,提高宣講的工作效率;建立審查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監督機構和仲裁機構,處理高職生日常行為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各類不良后果。以此,抓好心理健康指導的基礎性工作,形成科學合理的大學生心理指導體系;建立激勵措施,鼓勵高職學生到社會中進行學習和實踐。設立社團組織和小班額的經驗交流會,為高職生自主提高精神修養提供場地支持;轉變心理健康教育的“唱高調”觀念,不分什么水平的高職生,發揮其各項自身優勢和工作才干,杜絕指導教師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的現象。
7.反復進行思想指導
學生的綜合能力、專業知識技能以及人文素質與吃苦精神是影響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心理危機疏導工作要針對不同學生的實際反復進行指導,才能取得實效。
通過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的指導,讓大多數高職學生,能結合自己的專業、愛好、性格、特長和愿望,用更多的方式向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接受祖國挑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