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妙愛 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寧德供電公司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第一要素,隨著電力行業的深化改革,電力企業人力資源教育培訓的短板逐漸凸顯,考慮到人力資源教育培訓對員工技術水平和企業發展的影響,電力企業應該重視人力資源的教育培訓,優化現有人才培養方案和方法,加強教育培訓,從而提升自身競爭力,獲得更加長遠且穩定的發展。
第一,培訓手段落后。當前時期,信息技術高速發展,但是企業人力資源的教育培訓卻沒有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缺乏完善便捷的電力企業信息管理系統。同時,企業培訓師缺乏對電力行業發展現狀的了解,對其推廣技術、信息操作技術等認識不足,培訓內容陳舊落后,導致其在開展培訓時,無法對員工開展科學合理的教育培訓,致使員工技術操作水平低,無法發揮信息系統應有的作用。
第二,電力企業人力資源教育培訓認識不足。電力企業管理中,開展人力資源的教育培訓意味著企業資金的支出,因此多數電力企業為避免企業經營成本的增加,不夠重視對員工的教育培訓,僅將人力資源培訓作為企業制度、考核標準、企業文化等相關制度的入職培訓,缺乏對員工專業技能水平、處理問題能力、愛崗敬業意識等職業素養的培訓。同時,部分單位僅將人力資源的教育培訓當作工作任務,沒有根據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員工的發展方向制定培訓內容,不能為企業發展和個人發展提供支撐,缺乏前瞻性和大局觀,偏離了人力資源教育培訓的本質[1]。
第三,考核機制不完善。電力企業開展人力資源教育培訓的目的,是為了提升員工的職業綜合素養,提升電力企業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為確保教育培訓效果達到預期,需要進行及時的評價和反饋,并依據反饋不斷調整培訓方案,從而制定符合社會、企業、員工共同發展的教育培訓方案。但是,多數電力企業并未構建合理有效的考核機制,無法真實反映教育培訓的效果,且對員工缺乏一定的束縛力。
電力企業人力資源的教育培訓不是一成不變的,為確保教育培訓效果達到最佳,企業需要以市場為導向,依據市場需求和企業發展實際,結合多元化的信息技術,制定多種多樣的教育培訓方案。在進行實踐教育培訓時,應該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應該基于教育培訓的目標、內容,以及員工實際情況和發展目標,制定多元化的教育培訓方法,注重培養員工的實踐操作能力,加強員工理論與實踐的融合,避免采用單一枯燥的說教式教育培訓導致的員工工作熱情降低,工作效率低下。企業也可以邀請行業專家開展座談會或者討論會,幫助員工了解行業最新發展,提高員工的職業綜合素養。同時,塑造良好的企業培訓氛圍,加強員工之間、員工與企業之間的溝通交流,增加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實現教育培訓效果的最大化,全面促使電力企業可持續發展。
電力企業開展人力資源培訓能夠有效的增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只有樹立良好的人力資源教育培訓觀念,才能正確發揮教育培訓的作用[2]。其一,人力資源的教育培訓需要覆蓋在企業的全體員工上,根據人員層次采用針對性的培訓方案,針對領導層面,需要轉變傳統觀念,及時獲取其他企業或者國家的優秀教育培訓觀念,充分認識到人力資源教育培訓的重要性,樹立良好的教育培訓觀念;針對員工層面,針對不同崗位員工的崗位職責和發展方向,制定可實施的長遠性的培訓方案,增加員工的企業認同感,提升其專業職業素養和工作效能,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
電力企業在開展人力資源教育培訓時,應該借助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借助視頻、音樂、PPT演示文稿等設計教育培訓方法,構建電力企業人力資源信息化教育培訓交流平臺,借助其實時性、共享性的特點,實現在線資源的創建和學習,實現企業員工的在線交流溝通。企業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整理培訓資源、制作培訓課件,統一上傳至信息平臺,員工可以在平臺上分享學習體會,培訓師也可以在平臺解答員工的疑惑。此外,還可以創建每日打卡學習功能,員工每天登錄賬號學習當天的培訓內容,完成小測驗后進行打卡,培訓師根據員工的整體問題進行再培訓,幫助員工提升自我,提高教育培訓效果。
為確保教育培訓達到效果,避免員工敷衍了事,實現電力企業人力資源教育培訓的優化,企業需要創建完善的考核評價機制對教育培訓效果進行驗收,幫助培訓師不斷完善改進教育培訓方案,同時,認真記錄測評員工每次的教育培訓成績和結果,記錄其薄弱點和長處,在再次培訓時進行相應的調整,確保員工每次都有所獲,實現自身職業能力和素養的提升[3]。除此之外,電力企業的人才考核評價機制需要與教育培訓緊密結合,根據不同的工作崗位,依據培訓效果的反應周期,制定相應的考評內容和考核指標,避免考核時間過長或過短,確保考核的公正性。另外,可以將考核評價機制與薪酬管理制度相結合,激發員工的積極性,促使員工主動參與到教育培訓中,從而實現員工和企業的共同進步。
隨著電力企業的不斷優化,人力資源的教育培訓已經成為電力企業的主要工作內容之一,因此應該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樹立良好的教育培訓觀念,借助不斷發展的信息技術設計豐富多樣的教育培訓方法,搭建教育培訓信息交流平臺。同時,創建完善的考核評價機制,對教育培訓效果進行驗收,不斷調整培訓方案,從而實現電力企業的長遠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