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好文 中共張掖市委黨校
1.加強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在西部開發過程中,應當將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重點項目,特別是農村小型基礎設施建設,應當放在重中之重。例如應加大對節水灌溉、人畜飲水等建筑項目建設的支持力度,努力改善農村交通條件,創新管理體制和機制,多渠道投資建設農村基礎設施。
2.加快農業結構調整。筆者認為西部大開發戰略的相關區縣都應當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依托優勢資源打造特色農業,大力發展高品質的生態農業,以推進農業化百萬工程項目,并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不斷完善農產品對外貿易網絡和社會化服務體系。
3.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程。政府部門應當對農民務工就業的歧視性政策和不合理收費進行清理和取消。簡化各類行政審批手續,推動農村勞動力轉移,拓寬農民參與公共工程和外出打工的各類渠道,定期不定期加強對農村勞動力的職業培訓,增強農民工的謀生技能。
1.著力發展教育。在西部大開發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教育事業發展面臨著很多問題,包括中小學危舊房改造問題和“普九”欠賬問題等等。落實西部大開發政策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也不可能立刻解決所有問題,應當做到統籌考慮,逐一擊破,集中力量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具體來說,應當做到以下兩方面:一是要爭取國家專項資金支持,二是要統籌區域各部門,實現共同努力,增加資金的投入力度,制定相應的經費保障機制。
2.加強公共衛生建設。西部大開發戰略要求相關部門應當加強公共衛生建設,建立完善的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打造縣、鄉、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在此基礎上,逐步建立和完善公共衛生安全預警機制,進一步提高公共衛生問題的反應能力。
3.加強社會事業的發展。應采取切實可行的對策,加強科學技術的普及工作,搭建技術創新平臺和資源共享平臺,進一步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提升區域科技創新能力。要明確人才資源才是發展的第一資源,要將《西部地區人才開發十年規劃》落到實處,不斷的吸引高素質人才,并將人才留住,要定期或不定期的進行干部交流和人才培訓,打造專業性、技術人才隊伍和黨政人才隊伍。研究特殊戰略政策,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開展工作。
1.明確產業結構調整方向。具體來說應當做到以下幾點:第一點,從農業角度來說,應當進一步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第二點,從工業方面來看,應當加強對裝備制造業和汽車、摩托車產業等產業鏈的加快升級。與此同時,還應當推進生物電子工程以及環保工程等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進行區域性的建設。第三點,從服務業角度來說,各區域相關部門應當搞好以商業為中心的連鎖經營工程,依托區域經濟發展特色,大力發展旅游業和現代物流業,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
2.提升區域經濟發展的競爭力。筆者認為,在西部大開發這一大環境下,相關區域應當發展產業集群,進一步強化產業內部聯系,實現產業集中度的提升,優化產業園區,增強產業區的創新能力,實現經濟的有效發展。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各省市自治區應當立足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采取切實可行的對策,不斷完善和提升產業工業集群,不斷延長產業鏈條,充分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提高全市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3.充分發揮政策和資源優勢。各區域應當充分利用西部大開發的政策,立足區域支援發展相應行業。例如在西部大開發中,部分區域是擁有長江黃金水道的港口口岸的特大城市,因此,應當充分發揮水運在運輸中的重要性地位,積極爭取國家政策的支持改造核心建筑,要集裝箱碼頭,進一步完善汽車滾裝運輸系統,為發展外向型經濟奠定基礎。
總而言之,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機遇,如何抓住機遇迎難而上,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在實施西部大開發過程中,應當著力加快發展教育衛生以及區域特色經濟和優勢產業,推動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更好地將西部大開發政策落到實處。當然這一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相關部門共同努力才能夠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