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志勝 西山煤電集團
隨著經濟建設不斷發展,國內經濟環境已經發生非常大的改變。因此,財政稅收政策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其中是2008年企業所得稅法正式得到實施。經過不斷的努力,二者結合已經取得相應的成果。但是也意味著新舊之間存在必然的更替,所以在不斷發展過程中,需要做到實時性的會計處理。雖然在不斷的會計處理過程中,企業所得稅在逐漸的向完善性方面靠攏,但是其中有大量的問題,需要對其進行深入化的研究。
在新的企業所得稅法中,國家的企業繳稅方法是按照月算或者是季度預繳的方式,然后根據本年度實際收入計算實際應繳稅費,遵循多退少補的原則。企業根據此原則與實際經營狀況對利潤的工作進行核實,從而實現企業會計計算與稅法規定處于平衡狀態,從某種程度上而言,能夠起到明顯的緩沖的作用效果,進而保證企業所得稅征收工作可以得到很好的執行。
業務招待費、交通費等在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中,因應酬的需要應用于公關、業務洽談等有關費用,被稱之為業務招待費。我國稅法中對招待費有明文條例的規定:企業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業務招待費支出,需要按照發生額的60%進行相應的扣除,但是不可以超過本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o,對于企業業務招待費而言,稅務機關在管理方面所具有的難度系數非常的大,不僅在國內,在國際上也是難度系數非常大的問題。因此,我國在對業務招待費處理過程中,也采取了國際上的方式,實行對支出在稅前“折后扣除”的方式。雖然這樣的實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業務招待費的管理難度系數,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由于沒有做到對稅收政策的全面性掌握,所以非常容易導致企業在申報過程中,按照發生額的60%實行扣除后,而對不能超過本年銷售收入5%o的限額,采取忽視性的方式對待,從而導致納稅會計處理存在很大的偏頗性。
對業務招待費的核算實行完善,一直都是國內外財稅人員研究的重點問題,每一項有關政策的出現,都是有關工作人員的艱辛勞作得到的成果,所以企業必須要對每一項出現的新政策有全面性的了解并掌握,充分發揮新政策有關方面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這樣為以后新政策的完善做好充分的前提準備。因此,企業與稅務機關必須要做好攜手合作的工作。從稅務機關層面上而言,必須要讓企業對清晰了解稅前扣除的項目,然后對有關規定嚴格執行。使企業清楚的了解到企業日常經營業務招待費的發生隸屬正常現象,既然存在就一定有自身的必要性和合理性[3]。該項規定雖然沒有量化標準,但是一般商業常規可以將其作為參考,所以業務招待費在發生的過程中,必須要充分的證明,使其具有真實性。與此同時,企業需要實時的掌握最新出臺的各項新政策,從而有效避免因政策了解不夠全面,而出現納稅違規操作的行為。從企業層面上而言,企業本身必須要保證每一筆業務所發生的真實性和合理性,以及對國家最新政策有全面性了解。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對視同銷售有明文條例的規定[4]。該項規定對視同銷售有詳細的界定,并且能夠提供非常可靠的依據。在具體工作過程中,大部分企業實行客戶試用產品銷售服務,通常會將記錄為“營業費用”的借方;并將自制產品作為職工福利,或者作為贈品記錄到“管理費用”借方。從企業所得稅層面而言,需要對其進行必要的納稅會計處理,并且按照公允價值將其確認為視同銷售收入,同時將其確認為成本,然后把差額調增企業所得稅所得額。與此同時,全面做好企業所得稅與流轉稅,并將其作為視同銷售行為,最后確認到銷售收入上。
企業在租用職工個人車輛的過程中,必須要遵循有關方面的基本原則:首先,必須要簽訂相應的租賃合同,出租個人的車輛,必須要到稅務機關開具有關方面的租賃發票,并且還需要繳納營業稅后,租車單位一定要以稅務機關開具的租賃發票,將其列為支出費用。而對于折舊費用、車輛保險費用、維修費用扥,保險要由職工個人對其進程承擔,絕對不可以在企業所得稅前列支。因此,企業對于這方面有關問題,保險要進行清晰的核算,并根據實際情況實行納稅會計處理[5]。
第一,在對發票進行管理過程中,銀行收付憑證、交易合同、發票上收款人和付款人,以及在金額方面必須要保持一致。絕對不可以允許不合法、合規的票據出現。
第二,發票必須要具備真實性。在雙方交易過程中,必須要對供貨方和收貨方進行明確,保證成本發票具有真實性和正確性[6]。
通過以上所述,必須要對成本發票進行自我管理與監督,有效避免成本發票不合法的現象出現。
總體上而言,無論是對國家稅務機關,還是各類企業,都必須要做好納稅會計處理。因為新的企業所得稅法是企業所得稅法穩定發展的重要標志,并且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實際性意義。同時做好企業所得稅納稅會計處理,能夠為企業的發展做好全面性的保駕護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