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蘭花 上林縣鎮圩瑤族鄉中心學校
語言學科長期以來較其他學科相比都具有一定的難度性,需要考驗學習者的理解能力。對于小學生而言由于年齡尚小主動能力較差,在理解能力上還不夠成熟,因此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會存在一定障礙。而小學語文作文基本是將語文知識進行綜合運用的一個版塊,傳統教學方式必然難以奏效。分類教學提出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應用能力,對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著良好的幫助,它能夠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死板、低效的弊端,目前在不少小學已然得到運用,由此能夠幫助小學生提升作文寫作水平。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教師在對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的過程中過于注重知識點的傳遞,而忽視了小學生興趣的提升。要知道對于小學生而言一旦在學習上不能持有一定的興趣,在課堂中出現走神等情況很容易發生,這對于課堂質量和效率造成嚴重的制約。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固然有著良好的成效,但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學生有效吸收課堂知識點的前提下,試想而知在小學生這個年齡段冰冷的知識點迎面而來,真正吸收進去的必然大打折扣。
大部分教師還是嚴重受到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在課堂中采取填鴨式的知識灌輸模式,因此在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中教師仍舊作為絕對核心的地位,只是單方面的將其中蘊含的知識點傳遞給學生。在這種實際情況之下,學生在作文學習過程中的參與度將不夠高,在課堂中也沒有足夠的積極性。不僅如此,如若教師在課堂中過于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還有可能使得學生喪失學習的信心,這種情況下的課堂效率必然不高。
在小學作文分類教學過程中作文題材的選擇也極為重要,一些教師在作文題材的選擇上沒能切實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最后選出來的作文題材在小學生的理解范圍和認知范圍內實際上是有偏差的,更有些題材與實際生活脫節嚴重,小學生在閱讀這些題材的時候陷入一個云里霧里的狀態,這種現象與“揠苗助長”有著一定的類似,從最終結果上來看成效都十分不理想。
針對當前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存在的問題,下面給出相應的創新策略。
對于語文寫作能力的培養需要在基礎知識上日積月累才能夠達到,這與數學套公式存在一定的差異,除此之外還需要學生有著一定的表達能力,只有將內心真實的情感表達出來才能夠體現出作文的內涵,而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學生感興趣的基礎之上,只有學生對語文寫作感興趣分類指導教學工作才能夠有效的進行下去,因此需要教師重視并加強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例如以動物作為寫作主題,教師除了對動物習性等方面進行講解之外,還需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能夠主動的去了解動物,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講故事的方式將動物的特征、習性等方面融入進去,提高學生對動物的了解程度。
傳統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教師的主導地位太強,這會嚴重降低學生的積極程度,進而課堂效率和質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教師需在教學方面做出改變,將以學生為主的教學觀念體現出來。例如在寫作分類指導課堂中教師在對一些知識點進行講解后,需留出一部分時間交給學生自行討論,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并設置一些問題,待學生討論完之后每個小組需要給出自己的答案,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主要起到輔助的作用。最后還可以評選出優秀小組,這種做法的目的在于跳動學生的積極性,有了競爭氛圍后學生也會更加主動的參與到課堂當中,對于提升學生思維活躍能力有著良好的幫助。
教師在作文分類指導中選取的題材還需要與生活相關聯,這主要是因為小學生年齡尚小,在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等方面處于一個不成熟的階段,因此需要教師不斷的對其引導。教師在引導過程中不需要一味的將一些理論知識對學生灌輸,而是可以選擇與生活相關聯的作為題材,由此學生才能夠更深層面的對生活有著一定理解。例如可以選取幫家長干家務、照顧寵物的題材,這是很多小學生會經歷的事情,通過這些題材也能夠給小學生進行一個正確的引導,進而在后續寫作過程中有生活素材,這樣寫出來的作為在質量上才能夠達標。
對于小學生而言在語文學習中寫作是一大難點,而寫作能力的培養需要在強化自身知識基礎之上再添加一些理解能力,過去小學語文寫作的教學方式過于死板,所達成的效果往往不夠理想。分類指導教學方式對于小學語文寫作課堂有著良好的成效,能夠使得寫作教學更加精細化、條理化、實操化。本文在對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當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后,針對性的提出了創新策略,能夠為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提供一份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