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吉臨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高級管理課程研修班
當今是知識經濟時代。在這種形勢下,知識信息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高新技術是與智力資源相結合的,能夠促進企業持久發展的動力。因此,對于企業來說,提高科技管理和創新,能為企業在新形勢下帶來新的發展契機。
企業的科技管理是一門綜合性強的技術,它通過科技項目的管理,協調與項目有關的各類關系,促進科技項目的實現。科技管理是企業開展創新活動的重要手段,能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地發展動力,給企業帶來較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近幾年,世界各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注重科技創新,并在國家層面進行了科技創新的布局。在國家鼓勵創新創造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企業制定了科技管理創新戰略,一些企業在科技管理創新中取得了較大的成就。例如,華為未雨綢繆,通過科技管理創新擁有許多自主開發的核心技術,在美國實施制裁時也能有底氣回應。
在整個科技活動的過程中,都涉及科技管理。因此,對于企業來說,科技管理十分重要。科技管理工作的質量高低,直接影響企業科技活動的成效。企業應當對科研項目進行規范化管理,通過良好的管理機制,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通過加強科技管理,創新管理手段,提高科技活動的效率,提高企業整體的科技工作水平。
在企業的科技活動中,科技支撐、科技投入以及科技管理要素是實現科技活動的基礎,企業希望能夠通過科技活動得到有效的科技產出。企業的科技支撐是企業開展科技活動的基礎條件,科技投入是投入到科技活動中的資源,包括人力和財物資源等。科技管理則反映出企業的科技管理建設體系、研發和知識產權管理以及對人才的培養、成果轉換等方面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作為評價企業科技創新和科技競爭力的軟指標,科技管理為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供了重要保障。科技管理工作貫穿于企業科技活動的整個過程,因此,企業的科技管理水平實際上也決定了企業的科技支撐、科技投入等。可見,企業的科技管理對科技活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企業要構建能夠適應外部環境,促進企業內部發展的科技管理體系,創新科技管理水平,全方面提高企業的科技競爭力。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市場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結果。許多企業迅速發展,并且在世界企業中占有一席之地。隨著市場競爭的白熱化,一些企業發展勢頭十足,但一些傳統的龍頭企業也走向了破產的邊緣。例如,生產小霸王的企業,曾在21世紀初期在我國獨占鰲頭,如今走向了衰敗。在新形勢下,信息化和數字化技術發展十分迅速,很多企業順應時代的潮流,利用這些電子信息技術和網絡來鞏固和發展企業,給企業帶來了網絡經濟時代的紅利。但從整體來看,我國的企業缺乏較好的科技管理水平,在企業科技創新方面缺乏強有力的變革措施,甚至在企業的戰略規劃當中沒有將科技管理融入進來。這容易導致企業的決策和管理取決于企業的管理層的素質。如果管理者缺乏對未來科技創新的高瞻遠矚,則會在決策中只憑借主觀意識,而將企業推向沒有進行統籌規劃,提高創新力的風險口。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個論斷在中國四十多年的快速發展中得到了驗證。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這句話也仍然適用,它強調了科技對于社會進步的重要性,啟示國家、企業要不斷發展科技,用科技推動社會發展。一個企業要想在快速變化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實現又快又穩的發展,就需要借助高新技術,利用科技來發展企業。但就目前我國的大多數企業來看,盡管隨著高新技術的應用,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多企業仍舊不具備科技管理的能力,不具備創新發展的基礎,這些企業仍固守在以前的“模仿”階段,甚至處于“盜版”階段,不愿意花費金錢來研究最新的技術。企業的這種思維模式,阻礙了科技管理工作的進行。
習近平主席指出“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 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近些年,很多省會城市之間開啟了沒有硝煙的“人才大戰”,這些城市為人才提供了許多有利的政策,期待能夠留住人才,讓人才助推城市的發展。顯然,在新形勢下,“人才”成為影響城市發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創新型人才。可以說,誰擁有了創新型人才,誰就能在市場中占據有利的先機,引導市場的發展。對于企業來說,創新型人才也十分關鍵,對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十分重要。但很明顯,在我國很多企業幾乎沒有培育創新型人才的土壤,企業著眼于眼前的工作,沒有專門建立研究管理機制,為創新型人才發揮才能提供平臺。這就i必然導致企業的科技管理功能無法發揮出來,影響企業長遠的經濟效益的發展。
隨著科技的發展,一些企業,特別是龍頭企業認識到了科技管理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這些企業也嘗試著將科技管理作為企業未來發展規劃的一部分。但事與愿違的是,很多企業在開展科技管理的過程中,要么依葫蘆畫瓢,要么因缺少可借鑒的經驗而盲目開展管理,特別是在企業的制度流程管理這塊工作中,企業禁錮在傳統的經驗中跳不出來,表現為企業既缺乏改革創新的魄力,又不能在制度和流程上開拓創新,使得企業科技管理成為“四不像”,給科技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阻礙。由于最基本的科技管理制度流程沒有得到很好的梳理,導致許多制度和管理制度矛盾重重,一些項目管理的流程過于冗長,不利于科技管理工作的建設。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于企業來說,“預”即是指的企業的發展規劃。企業要當今的市場環境中生存下來并持續的發展下去,就要根據企業當前的發展勢態做好長遠的規劃。企業要具備核心的競爭能力,應當將科技管理融入企業的戰略規劃中去。這是企業發揮科技管理重要功能的必然要求。企業要把管理運營作為一個起點,結合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制定好相應的科技管理內容和規劃,確定科學技術發展的方向,并提供配套的資源,確保科技活動的各個組成部分能夠相互促進,通過科技管理實現科技活動,以科技管理為企業謀更長遠的經濟效益。
企業可以感受到來自外界的壓力,要認識到科研創新對于企業的重要性。因此,企業要加大高新技術的研發投入度,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的應用,為企業做好科技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礎。一方面,企業要提高研發費用、研發人員的投入程度,為企業做好科研工作提供內生動力。另一方面,企業要學習和掌握先進的技術,做好科研成果的轉換和應用推廣工作,形成多渠道的轉換效果,給企業帶來社會和經濟效益。
人才是企業開展創新研究的重要的因素。很多時候,企業想要開展科學管理和創新活動,但受制于缺乏專門的人才導致企業在科研活動上有心無力。一些企業由于科研管理不當,導致企業人才流失,使企業進入較為被動的發展境地。因此,不管哪個領域哪個行業的企業,都要將培養人才放在第一位置,提高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企業要從員工入職的第一提埃納開始,就為員工設定系統的有針對性的培養方案,為人才提高能力、積累經驗,發揮創造力等方面提供有力的保障。只有企業將人才視為己出,人才才會對企業有歸屬感,愿意為企業效率,和企業共創佳績。
科技管理流程是企業開展科研活動的基礎依據,是保障企業人才開展創新活動的基礎。企業不僅要兼顧人才培養和建設,還要加強科技管理理念和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充分將科技管理的功能發揮出來。企業的管理者要把握新形勢下的管理觀念,認識到科技管理對于企業管理的重要性,提高科技管理在管理活動中的比例,在企業的重要決策中將科技管理擺在重要的位置,梳理好科技管理流程,使企業的科技活動能夠規范化、順暢化發展。
綜上所述,在我國大力提倡科技創新的背景下,企業要抓住新形勢下的機遇,努力利用科技創新,為企業創造經濟和社會效益。企業的科技活動開展離不開科技管理。科技管理一方面體現了企業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也影響了科技活動的最終實現程度。在新形勢下,企業開展科技管理具有現實意義。但在新形勢下,很多企業的科技管理存在諸多問題,難以適應時代的發展,企業要自我革新,分析企業在科技管理中的問題,自上而下轉變管理觀念,吸引創新型人才,制定科技管理流程,為創新人才發揮才能提供有力的保障。總而言之,企業要做好科技管理的創新工作,為企業未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