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軍 國家稅務總局海陽市稅務局
1988年,國務院在全國稅務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以法治稅”的口號。隨著“依法治國”方略先后被第八屆全國人大和十五大認可和確定,依法治稅的理論探討進入了全新階段。
當前依法治稅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主觀問題,一類是客觀挑戰。主觀問題主要體現在基層稅務干部的法治思維不強、法治能力不夠,受有限人力資源的限制和工作實際需求的制約,少數部分的骨干力量多數分布在局機關業務科室中,導致處在執法最一線的基層分局骨干力量薄弱。而且,干部平均年齡偏大,一些老稅務受過去管理理念和習慣的影響,不能及時、迅速提高法治意識,也直接導致了法治能力和水平的欠缺。客觀挑戰主要體現在:稅收制度體系的不健全對基層依法治稅造成一定困擾;地方政府在政績觀主導下實施的稅收調度和考核帶來較大的執法壓力;在互聯網迅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公民維權意識不斷強化而部分納稅人稅法遵從度不高給依法治稅造成了執法環境和網絡輿情的壓力。
面對這些問題,我認為應當從四個維度抓好依法治稅工作。
依法治稅,“有法可依”是基礎。這里的法,不單單是指稅收法律法規,還包括基層稅務部門如何將法律法規運用到、落實到日常工作中的制度規范和方式方法。
1.積極探索,建立全環節崗責“體系樹”。根據新稅務成立后機構的設置情況,明確各部門職責和崗位配置,做到崗責規范。全面梳理涉稅各業務流程。將崗責體系、業務流程與法規庫有效融合,將業務流程各環節定責到崗,進而明責到人,解決應該“做什么”的問題。
2.深入調研,搭建互動式交流“信息橋”。選聘業務骨干擔任指導老師,采取“指導老師+青年干部”的模式組成調研課題組,圍繞依法治稅的主題,從基層在落實依法治稅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需要把握的重點等角度自選課題進行深入調研,切實從執法一線的視角去思考、去謀劃依法治稅工作。
1.堅持“嚴而細”的標準,依法行使稅收管理職權。牢固樹立稅是“管”出來的理念。堅持從嚴從細的原則抓牢征管基礎建設,不斷提升征管大數據的可靠性、有效性,為依法治稅打好基礎。堅持從嚴從細的原則抓牢征管檔案管理,做到文書制作規范、歸檔合法合規;對重點稅源企業,探索建立打破部門壁壘的一戶式征管檔案,通過規范化的檔案管理、績效化的檔案講評推動依法治稅。
2.堅持“放且管”的原則,依法履行稅收服務職能。堅持“放、簡、優”的原則不斷提升服務納稅人的水平。硬件方面,迅速開展辦稅服務廳的改造升級,爭取打造出一個適應新辦稅需求、充分體現“互聯網+稅務”特點的全功能型辦稅服務廳。軟件方面,嚴格落實辦稅服務規范,按照“審批前移”和“一次辦好”的要求推進辦稅流程的改造升級。
有了健全的稅收法律體系,明確了依法治稅的著力點,能否落實好、執行好,人是關鍵因素。這里的人,不僅僅包括推動依法治稅工作的主體——稅務人,也包括依法治稅的客體——納稅人。
1.全方位提升稅務人依法治稅的能力水平。通過營造“終生學習、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既運用好傳統的教育培訓模式,定期組織開展全員培訓,通過正面引導、違法違紀典型案例的反面警示不斷提升全體干部依法治稅的意識,鼓勵干部通過網絡開展自學,有針對性地補齊短板,促進依法治稅能力水平的全面提升。
2.多途徑提升納稅人依法納稅的遵從自覺。充分借助新媒體對稅法的傳播作用,讓稅法進機關、進企業、進校園、進社區;用好納稅人學堂,重點對新辦納稅人、納稅信用等級低的納稅人開展教育輔導,既講明依法納稅的義務要求,又講明違反稅收法律法規的處罰規定,不斷提升納稅人對稅法遵從的自覺度。
1.強化內部監控,全方位防風險。從防范稅收執法風險和納稅人遵從風險入手,進一步完善內控機制,以完善制度為基礎,以流程控制為主線,以信息化手段為依托,以監督檢查為保障,通過“制度+科技”對崗責流程進行全程監控,對重要風險節點進行跟蹤監控并制定防控措施,形成相互制約、相互協調、相互監督的工作機制,打造全方位、全覆蓋、無死角的內控監督體系。
2.健全外部監督,促“親清”樹形象。主動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業家等組成監督團隊,定期開展座談交流,聽取意見建議。暢通意見反饋渠道,將外部監督由被動變主動,建立“親清”關系,樹立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