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卓 中國三峽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東北分公司
市場經濟環境下,激烈越發激烈,這種競爭實質上是人才的競爭,在這種新形勢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更好的凸顯出來。國有企業為了能夠進一步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在日常工作中將人力資源管理作為較為重要的一項工作內容,并將人才培養作為企業戰略發展的關鍵。在實際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績效管理是其中關鍵的組成部分,通過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來優化薪酬管理,同時還要秉承按勞分本的原則,以此來激發企業員工的工作熱情,強化員工責任意識,確保企業整體經濟效益的提升。
當前國有企業正處于改革的關鍵階段,員工對于薪酬越發關注。但一直以來國有企業工資分配都以崗位技能制度作為依據,這種薪酬分配方式過于落后,越來越無法滿足現代管理制度的要求,而且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會引發員工抵觸情緒,缺乏工作積極性。特別是在薪酬考核工作中,基于管理目標和績效評價的動態變化,從而導致績效考核依據欠缺真實性和合理性,易引發員工不滿,從而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
薪酬管理工作是國有企業發展過程中較為重要的一項工作內容,但在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仍存在對薪酬管理重要性認識不到位的問題,不僅存在制度體系不完善的情況,同時具體的管理制度和措施也得不到有效的執行。再加之缺乏完善的考核制度,在針對員工考核過程中考核結果的正確性得不到保證,這就導致考核制度無法發揮其實際作用。
獎勵作為員工薪酬中較為重要的組成內容,獎勵行煌規范直接關系到薪酬制度的激勵價值。一旦資金欠缺公平性,績效考核與員工表現、責任和績效欠缺關聯性,則員工會將獎勵作為基本工資收入的附加,覺得獎勵理所當然,這就導致獎勵失去了其原有的意義和作用。
在員工薪酬中福利也是其中一項內容,通過制定科學合理的福利政策,不信能夠降低人工成本,還能夠對員工起到有效的激勵作用。國有企業當前的福利政策欠缺針對性和靈活性,沒有與員工的偏好相結合,特別是福利目標與企業戰略之間沒有實現有效結合,對成本控制不重視,這也導致無法獲取到預期的福利投資效益。
企業薪酬管理模式具體可以設置為全面薪酬管理、動態薪酬管理和綜合薪酬管理三種模式。目前全面薪酬管理制度已無法滿足國有企業實際發展需求。基于傳統固定薪酬模式基礎上建立的動態薪酬管理模式,其通過將傳統崗位技能工資和績效相結合,并考慮到當地的社會保障方式,對于促進員工工作積極性具有積極的意義。在綜合薪酬模式中,其具體由職位、績效、年功、風險和福利等部分共同組成,企業根據自身的發展情況來針對不同部分來進行精確的成本計算。因此對于國有企業而言,綜合薪酬模式是最為適宜的薪酬管理方式。
在國有企業薪酬制度建立過程中,宜將崗位與績效相結合,構建更具靈活性的薪酬制度體系。同時薪酬制度建立過程中,還需要讓員工積極參與進來,通過征求員工意見,并將具有代表性的崗位和考核要素明確列出來,細化所有考核要素的能力等級,針對各崗位工作人員分類套用績效等級,這樣不同員工在不同考核指標下有相對應的績效等級,從而打造一具多維度和立體化的工資結構。另外,還要基于員工實際需求來制定與企業相符的考核標準,企業員工還要積極參與到業績評價規則制定中來,確保業績評價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實現對員工根本利益的有效保護。
在國有企業績效考核工作實施過程中,需要制定更為合理的績效考核指標,具體要通過定量指標與定性指標相結合,利用定性和定量指標,能夠對考核的公平性和公開性進行有效監督。在具體績效考核過程中,考核指標的選擇要與實際情況相符,進一步保證考核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考核結果也能夠得到員工的認同,進一步保障企業薪酬的對內公平性和對外競爭性。
在企業薪酬管理工作中,為了更好的落實好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強化激勵的效果,需要合理進行企業福利制度的設計。國有企業福利政策需要與企業整體競爭優勢戰略保持一致性,因此宜根據企業自身的特點和具體情況來設計更具人性化的彈性福利制度,并與企業自身的經營效益情況相結合,建立相應的激勵性補貼。通過借鑒先進的福利制度體系,并與企業自身發展和員工需求相結合,以此來設計出更具靈活性和彈性的福利制度,不僅能夠提高員工的滿意度,同時還能夠為員工的發展和職業規劃的實現營造良好的環境,為國有企業的整體經濟效益的提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目前國有企業發展面臨著較大的挑戰,國有企業通過不斷優化薪酬管理工作,積極推進薪酬管理制度改革,可以進一步挖掘企業內部潛能,激發員工工作熱情,從而推進國有企業的更快更好發展。在具體薪酬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不僅要加快推進薪酬管理體系的完善,還要針對薪酬結構進行不斷優化,充分的運用績效考核結果,確保國有企業薪酬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從而為國有企業的發展壯大提供重要的助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