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雪芬 寧波東旭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披露是指相關工作人員根據企業類型、政策、和會計信息所呈現出的企業業務數據和各類相關的資料。根據中小企業發展的現狀來看,其內部機構設立的較為簡單,因此對外披露的信息大多以會計信息為主。以下是中小企業在進行信息披露工作時的特點:
總的來說,企業開展信息披露工作都必須要遵守國家在這方面的相關法律規定,但是隨著國家對法律制度的不斷完善和建立,導致了企業在進行信息披露時并沒有統一的披露依據。
針對中小企業的發展現狀進行深入探析,其普遍存在著人才緊缺的現象,在開展信息披露工作時也缺乏專業的財會工作人員,因此產生了中小企業信息披露相關工作人員素質基本低于大型企業的現象。其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工作人員缺乏相應的理論知識。在中小企業經常會有任人唯親的現象,尤其在一些小型企業更為常見,其相關的工作人員常常學歷不高,只接受過簡單的培訓,甚至還存在無證上崗的現象[1]。2.信息披露工作基本是依靠企業內部的會計工作人員而開展的,在中小企業中會計人員素質普遍不高,其次由于企業自身的原因,相關的工作人員基本沒有機會接受業務能力方面的培訓。3.會計工作人員存在道德素質方面的問題。在中小企業,會計人員普遍存在不懂相關法規的現象,并且會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進行一些造假行為。
縱觀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現狀,很多企業的工作人員常常存在文化水平不高、閱歷不足的現象,因此并不能夠正確認識到信息披露工作的重要性。從市場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說,中小企業開展的信息披露工作產生的風險要遠遠大于制度健全的大型企業,其有以下幾點具體表現:
在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中下企業的種類也越來越繁多,其涉及的領域也更加齊全,但是經營規模普遍不大,其經營機構和企業內部分工也比較簡單,并不存在過多的管理部門[2]。會計機構也并不完善,有些合資企業甚至不設立單獨的會計機構。有些企業即使有獨立的會計機構,但也存在著層次不清、分工不明的問題,最終導致企業信息常常在未經過內部審核工作時就對外披露了,嚴重影響了企業信息披露的質量。
所有權和經營權的統一是劃分企業規模的重要標準。這兩種權力的統一基本都是因為中小企業組織化程度決定的。組織化程度低下就必然導致中小企業在發展中 開展非程序化的決策工作,這就說明企業的管理者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且能夠更好的靈活經營。從中小企業對于外部信息的需求來說,交稅是多數中小企業會計工作的重點,多數企業會為進行偷稅漏稅工作而漏記、錯記實際費用,提前或延期交易的實際時間。
多數中小企業為了尋求發展資金或為了贏得政府的支持,時常會夸大自身的業績;并處于偷稅的目的編造虛假的收支信息。所以在開展信息披露工作時,信息的使用者可能會獲得不同的會計信息,甚至會向不同的使用者編造不同的披露信息,嚴重影響了信息披露工作的公平性。
我國大部分中小企業都屬于勞動密集型的企業,進入市場的門檻也較低,其市場競爭的壓力也因此較大,所以,在開展信息披露工作時要具有一定的保密性,以此來保證自身在市場競爭中的利益不受到損失。但是部分企業以信息保密為借口對外披露的企業信息不準確或不夠充分,在經營風險和經營存在的不確定性不予以披露,最終導致信息的使用者難以獲得準確、真實、全面的企業信息。
由于中小企業在進行信息披露工作時存在的風險較高,因此這類企業更應該健全信息披露的內部控制制度。中小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建立出一套適合自身發展并且切實可行的信息披露內部控制制度。
想要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就必須要明確公司內部的治理結構,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中小企業都具有合理的公司治理結構,因此,中小企業的實際負責人和會計人員是其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基礎,更是影響信息披露的重要因素。在人員選拔時,中小企業應該選用合格專業對口的人員進行相關工作,減少因員工自身原因造成的信息披露風險,與此同時,企業還應該組織相關人員進行二次學習,以便工作人員能夠具有更高的理論素養和工作能力,從而確保內部控制制度能夠更好的完善和落實。
會計系統的質量直接影響著企業信息披露的質量,中小企業雖然內部控制基礎比較差,但是都具有自身的會計工作系統[3]。因此,中小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發展的實際需求,選擇合格的專業人才,并不斷對內部員工進行職業道德和專業能力的培訓,使企業在進行信息披露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能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從而確保了企業信息披露的質量。
中小企業在開展信息披露工作時應當對崗位職責進行準確的劃分,并建立崗位責任制度。企業管理人員應當根據相關的法律規定,制定相應的責任制度,一猜來確保信息披露每個工作環節都具有真實性,這也是建立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基礎。其次,應該明確企業內部各個部門的具體職責,尤其要明確各項工作歸屬部門的工作職責。準確的來說,信息披露工作應該歸屬于企業內部的董事會或者秘書處管理,其具體的職責基本包括:相關資料的收集整理、保存、對外信息披露文件的起草等等。信息披露工作中的財務信息主要來源于企業內部的財會部門。
每個企業在尋求更好的發展時都要建立起一套適合自身的內部審計制度,以此來監督信息披露時內部控制的工作程序和執行的效率,從而減少披露信息失真的現象發生[4]。此外,中等規模且有一定條件的企業還應該建立專門的內審機構,并將其納入常規工作的行列。其次,要保證內審機構的獨立性,在開展工作時不得與財會機構共同開展工作,也不能將內審機劃入財管機構之下,以此來保證內審機構開展工作的有效性。在不具備設立內審機構條件的企業,可以由企業管理者之外的領導進行兼任,定期的開展內部審查工作。其次,在國家相關法律的約束下,企業披露的信息必須要及經過注冊會計師審計,在對外提供財務相關信息時,應當把會計師的審計報告一同提供,以便使用者能夠獲得更加準確的企業經營信息。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經濟市場存在的矛盾愈發明顯,投資者對披露信息質量的要求和企業信息供給質量不足就是市場經濟發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因此,提高信息披露的質量是當今社會市場化改革的首要內容。中小企業是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要加快中小企業信息披露工作的配套設施的建設,落實內部控制制度,以此來保證披露信息能夠做到及時、真實且可靠。另外,應該不斷優化企業信息披露工作的工作流程,完善治理機制,制定一些針對性強的政策,進而更好的促進內部控制發揮自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