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勍 天津商業大學
當代大學生生活在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這個說大就大,說小就小的世界上,每天都能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發生著各種各樣的事。國際經濟一體化和數字信息時代的高速發展,紛雜的事件和觀點每天充斥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對于大學時期的青年來說,如果沒有及時接受到正向積極的引導,在思想境界和意識形態方面極易發生動搖,這對今后一生的道路都會造成直接影響。
價值觀是人的內心的一種認定,關于事物對錯是非在思維邏輯上做出的判斷,以此體現人在社會中的作用或者是重要性,處在不同環境、民族、國家、階級或社會群體中的人對同一事物會有不同的認知、理解,或者是選擇。心理學家謝洛姆·施瓦茨(Shalon Schwartz)認為,價值觀是一個符合個人需要的而且超越了普通情境的目標,起到指導社會活動和個人行為的作用。在我們生活中重要的核心價值觀可以被認定為“不容易動搖的支配生活的重要原則,或目標”。不論在什么環境中成長或生活,價值觀都是個人認為的一種不容動搖的原則,是一種堅定的信念,能夠讓自己堅持自己的生活軌跡和行為方式。這種原則可以是關于人生重大事件的選擇和決定,也可以是關于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和行為,價值觀都會起到關鍵的作用和決定性的影響。價值觀決定人的生活方向,對一生的規劃和未來的生活目標的調整都由個人的價值觀引導。
時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種族起源不同,國家利益不同,階級歸屬不同,所以價值觀沒有絕對的正誤之分,樹立和形成與所在社會、國家同向融合的核心價值觀,有益于大學生在走出校園步入社會以后,找到自身的存在價值和人生目標,為養育了自己的國家做出應有的回報,實現夢想。
大學英語常用的幾種方法中有傳統的單向輸入式教學:學生閱讀、教師講解、反復練習。此外,課堂問答形式就要求學生在閱讀、思考、的基礎上做到信息的輸出,教師可以收到學生的反饋。我更推薦課堂討論的教學方法,是指教師在對教材做好充分準備的前提下,具體針對當次學習資料中的某些話題性的知識點,給學生設定時間,在學生獨立思考之后,可以分成小組或者大組共同進行討論,然后做出反饋。是/非問題也可以組織成課堂辯論的模式。
課堂討論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顛覆傳統的灌輸“填鴨”式教學方法,畢竟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學習效果的體現取決于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的參與程度。利用討論的模式既能讓學生充分理解、消化教材,又可以有獨立思考的空間,對于語言學習來說,同時做到了輸入和輸出兩個重要的語言練習環節,既能鍛煉學生的英語語言理解能力,又能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是先天存在的,加之生長環境不同,從小到大所接觸的人、事、物都不一樣,都會導致每個人所形成的價值觀和價值體系都是有差異的。這在大學英語課堂討論中是可以體現出來的,有些同學明顯充滿正能力,而個別同學會給人消極悲觀、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負面情緒。所以課堂討論不僅僅是語言的學習和鍛煉,可以讓教師從側面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意識形態和思想動向,然后及時作出正確的引導,避免不良后果的發生。
因為環境發生了變化,學生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積累了新知識和信息,大學階段豐富多彩的生活給予學生很多經驗和教訓,在教師的不斷引導下,學生的價值觀是很有可能趨于正向發展。價值觀根植于每個人的思想深度層面,是人類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基礎。價值觀隨著人的年齡增長,智力發展、認知能力、環境變更、受教育程度等眾多因素的改變,持續受到影響,逐漸形成,而后趨于穩定,能夠保持長期持久。在相同的外部環境,擁有不同價值觀的人,做事動機不一樣,行為活動不一樣,產生的后果和影響必然不同。
大學階段是青少年知識學習的階段,更是價值觀培養與形成的重要人生階段,利用課堂教學的方式,在知識學習的同時,密切關注學生在討論環節表達的思想動態和意識形態,發現偏差及時作出修正和正向引導,可以避免學生的心理壓力、抑郁、不滿等負面影響造成的后果,積極培養學生的價值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向。
價值觀根植于人類內心,是一種對事對物的衡量標準,人類的各種行為活動、處事態度、觀察角度、信心和理念都受到自身價值觀的影響,價值觀決定著人對世界的認知、對事對人的理解程度以及對自己的認定和認同感,同樣決定自己對未來的目標和規劃。人會為自己所做的事情和日常行為規范在內心深處找到的充足的理由和合理的解釋,由于每個人的自身條件不同,身心健康程度、家庭背景、個人經歷、興趣愛好等方面都有著眾多差異,對于青少年來說,大學時代是否能夠形成正向積極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尤為重要。這決定著個人的未來和國家社會的前途,在眾多的價值取向里,在參差不齊的意識形態里,優先考慮哪一種,不僅僅關系到學生的個人成長和發展,也切實關系到整個國家、民族乃至社會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