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君 萊州市程郭鎮農村經濟管理服務中心
“互聯網+農業”其概念是利用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進行產業升級改造,推動農業向現代化方向發展,也是我國目前農業經濟發展突破的關鍵點。“互聯網+農業”在實際應用中主要以打造現代農業為動力,規范農業生產經營、線上農產品電子商務市場,完善農業信息化基礎建設,通過互聯網與農業的深度結合,逐漸加強農產品信息宣傳、提升產品競爭力、拓展營銷渠道以及降低農產品銷售成本等,讓更多農業產品銷售出去,走出農村,并以此帶動農戶增收。
農業結構的優化調整,在一定程度需要依靠農民的力量。在市場的引導下,農民改變原來的種植產業、種植的農作物,依據市場的需求進行調整。例如程郭鎮大姜種植業、“伍佛”牌紅富士蘋果等。但是此種調整必須堅持市場為導向,那么就需要農民能夠充分的獲取農業信息資源,足夠的了解農產品市場,只有這樣才能判斷出如何調整農業生產,看到調整后的好處、前途所在,從而做出正確決策。根據資料分析得知,我國過半數的農民對于種植、銷售何種農產品、去哪里進行銷售多是憑借自身多年農業生產銷售的經驗來進行判斷的或者結合自身有限的認知憑借直覺,基于此種方式的農業生產與銷售經常出現和市場需求不一致的現象,導致農作物滯銷,同時影響農業產出獲得的收入。根據這種現狀,我們程郭鎮積極響應上級號召,成立了果業、水利等多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從種養殖源頭、技術生產資料供應、到最后的銷售階段實現一體化,不但節約了生產成本、提高產量,而且擴寬了銷售路徑,順應了市場需求與發展,促進了農民增收。
農業經濟效益的提升,一定程度上依賴于降低農業成本。首先農業相關的資訊、數據信息較為復雜,既包括氣象信息也涉及了市場、科技等信息。對于處于農村地區的村民來說,全面獲取多方面信息較為困難。同時,對于農業的部分信息不僅難于準確、快速的獲取,且獲取的成本較高,無形中增加了農民開展農業生產的成本。其次當前農業市場,科技競爭已然成為開展農業生產的重要推動力,互聯網成為快速了解學習農業新技術的重要手段,年齡偏大的生產經營者獲取信息相對滯后,互聯網是農戶最快獲取新技術的手段,快速學習掌握新技術,有利于將最先進的科技投入到農業生產中去,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換的速度。
當前,農業經濟發展迅速,其發展主要取決于現代化技術的應用程度,而不再是農業資源投入的多少。伴隨“互聯網+”新時代到來,技術、信息等新型要素已成為農業經濟增長的關鍵點。例如,從勞動工具角度來看,許多在土地上耕種的不再是傳統的農具,轉變為了自動化的機械設備[1],無人機噴灑農業設備的應用,不但節省了人力成本,而且效果比人工翻倍提高。部分設備利用互聯網為基礎,將互聯網進行擴散與伸延,交換設備信息,通過設備傳感器伸入土地、大氣和設備之間,并通過網絡進行運行管理。新時代,將互聯網和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緊密連接在一起,倒逼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發生根本變化,促進了我國農業的轉型升級。
電商農業的發展離不開互聯網平臺,它連接了我國農產品的買方和賣方。只有為廣大的農村市場搭建網絡交易的平臺才能不斷地推動和促進農業的發展。我國農副產品的特點是品種多樣、數量足、鮮活產品多、季節性與地域性特征很強等。過去由于信息不對稱、物流不暢等問題產生了小生產者大市場的矛盾,直接阻礙了農副產品的流通,一些相關的農村企業、批發商、零售商和農戶沒有話語權,消費者的權益無形中也受到了損害。在這種情況下,互聯網交易平臺的出現解決了這些矛盾。大量的農副產品交易信息在平臺上得以公布,農產品價格以及供求關系一目了然。通過互聯網交易平臺,買方、賣方可以直接聯系在一起,減少了中間環節和重復經銷渠道,讓生產者和消費者同時受益。就今年疫情而言,通過搭建電商平臺,我鎮各種農副產品未出現滯銷情況,大姜、清明溝西紅柿等反而出現了脫銷,減少了中間環節,買方賣方都收益。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經濟的發展,特別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推廣與應用,一些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已經融入農業產業之中,農業生產正在逐漸變成一個科學產業。遠程控制與動態監測已經應用于品種培育、土壤分析、病蟲害分析、施肥撒藥、收割存儲等全過程,初步實現了農業生產的精準化。不可否認的是,互聯網技術在農業服務方面的應用非常廣泛,它不但為生產者提供了方方面面的便利,而且還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創意農業是構建現代農業體系的重要內容,與互聯網結合可以創新多種農副業產品。當前,我們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來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廣泛開展創意農業。讓互聯網創意貫通農業生產的全過程,使其成為一個有機整體,諸如開展“互聯網+休閑旅游”,開發休閑農業與健康養生結合的創意農業產品,利用互聯網平臺開展有創造性的生產模式等。
“互聯網+農業眾籌”能有效地推動農業的發展、克服資金不足的短板、吸引更加便利的投資來發展農業。但是,我們也不能否認其在發展現代農業中的作用,例如,“互聯網+農業眾籌”可以運用新的方式和辦法來解決農民在生產過程中的資金不足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