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寶娣 華北電力大學
所謂多模態,簡單來說就是交流中多個符號模態的混合。隨著國際化進程的快速推進,多模態話語分析越來越受重視,并逐漸在數字化背景下得以廣泛應用,從而實現對不同符號資源在語言交流中的意義。目前多模態話語分析的理論支撐較為有限,系統功能語言學就是其中的主要部分,基于其可以實現對前者的綜合框架進行構建,從而更加科學、準確地對多模態話語進行有效分析。基于系統功能語言學而構建的多模態話語分析框架主要包含文化、語境、意義、形式及媒體五大系統,反映了多模態在不同層面的下的主導關系。多模態下,大學英語教學也需要進行全面創新和優化,利用多模態與現代技術推動英語教學適應交際技術多樣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需求。
多元讀寫能力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伴隨多模態話語發展而逐漸成型的。長期以來,讀寫能力都是以語言作為核心部分,不管是從形式還是從內容上都較為單一。而隨著多模態背景下語言文化多元化、交際技術多樣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這種單一的讀寫能力已然無法完全滿足實際需求,需要向內涵更為豐富的多元讀寫能力方向過渡與發展。目前關于多元讀寫能力的概念并沒有統一的準確描述,不過學術界都贊同其由多個部分構成,例如其廣泛包含文化、政治、批判性、后現代、科技以及媒體等方面的讀寫能力。與之對應的,多元讀寫能力的培養也逐漸受到重視,將其融入大學英語教學之中,能夠強化學生對各種模態的語篇理解、符號與圖像意義解讀能力,同時增強學生寫作能力、批判性思維以及跨文化意識等。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構建基于多模態的大學英語多元讀寫能力培養模式也因此而顯得十分有必要。
多模態手段應當應用于大學英語教學的全過程,不管是課前還是課中,又或者是課后,都需要利用現代教學媒體展現不同的模態,從所有方面實現對學生多元讀寫能力的有效培養。在課前,教師需要向學生分享相應的預習課件,鼓勵學生進行課前自主預習;在課中,教師則應當利用多媒體展現不同的模態形式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同時重點針對學生多元讀寫能力的培養;在課后,教師應當通過布置課后作業、要求學生自主復習和總結、鼓勵學生自主探索等方式,進一步發揮全過程教學的優勢,強化對學生英語多元讀寫能力的培養。其中多媒體中所包含的模態形式主要有文字模態、圖片模態、文字模態+圖片模態、音響模態等,而且需要針對模態應用的注意事項進行優化。在設計和應用文字模態時應當盡量避免其中的冗余現象,以足夠簡潔清晰、條理有序的表達強化對學生讀寫能力的培養;圖片模態的應用則需要合理控制其應用范圍,既要避免圖片過少而浪費多媒體教學優勢,也要防止圖片過多而弱化其他模態,甚至出現“喧賓奪主”的情況。音響模態的應用則需要強化輔助作用,以恰當的音樂指導教學進程順利推進。
全過程教學不僅僅體現在教師對教學各階段的有效組織和指導上,還體現在學生自主學習上,只有這樣才能充分體現學生自主性,真正實現基于多模態對學生多元讀寫能力的有效培養。在課堂之外,教師應當鼓勵學生積極進行第二課堂學習以及網絡平臺學習等,既要對課堂內容進行預習,也要對課堂教學進行延伸與深化,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加強對學生多元讀寫能力的培養。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發揮指導作用,認真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及時對學生反饋做出回應,幫助學生更加科學、高效地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多模態的自主學習。而在課堂之上,教師也可以通過播放學生自己制作的PPT等方式,鼓勵學生基于多模態進行多元讀寫實踐,并在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發現問題并加以改善。
教學評估歷來都是教學體系中極其重要的部分。在基于多模態的大學英語多元讀寫能力培養中,教師需要構建并完善相應的評估體系,從而在準確把握教學實際情況的同時,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創新、調整、優化和改善,以更為科學、合理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與探索,從而起到良好的多元讀寫能力培養效果。對此,教師需要對多模態有正確認知,并在此基礎上構建貫穿教學全過程、覆蓋多元讀寫能力全范圍的多模態教學評估模式,同時引入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等機制,盡量全面、客觀、真實地展現學生多元讀寫能力培養情況,并為相應的教學優化和改善提供重要依據。
綜上可知,多模態語境是現代英語在信息化、多媒體化方面所呈現出的全新語境,是英語隨時代發展而表現出的新特征,具有巨大的研究價值和實踐意義。因此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也必須與時俱進,構建更加符合多模態語境的大學英語教學新模式,重點針對學生多元讀寫能力進行培養和提升,培養出大批更加符合新時代要求、英語水平高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