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亮 江蘇悅達摩比斯貿易有限公司
業財融合是新時期企業管理的工具,企業通過業財融合管理可以有效整合企業的組織職能和架構,對企業組織系統進行重組分工,優化企業的架構體系,同時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實現企業財務和業務的有機融合。在業財融合管理模式下,財務人員可以通過對業務情況的數據分析結合財務狀況反饋給業務人員,為業務人員提供良好的經營建議,通過對財務信息和業務信息的綜合分析監控,把控企業的經營風險。
業財融合最早是由美國著名的管理學家邁克爾·哈默(Michael Hammer)提出來的,源于他對流程的再造研究,他首先提出來業務流程再造理論,認為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系統對業務的流程進行優化再造,從而達到提升業務財務的指標。后來,美國管理領域的著名教授托馬斯·H·達文波特(Thomas H.Davenport)提出了創新企業流程,將企業流程再造引進到企業管理之中。基于以往學者對業務流程改造的研究,現在很多經濟管理學者也提出了對于業財融合的思想理論,認為財務人員應當對公司業務進行預測,并將財務信息及時反饋給業務人員。我國對業財融合的研究比較晚,學者從會計管理的角度去研究業財融合的理論。羅聰最早在2014年提出了財務創新管理,認為財務應該滲透到業務流程中,并結合人才落實。由此可見,業財融合是時代發展的產物,是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英國學者肯尼斯西蒙茲(Kenneth Simmonds)在20世紀80年代初首先提出了戰略成本管理會計的概念,隨后哈佛商學院大學教授邁克爾·波特(Michael E.Porter)提出了管理創新提升企業競爭力。20世紀90年代日本學者提出了成本規劃的管控形式是最早對項目成本進行全程控制的研究,隨后,很多國家企業都建立了與企業相適應的成本管控機構。相對來說,我國在成本管控方面的研究就比較落后淺薄,最早是魏云在1955年提出了通過加緊施工速度降低工程成本的方法,但是主要是在理論層面,真正的研究是在2000年后。
傳統的財務管理主要以業務完成后的成本數據進行篩選、整理而成的財務成本數據報告,這些數據信息只是符合會計系統管理的需要,但是只是以基本的數據結果為導向,對業務的事前事中工作的重視程度不足,無法形成有效的監督管控。企業將業務和財務有機的融合,可以把業務數據和成本數據有機對接,實現財務和業務的實時監測,改善成本控制中的重視核算輕視成本管控的現狀。業財融合有效提升了信息對稱度,強化了各項成本控制的執行力度,提升成本控制效果。
對于財務人員來說,成本控制過程通常是依據項目結果來進行比較分析,發現問題制定解決措施和方案。但是這種方法缺乏實時詳細的業務運作數據,所以很難及時有效的解決項目運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很難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現階段將業務和財務有機的融合,財務人員可以利用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共享的優勢,對業務陳本進行快速的整合分析,從而將成本的管控工作向業務前段延伸,提高了成本控制的精確度。
企業實行業財融合,可以實時監測市場的經營效果,提高企業對業務成本控制的時效性。成本管控的成效會直接作用于企業產品的價格或者影響產品的毛利潤,導致影響企業產品適應市場需求的能力。傳統的財務管理知識針對市場反饋的業務數據進行收集分析,在發生問題之后才采取調整措施,具有嚴重的時間滯后性,不利于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而現在將業務和財務有機結合,企業可以及時得到市場反饋的業務數據,并進行實時分析,快速了解市場的動態變化,及時對產品成本進行優化調節適應市場需求,快速提升企業的成本控制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將財務和業務有機融合對企業成本控制發揮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實現兩者之間的數據信息相同,打破了信息壁壘,實現業務對財務的有機引導,以財務監督業務。所以,要想更好的實現企業業財融合就要制定企業發展的總思路。
首先是建立信息平臺,以企業現有的業財融合平臺為基礎,與業務流程相適應,實現對業務成本數據的收集整合,實現實時跟蹤成本數據的動態信息,掌握各項業務的成本支出數據。其次,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科學合理的控制方法,并運用到企業管理的總思路中,便于企業的及時跟蹤,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后是制定合理的績效評估體系,建立相應的獎罰機制并嚴格按照制度實施,形成強有力的約束效果。
首先,在企業內部建立以控制成本為核心的業財融合平臺,實現企業項目利益最大化的管理目標,所以應該以成本控制為重心,對企業的采購、經營及銷售為全流程進行完善,突出對業務事前事中的管控,規避傳統財務事后管控的弊端,提升成本控制的時效性。其次,選擇合適的成本管控方式,在新環境下,成本管控以線上管控為主,通過制定標準化的流程來實施對企業成本控制的管理。最后是以預算管理為主導,通過加強業財融合管理控制成本預算,規避企業的成本控制風險,提高企業的成本控制效率。
綜上,實施業財融合背景下,結合企業成本控制的實際情況,從多方面對企業成本控制進行分析,在這個基礎上對企業管理思路和策略提出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