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清清 武漢科技大學 文法與經濟學院
據統計,中國跨境電商市場規模2019年達10.5萬億,行業滲透率達33.29%,較2018年分別增長16.6%和3.79%,2020年數據有望繼續突破。跨境電子商務有利于中小企業增強品牌知名度,降低貿易成本,創造更多經濟效益,但是由于缺乏經驗,中小企業在發展跨境電商時面臨許多問題,本文從多個角度分析并給出建議。
我國為推動制造業由“大”向“強”的步伐,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的發展戰略。在實施該戰略的過程中,跨境電子商務為制造業發展提供一種全新的渠道,一方面,國家出臺了相關鼓勵政策激勵中小企業開展跨境電子商務業務,推動傳統的外貿企業轉型,提高跨境電商線上成交率,對達到相關標準的企業進行扶持補貼和獎勵。
另一方面,為持續推進對外開放促進外貿行業發展,我國在全國多個城市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實驗區。政府設立試點城市,摸索打造適合跨境電商發展的準則和方法。中小企業合理配置和優化資源,增加就業,推動跨境電商健康發展以及中小企業協同發展。
近年來,中小企業擁有良好的環境條件以及逐漸完善的產業體系。首先,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為電商線上運營提供堅實的基礎,“互聯網+”經濟時代拉近了買賣雙方的距離,為中小企業跨境電商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觀環境。
其次,國內外的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發展愈加成熟,國內外的出現一系列知名的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如亞馬遜,敦煌網,微品國際,速賣通,eBay,wish,阿里巴巴等。中國電子商務已發展到空前的規模,產業鏈發達,信息化程度較高,中小企業有更多的機會進入市場,可借助跨境電商平臺的數據和資源更好的了解消費者信息和市場走向,及時調整產業布局和戰略,把握機遇。
與此同時,跨境電子商務相關規則體系逐漸完善,相關部門加強信保扶持的力度,發展第三方跨境支付方式,提供積極金融財政支持,助力中小企業將更多產品售到國外。可以看出,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勢頭強勁,助力了傳統出口企業的轉型以及新興企業的發展。
目前,我們的服務網絡已投放到五十多個主要國家,擁有較大基數的海外倉,同時相關部門鼓勵公共海外倉的建設和使用,極大的提高行業效率和降低成本,為中小企業積極拓展多元化市場、提高國際競爭力奠定良好的基礎。
另外,海關實施一系列措施提高海關工作效率,電子商務注重速度,此舉對跨境電商行業有益處。對于重點區域,我國開設國際物流專線,加快跨境電子商務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帶動更多資本涌入,為中小企業開展跨境電子商務提供便利。
雖然目前我國主要的跨境電子商務出口的市場仍在歐美地區,但不可忽視新興市場的潛力。隨著新興市場逐漸完善的市場環境,支付,物流和服務體系,出現新的客戶新的需求,其跨境電商線上購物熱潮涌現。中小企業應該放長眼光,積極抓住新興市場的機遇,贏得東南亞,中東,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的客戶。
隨著跨境電子商務的強勁發展,涌現了不少優秀的跨境電商平臺,但中小企業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產品和市場的電商平臺尤為重要。在選擇平臺時,中小企業應準確評估成本效益,了解平臺的支持服務,并選擇最佳的出口平臺。若中小型企業的啟動資金很少,且預期的開業成本較低,則可以選擇lazada;如果他們有足夠的資金和強大的運營實力,則可以選擇亞馬遜。
為避免缺乏對海外客戶的需求了解造成資源浪費,在選擇平臺時,應準確定位目標市場,選擇結算平臺。若海外客戶主要分布在歐洲和美國,并且對物流效率,購物體驗和質量有很高的追求,則可以選擇亞馬遜;若消費者主要分布在俄羅斯,東歐和其他地區,則可以選擇快遞。
由于我國跨境電商近幾年才高速發展,很多中小企業法律意識不強,采取不恰當方式參與市場競爭,如低價傾銷等,產品質量有待提高,造成客戶的流失。同時,不同跨境電商出口平臺的規范不同,對店鋪管理的嚴謹程度不同,致使不同各跨境電商出口平臺的名譽參差不齊。
另外,政府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完善各項行為準則和標準,制定獎懲機制和評估措施,保障買賣方雙利益,保證支付安全,推動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中小企業在發展跨境業務時,需要不斷強化法律意識,提升產品質量,遵守并維護跨境電商的秩序。
跨境電商時代下,大環境愈加復雜,呈現明顯的買方市場,企業競爭加劇。相較于大企業,中小企業缺乏優勢。一方面,中小企業資金不足,不足以支撐技術創新的研發,產品優勢弱。另一方面,中小企業的實力和經驗有待增長,資源和信息較為后知后覺,對市場和客戶的把握有限,不能制定出合理的企業發展戰略。
中小企業自身也存在激烈的競爭。有的中小企業產品個性優勢不突出,缺乏異質性,只能憑借更低的價格進入市場,影響其他中小企業運營,擾亂市場秩序。另外,中小企業跨境電商隊伍逐漸增大,資源是有限的,這也激勵著各個企業為避免淘汰努力發展,培育自己的品牌,增強競爭力。
由于我國跨境電商起步較晚,近年來又發展迅猛,專業人才數量無法滿足行業的需求,尤其是中小企業最為明顯。一方面,企業可以加大對現有員工的培訓,提高現有員工的專業知識和實操技能;另一方面,企業可以與各大高校合作,定向培養專業人才,有助于解決專業人才匱乏的困境。
綜上所述,在跨境電商時代下中小企業面臨著機遇和挑戰,若想要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其需要適當地調整發展模式,對國家政策進行適當利用,注重成本和配套服務、平臺選擇、目標市場定位品牌建設和人才培養等工作,不斷增強企業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