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欽 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仙游縣供電公司
預算屬于對行為計劃進行量化處理,此種量化能夠幫助管理人員對計劃進行協調和貫徹。在預算管理中全面預算屬于一種升級管理模式,主要借助預算分配、考核以及控制企業非財務和財務資源,幫助企業合理組織與協調經營活動,達成經營目標,全面預算模式在現代化企業中應用較為廣泛。2002年,我國開始實施電力制度改革,電網公司制定了輸配電價、主輔分離等方法,促使電力企業開始進行市場化經營管理。而全面預算能夠有效提高電力公司資源配置的優化效果,引導企業合理制定戰略目標和預算目標[1]。
在全面預算模式應用范圍持續擴大過程中,其在應用實踐中出現一些問題。第一,由于全面算模式無法為電力企業創造直接經濟效益,因此一些管理人員沒有深入了解全面預算管理,認為該管理模式對于企業發展沒有幫助。第二,財會人員業務能力與專業素質不足,與全面預算模式需求不符,對管理效果產生較大影響。第三,電力企業在全面預算模式方面處于探索階段,其實際預算模式和其他國企之間的差距較大,并不能保證全面預算管理效率,更加無法發揮其應有作用。第四,沒有充分執行全面預算,例如未深入分析預算信息、未徹底進行預算、對于預算結果分析工作缺乏重視等,導致全面預算模式無法落到實處,對企業健康發展產生嚴重影響[2]。
電力企業要想充分發揮全面預算效果,管理人員需要對思想觀念進行充分轉變,加強經營管理升級緊迫性與必要性的認識,對全面預算予以足夠重視,引導相關部門參與全面預算模式的實踐與應用。例如,實時監督預算收支活動中所有環節,保證全面預算要求能夠在預算審批、管理等環節實現直接介入,將全面預算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在經營管理中由于全面預算具有導向性與前瞻性等作用,因此,財會人員應該以此為基礎開展工作,并對思想觀念進行充分轉變,促使服務型與核算型職能不斷朝著管理型職能方向轉變,積極參與經營管理工作,借助提前設置的控制點保證企業工作可以根據計劃開展,進而有效提高電力企業經濟效益。在全面預算模式中,要求財會人員在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與基礎知識的同時,還需要具有主動學習思想,不斷強化自身專業能力,有效融合市場營銷、管理學、會計學以及會計電算化等知識,強化專業技能與知識搭配應用,提高自身綜合水平。
對于管理制度需要通過有效執行才能夠將其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全面預算模式實施效果主要受到獎懲制度影響。在一些大型企業中,已經開始對業務活動與經營管理進行分離處理,變為執行、監督與授權等職能,同時這些分離的職能具有良好獨立性,可以互相牽制。實施獎懲制度過程中,需要保證公正。公開與公平,采用分級考評方式,對相關責任主體進行有效落實,之后量化評價結果,防止出現暗箱操作、徇私舞弊等不良行為,并在職稱評定、薪酬與職務調整等方面結合考評結果確定。因此,獎懲制度科學性會對全面預算執行情況以及內控質量產生嚴重影響[3]。
監控工作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證全面預算管理能夠有序開展,進而確保預算環節能夠順利完成,或是在發現問題之后可以第一時間進行處理,進而有效提高全面預算模式實施質量,同時還可以有效強化全面預算模式的準確性。所以,財會人員記錄單據憑證過程中,應該實時監控,將自動提醒機制設置財管系統,在實際預算管理工作時,及時展開查詢、核實等,充分提高全面預算效率,提高會計信息數據完整性與可靠性,進而達到預警控制與實時控制目的,為電力企業提供經濟管理以及制定決策的數據信息。例如,經濟活動發生前,通過強化全面預算管理形式開展預測,開展經濟活動過程中,通過內控制度為電力企業既定目標提供保障。完成經濟活動后,可以合理總結、歸納活動情況,可以在未來活動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同時防止出現相關問題。
提高預算模式科學性,可以有效強化電力企業經濟效益,實現良好運營目標。而要想保證預算模式科學性,相關人員應該針對性預算相關內容。例如,將管理層作為切入點,對預算管理進行強化,對全面預算模式中管理層的責任和權利進行充分明確,借助優化電力公司內部的治理結構,保證全面預算模式能夠滿足內控要求。規劃電力公司戰略目標過程中,應該借助全面預算模式進行財力、物力以及人力等資源的分配,促使內控制度更加合理性,避免經營風險。例如,企業開展全面預算編制工作時,管理人員需要對經營管理與全面預算進行充分關聯,全面掌控經營活動,為全面預算科學應用提供制度保障。同時,構建具體指標過程中,電力企業需要充分調研市場情況,之后科學預算相關業務的收支工作,對各項預算管理、責任等部門進行明確,對各項預算內容實際控制程度進行區分,保證全面預算管理指標可以得到有效落實,全面預算管理保證體系更加完善。
綜上所述,電力企業對于市場經營管理模式還處于探索階段,并且全面預算模式也處于探索階段,雖然獲得一些成就,然而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沒有充分執行全面預算、管理人員沒有深入了解全面預算管理等對此,可以借助建立全面預算理念、強化執行力度采用獎懲措施、實時監控全面預算管理、科學構建預算模式優化保障體系等策略進行優化。以有效強化預算管理效率,促進電力企業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