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楠 濟寧市中醫院
在市場經濟的強大推動下,明確提出了對醫院的發展要求,在醫院發展過程中,資金管理是重要一項工作內容,而要想不斷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加強應收款項的管理非常重要,這已經得到了醫院內部的高度重視和關注。通過加強應收款項管理,可以不斷提高醫院現金的流動性,確保良好的運營效果,而且對于醫療服務質量的提升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如果醫院應收款項管理力度不足,極容易造成資金損失現象的出現,不利于提高醫院財務資金運行水平。由此可以看出,在醫院資金管理中,加強應收款項的管理非常重要。
醫院要想保持應收款項,應注重不斷付出,而該部分付出在持有成本方面得到了充分體現。通常來說,機會成本、管理成本以及壞賬損失成本等是醫院營收款項持有成本的重要構成要素[1]。其中,對于機會成本來說,主要是指應收款項屬于流動性資產之一,在獲取相關收益方面,主要通過多種途徑來進行獲取,但是由于在患者占用的影響下,很難順利實現相關利益。一般來說,在應收款項數額較大的情況下,會拉大其賬齡,從而上漲機會成本。而對于管理成本來說,主要是指醫院基于提高應收款項保值視角,通過開展患者信用調查和欠款開展催收,進而產生的一系列相關支出。通常,如果應收款項管理成本出現變化,很難波及到應收款項數額,其固定成本性質突出。對于壞賬損失成本來說,主要是指換對應欠款與付款期限不相符,而且收回難度性較大,所以極容易造成損失問題的產生。此外,如果應收款項數額較大,其賬齡也明顯增加,從而上漲壞賬損失成本[2]。
現階段,部分醫院管理人員對于醫療服務質量過于重視,高度關注醫院營收的提升,尚未對醫院的現金流管理保持高度重視,在醫院資金管理過程中,資金使用和支配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難以保證[3]。同時,一些醫院財務人員對于應收款項管理的重視程度也明顯不足,并沒有及時清理賬面往來賬款,應收款項潛在的管理成本和機會成本,也尚未得到有效權衡。此外,在人員輪班調換的影響下,應收賬齡越來越大,慢慢演變為呆賬和壞賬,從而使醫院出現經濟損失問題。
在醫療制度不斷改革發展過程中,再加上新型醫療保險制度的大力推廣,應收款項的數額愈發龐大,這在我國諸多醫院中比較常見。對醫保制度最新規定進行分析,城鎮職工和新農合病人,“先住院后付費”形式在就醫過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在出院結算過程中,患者僅僅需要對部分費用進行繳納,而醫保報銷的費用,則是后期醫療保險中心結算的任務,但是在這一過程中,時間跨度明顯,在潛移默化中記入醫院營收款項,由于我國醫療保險范圍越來越大,所以應收款項比例呈現出明顯的增加趨勢。
在醫院資金中,應收款項在醫院資產類項目中占據著重要位置,如果其占比較高,便會嚴重引發資金水分,從而造成醫院財務報表失真現象的發生,長時間下去,如果醫院為患者無償墊付醫藥費等,極容易造成醫院營收和收支結余的增加,然而在實際上,醫院賬戶的虧空現象難以避免。與此同時,一些醫院財務人員并沒有及時確認呆賬的應收款項[4],而且也沒有做到第一時間應對壞賬,所以應收款項的回收難度性越來越高,這不僅會導致賬面上醫療收入的增加,促使醫院營收出現夸大現象,而且醫院管理成本的縮減趨勢也會越來越明顯,加劇醫院資產虛增現象的出現,從而嚴重制約到醫院發展。
一般來說,在醫院工作考核制度中,過渡關注醫院收入和醫院人員工作質量效率,并將其納入績效權衡指標中去,而對于應收款項管理,并沒有在科室考核中體現出來。基于此,醫院各個科室的醫護人員對于應收款項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較低,一些醫護人員對于自身的收入情況過渡重視,一旦出現呆賬、壞賬現象,往往相互推卸其責任。
看病救人,乃是醫院的重要職責所在,在醫院發展過程中,對于人才、技術以及設備存在著高度的依賴性,所以對于醫院管理人員來說,應提高對臨床工作的重視程度,關注醫療質量和醫療技術等,在此基礎上,還要高度重視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加強專門人員的設置,為財務工作的風險控制提供有力扶持,深入分析醫院經濟運行狀況。同時,對于應收款項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也要加強應對措施的制定。其中,在分析醫院經濟運行狀況時[5],既要對醫院利潤保持時刻關注,也要提高對醫院現金流管理的高度重視,旨在促進醫院健康發展和進步。借助醫院管理人員的積極帶動,可以為提高財務人員的工作熱情創造有力條件,從而促進醫院財務工作的順利進行。
當前,由于應收賬款普遍存在,所以在醫院保全資產方面,加強應收賬款管理非常關鍵,要想防止應收賬款風險的出現,醫院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對于住院收費處,應注重住院押金管理的落實,對于收費處財務人員來說,應對患者住院押金繳納數目進行嚴格審核,防止出現欠費等不良現象,并將欠費病人名單列舉出來,通知各個科室負責人應及時催收欠費病人。其次,住院部醫生應與護士長保持密切的聯系和交流,如果患者住院治療時間較長,費用結算的間隔時間應為半年左右,及時通知家屬對繳費手續進行辦理。再次,如果患者遇到經濟困難,很難將醫療費用支付完全[6],醫院應在辦理特困證明方面給予一定的幫助,為患者享受到政府補貼創造有力條件,或者應加強網絡宣傳方式的應用,為貧困患者招募社會款,最大程度地預防醫院應收賬款風險的產生。最后,嚴格遵守醫囑,定期培訓醫生,培訓內容主要以一包政策為主,對于醫保病人,應結合政策規定,不斷提高醫囑的規范性,如果出現不良醫療行為,如超出劑量開藥等,應實施一定的經濟處罰,避免由于醫生操作不合理造成應收賬款無法順利收回。
首先,在應收款項管理,應加強動態化管理模式的應用,加強與患者之間的聯系和交流,對付款到期日進行告知,促進和加快付款進度。在這個過程中,應對存在的結算問題進行深入分析[7],對相互間存在的誤解和矛盾問題予以大力消除,切實維護好雙方的合法效益,確保應收款項回收水平的穩步提升,防止資金結算和回收風險的出現。
其次,應加強醫院營銷觀念的塑造,對應收款項在醫院資金中的占比進行有效控制。基于醫院視角,應注重醫療服務質量的提升,將市場競爭優勢發揮出來,而且也要確保資金結算手段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將應收款項占比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防止應收款項拖欠的時間過長現象。此外,醫務人員應樹立高度的風險責任意識,將收款責任落實下去,確保醫院資源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可靠性。
最后,應加大醫院內部財務管理工作力度,針對應收款項管理,應注重目標責任制的落實,對財經紀律和財務制度進行分析,進一步明確其權責范圍,確保良好的內部控制執行效果,在應收款項產生時,應注重展開動態化分析和追蹤,從而順利收回應收款項。
針對醫院應收款項,加強事后清繳非常重要,在患者辦理出院手續方面,患者和家屬應簽字確認所欠的醫療費用,在規定時間內對欠款進行歸還。基于此,醫院應加強醫院營收款項追繳部門的設置[8],并安排專門人員負責管理應收款項回收工作。同時,應嚴格考核各個科室患者應收款項的拖欠情況,在各個科室的考核工作中,應密切融合科室患者應收款項拖欠情況,從拖欠實際情況出發,加強獎懲機制的構建,做到獎罰分明,將各個科室在應收款項管理中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對于入院前、院中以及出院后的賬款,應加強事前防范、事中監控以及事后催收工作的實施。具體來說:
首先,在事前防范過程中,住院處收費人員應從收治的病人情況出發,確保住院押金納入的充足性,在緊急原因的影響下,如果病人沒有帶足押金,應進行事前告知,讓患者和家屬將住院押金進行及時交付。
其次,在事中控制過程中,通常來說,在患者在院期間,應加強多部門共同合作,實時性跟蹤和監督應收賬款規模。比如醫院財務科應加強專職會計人員的設置,及時催收和監督全院在院患者,對在院患者的繳費情況進行分析,注重請款通知單的打印,將其發放到各個臨床科室[9]。同時,對于臨床醫務人員來說,應與財務科保持密切配合,讓患者及時將住院費用交付完全。此外,醫院財務科應加強物價組的設置,對于出院患者的醫療收費情況,實施嚴格考核,防止引發錯收和漏收現象。
最后,在事后催收過程中,對于產生的應收賬,應采取有針對性的處理方式,對于當事人的責任,應實施嚴厲追加。同時,應不定期培訓催款人員,引導收欠款人員具備良好的追款能力。
在醫院資金方面,醫院營收款項占據著比重越來越大,極容易影響到醫院資金的正常運營與利用。因此,應加強醫院營收款項管理,不斷提高醫院內部控制水平,而且還可以防止醫院財務風險的出現,將醫院資金流轉水平提升上來,確保資金使用效益的穩步提升。為此相關人員應提高對醫院應收款項的高度重視,將醫院資金管理與應收款項管理相互結合起來,不斷提高醫院營收款項管理的有效性、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