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思瑩 沈陽工程學院
戰略管理會計的績效評價體系建設過程中,一方面是針對財務績效評價,另一方面為非財務績效評價,當前在所有企業的發展過程,都會產生這類信息。如果這兩個信息之間可以實現彼此之間的內部關聯,那么企業可以認為正處于高效協調的發展狀態,如果發現這兩類信息之間完全脫節,那么可以認為企業當前的發展很可能已經或正在步入了惡性循環。
財務績效評價過程要根據企業當前的資本構成以及企業在今后一段時間內的可獲得純利潤,綜合實現對各類信息的評價,實際上企業目前的發展階段,如果針對各類財務信息的處理和協調結果可以具有更好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時,那么就可以認為企業可以更好的預防和消除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各類風險,尤其對于上市企業,也可以更好地吸引投資者。戰略管理會計的工作目的是,依托于對現有財務數據和財務信息的了解,結合對企業內其他各類信息的識別,以了解在企業今后的發展過程中,是否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獲得足夠的利潤,以及各類生產資料采購和生產經營活動中,對于各類資金的構成形式分析,從而找到企業在財務管理體系建設中的問題并解決。
非財務績效評價主要工作對象是,針對所有管理工作人員、部門領導者以及一線工作人員的工作水平,并通過對這類信息的了解,全面綜合分析所有職工在素質方面的建設標準和要求。如果發現個人素養存在缺陷,則需要對當前存在的問題做出進一步修正,此外針對非財務績效的評價系統,也必須要能夠囊括在當前和今后發展過程中,其所能夠獲得的實際收益,可以說該方法是一種預測性的信息,當然該過程并不是直接分析所產生的財務資本,而是要分析市場占有率、產品升級效果等因素。
1.資本結構
企業的資本結構實際上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要全面了解企業內部所涉及的所有財務資源,本文將財務結構的主要研究對象分為資本負債率和各類財務信息的管理水平,對前項工作,戰略管理會計要詳細分析運行一段時間內所獲得的實際收益,以及企業該過程中產生的負債,同時要分析所有的負債信息,讓企業可以在得到各類信息之后,了解企業當前的資本結構是否具有科學性。針對負債信息的管理工作,則需要分析是否能夠針對所有的項目,建立專業的財務信息管理制度,如果發現在制度方面存在缺陷時則需要做出調整。目前的資本結構管理過程中,并未根據具體的財務信息資料以及財務信息處理方法,實現對所有信息和資源的協調,這就導致可能在分析結構方面存在過多的信息遺漏問題。
2.債務結構
債務結構是長期債務和短期債務比例,如果在企業發展過程,長期債務的占比較高,那么可以認為,無論是今后的發展過程還是日常管理工作過程,債務方面產生的附加性成本總量較少,同時針對財務系統的工作人員,本身所需要完成的工作難度也較小,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應用于企業資源的合理劃分過程。目前針對債務結構的管理工作,可以發現主要存在的問題為,戰略管理會計實際上對債務的結構和債務的評級工作存在嚴重的疏漏,該過程中并未根據產生的所有債務信息綜合協調各類數據,且各類數據的后續處理階段,未能根據相關的債務體系構成和債務體系的建設方法協調資源,導致取得的分析結果無法為企業的后續發展過程提供幫助。
3.財務效益
財務收益是戰略管理會計需要重點考慮的因素,了解企業在當前發展和運營中,分析所有的財務收益,并且和已經設定的財務收益期望值對比,當發現兩者之間具有良好的順應關系時,則可確定已經制定的管理標準和管理規范具有更高的可靠度。目前的工作中發現,戰略管理會計的工作只是對企業實際獲得收益的一種數值核算,而并非能夠在該過程中綜合協調其他的數據資源,這就導致從取得的結果上來看,戰略管理會計的工作實際上出現了過高的誤差。
1.人員素質
戰略管理會計的工作中,也必須要能夠了解所有人員素質方面對企業最終獲得信息方面所造成的影響,要求其必須針對所有的人員素質做出專業的考核。在目前的工作過程中,人員素質的考核主要由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完成,甚至所取得的所有資料完全不對戰略管理會計人員公開,這就會導致會計人員獲得的數據和具體的工作要求之間存在過大的偏差,自然難以綜合協調所有的信息從而為企業后續的發展出謀劃策。
2.市場占有率
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是戰略管理會計基于既成事實和管理工作,完成對未來的預測性工作,即針對現有的占有率,必須要能夠由相關的業務部門提供業務數據,根據該產品的本身優勢進行后續的分析[1]。目前的工作問題在于,一方面財務部門無法從業務部門內部獲得所有的市場占有率信息,甚至一些產品本身的市場占有率信息,即使業務部門也不一定能夠全面收集,自然導致無法為戰略管理會計提供信息。同時會計對產品生產過程、技術成本以及資源的加入量了解程度較淺,這也顯然難以讓戰略管理會計可以在后續的工作中,主動分析產品經過升級之后的市場占有率。
3.長期發展能力
長期發展能力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戰略管理會計對企業的長期管理能力,另一個是企業中其他領導者的長期管理能力,目前這兩個體系內都存在問題。對于前個問題,由于企業內部并不重視戰略管理會計的工作方案,導致對這類人員的工作不夠重視,并且福利待遇也無法得到升級,此時戰略管理會計出現了較高的離職率,對企業的原有業務體系形成了不利的影響。對于企業的其他領導者,當前主要的問題是,其并未經過專業化的考核,甚至在一些人員的長期工作中,發現這類人員對專業領域內的相關知識儲備也存在嚴重的缺陷,這顯然不利于該人員的后續質量提高。
1.資本結構評價
資本結構的評價過程中,要能夠全面了解企業在當前發展過程中,企業財務收益和負債結構,讓戰略管理會計可以更好了解企業在當前的發展和運行中,是否能夠通過全面分析企業的各類信息,詳細為企業的后續發展過程提供幫助。要求財務績效評價中,會計要能夠直接從財務管理部門中獲得當前所獲得的所有資源,而在后續的工作階段,要明確所有信息的后續協調量和協調方法,詳細分析在一定的銷售時間段之內所產生的各類資源,且信息需要被記錄到專業的賬目內。同時對于該過程中產生的所有財務信息以及其他的負債信息,也需要從系統內部直接分析,讓取得的所有專業性信息結果本身,可以更好地評價當前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產生的資產負債率。另一方面詳細的工作過程,要能夠借助信息化技術和云計算技術,對所有信息經過進一步的收集和整理,而在取得了財務信息,并經過協調和整理之后,可以把這類資源納入經過整合的管理框架內。
2.債務結構評價
在債務結構的構造過程中,企業中的戰略管理會計必須要能夠在當前債務體系的構造過程中問題,高過程要根據各類債務的本身來源和生成原因,實現對所有信息的評價,并且要根據不同時間段之內所產生的所有債務結構,對最終獲得的結果進行說明。對于前項工作,要求企業內部的管理者要能夠積極分析相關債務體系的構成因素,比如對于某債務關系,發現屬于長期債務,而對于短期債務的比重,已經大幅度超過了長期債務,此時戰略管理會計可以直接確定企業當前的債務結構是限制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要素,因此在相關意見的反饋和評價過程中,必須要能夠通過對這類信息的說明,讓企業可以在具體的發展過程中,更好的調節債務結構。在企業的發展方案和管理過程中,針對債務的產生要素也必須要能夠得到確定,比如發現當前的大量短期債務為職工薪酬發放過程中的貸款,同時也可以發現企業在日常的運營過程可以獲得足量的收益,只不過將所有的信息都應用于市場拓展和資源采購過程,且發現所有投入的市場拓展資金和材料的采購資金,并不能應用于企業短期內的收益大幅提高過程,因此提出的建議是,減緩市場拓展速度以及物料的采購速度,將更多的收益直接應用于職工的薪酬支付,以減少短期債務的持有量。
3.財務效益評價
財務效益的評價過程,要能夠研究在當前和今后的戰略管理系統中,企業實際獲得的財務收益總量,從而與已經設定的管理規范進行對比。比如在第一季度時,管理會計已經獲得了專業數據,而通過對該產品市場占有率以及該時間段內市場變化情況的分析,認為在第二季度,企業的資金收益總量相較于第一季度可以提高10%,那么之后分析如何才可以通過產品的質量升級以及產品本身銷售模式的重建,讓企業可以更好地達到工作效果,則給出了所有的管理方案之后,把相關信息提交給企業的管理層,其中管理層根據戰略管理會計所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協調并組織專業的工作。其中戰略管理會計所承擔的責任是,在各類生產經營活動中持續性跟蹤管理成效,以了解當前所有的工作任務是否按就按完成。
1.人員素質評價
在人員素質的評價過程,要求戰略管理會計必須要能夠具備更高的權限,直接從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中獲得所有的數據,同時在各類信息的取得之后,也要能夠參與到對考核題目的設計以及習題的發布過程[2]。另外對于財務管理會計本身的工作來說,必須要能夠了解所有工作部門內的相關職工從業素養、從業道德水準方面的要求,這也可以說,戰略管理會計要對業務部門以及其他部門的工作有基礎性的了解,該過程中可以采用的教育方法是,讓管理會計定期或不定期到業務部門參與實習,從而了解所有工作的落實情況和效果,同時對各類職工完成工作過程中所需要具備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思想有足夠的了解,當此時才可更好地參與到針對人員評價結果的分析過程。
2.市場占有率評價
市場占有率的分析過程中,要能夠根據業務部門所提供的各類信息直接獲得,同時針對這類信息的后續處理過程,要構造針對所有信息的處理原則、處理規模和處理內容,讓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信息可以得到全面公布,要求企業方必須要能夠從制度的建設層面,直接要求業務部門能夠為戰略管理會計的工作過程提供幫助,同時也要可以允許戰略管理會計人員,可以在日常的工作過程中自主收集當前產品占有率方面的各類數據,從而為日常的核算工作提供幫助。
3.基礎管理水平評價
基礎管理水平的提高過程中,管理會計要能夠從其他的各類部門內取得所有的基礎管理參數,分析在所有信息的使用過程以及所有生產資料采購過程中所消耗的成本,同時研究這類成本對整個企業發展和運行過程造成的影響。此外如果發現某管理的產生過程中,和已經設定的發展評價標準不符時,則需要分析當前問題的成因,并要求在后續的企業管理過程中,必須要能夠構造專業的管理工作。
4.長期發展能力評價
企業長期發展能力評價過程中,要能夠根據企業的發展方案以及所有人員的工作素養,結合對整個市場信息的收集和了解,明確企業當前發展路徑是否能夠讓相關產品獲得更高的市場占有率,如果發現不能達到這一目的時,則可以認為企業的發展可能會在今后的工作過程中受到一定的阻礙。此外也要對企業的創新性和各類體系升級的主觀能動性進行評價,該過程中企業的戰略管理會計主要是實現對企業管理層人員素質方面的了解和跟蹤,在得到了各類經過核算的數據之后,要綜合研究所有素養是否符合標準,如果發現某人員在企業的管理過程無法完成任務時,則需要按照提出建議和意見的方式,讓該人員提高個人素養。
綜上所述,機遇戰略管理會計下企業的績效評價過程,需要針對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得到結果,當前的問題是企業各部門間的對接效果較差,導致管理會計無法接觸所有的數據,且管理會計自身對各類信息的處理效果較差。今后針對這類問題的解決方法是,要求所有的部門必須要能夠與戰略管理會計進行對接,以提交所有的信息,從而構造今后的發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