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呂梁市分行
在金融資產不斷趨向證券化的過程中,對于資產的轉移判斷以及會計處理的相關問題,成為金融行業中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但是,金融資產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同時,在企業會計準則的嚴格要求下,導致金融行業中的會計人員的工作產生了困難,很多人員都出現在辦理資產轉移業務時,對于記賬的問題控制不好。因此,在本文中主要運用易懂的理論知識和語言,對資產轉移過程中該如何判斷進行分析,提出進行判斷的步驟流程和方法,另外,針對資產轉移的會計處理方法進行研究,將會計的實際操作作為輔助引導。
針對金融資產轉移的判斷依據,可以從四個步驟和流程著手,第一步,看金融資產的現金流在合同上有沒有終止。若出現合同終止的情況,就可以確定金融資產可以確定終止;若合同沒有出現終止的情況,就需要往后面走流程,第二步,看資產有沒有被轉移,若沒有被轉移,就可以進入到第三步,主要看風險和報酬有被轉移或者被保留下來,就可以確定資產可以終止;若出現的風險和報酬已經轉移了,可以確認資產終止;若出現風險和報酬被保留的情況,就可以繼續對資產進行確認;若風險和報酬沒有被轉移或者被保留,就進入到第四步,主要看資產的控制權是否有保留;若有保留控制權,就可以繼續處理資產;若沒有保留控制權,就終止資產。
金融會計中涉及的資產轉移判斷方法,可以歸納統稱為“三二一”,主要是由于資產轉移需要涉及資產的終止確認、繼續涉入以及繼續確認這三種處理方法,在終止確認時,有三種情況可以滿足,需要繼續確認時,有兩種情況可以允許,需要繼續涉入時,有一種情況可以做到。資產確認三種情況如下:其一,資產現金流合同的終止;其二,合同未終止,但資產被轉移,且風險和報酬也被轉移;其三,資產轉移的風險和報酬沒被轉移,但是已經失去了對資金的控制權利。進行繼續確認的兩種情況如下:其一,資產現金流合同未終止,且資產也沒有被轉移;其二,資產被轉移,但風險報酬都被保留下來。繼續涉入主要有一種情況,即為資金被轉移,或者保留的報酬風險都低于95%,且公司對資產有控制權利。
通過上述的內容,資產現金流在合同出現終止的時候,或者資產被轉移,報酬風險都被轉移以及企業對資金失去控制權時,需要對資產進行終止確認。在這些情況下,金融資產表現為終止確認,可以認定為資產減少,企業投資出現損益。所以,在設置資產中的損益時,需要將其他收益在公允價值上也轉成投資收益,由資產轉移而收到的對價,需要計算到資金類科目中。在一般的情況下,整體和部分轉移是終止確認的組成,部分轉移需要把繼續確認以及終止確認在金額上,按照其各自的公允價值實行分攤,整體轉移與部分轉移最大的不同在于金額上的差異。資產發生轉移時,其主體可以有金融類和非金融類企業,其二者的不同主要在于會計科目上的不同,并且,財務會計針對非金融類中的生產型的企業進行服務。
繼續確認的過程中,出現的資產被轉移情況,但風險報酬仍然保留了下來時,資產還是隸屬于企業資產,不是作為“出表”。所以,資產轉移屬于融資行為,在轉移的時候出現的對價可以將資產確認為負債,同時,對要被轉移的資產以及負債資產進行確認計量。
當出現資產繼續涉入的情況時,企業資產沒有出現轉移且沒有風險和報酬的保留,同時,其保留的風險和報酬在比例上沒有達到95%,但企業對資產控制權有所保留,這就需要進行繼續涉入,對相關的負債也進行確認。資產實行繼續涉入時,其會計處理過程主要是針對資產和負債金額實行確定,所以,在會計科目上需要設置繼續涉入資產和負債。對于企業來說,需要針對被轉移的金融資產進行擔保,并且,對資產的控制權進行保留,同時也有可能由于看漲和看跌期權對控制權進行保留。在金融會計行業中,期權為金融中的衍生工具,由于期權比較特殊復雜,會計人員想要更好的理解資產繼續涉入的原理,就需要以擔保方式為原則,按照涉入資產價值少計,涉入負債價值多計,所以,在進行涉入資產原則的過程中,其涉入金額需要根據賬面價值和擔保金額計入,涉入負債還要按照擔保合同和金額的公允價值進行計入。
經過上述內容分析,我們發現終止確認就表明企業的金融資產將從企業的財務報表當中移除,企業的金融資產變少且還要按照投資損益進行核算,其科目可以設置為“投資收益”。資產的繼續確認表明企業的金融資產還屬于企業,在針對資產進行轉移的過程中,也是一種融資行為,其收到的對價主要表現為資產處理,且還要確認負債。另外,資產的繼續涉入表明公司有擔保或者看漲看跌期權的持有,同時,還要保留資產的控制權利,這樣就會形成負債和資產。因此,通過對以上內容的總結,企業針對金融資產進行處理,需要從各個方面去考慮,以此來確保企業的資產轉移和會計處理有科學合理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