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向平 寧夏石嘴山市星瀚集團皓泰熱力公司惠農分公司
在我國城市化的進程不斷加快的大背景下,城市供熱已經由傳統的供熱方式逐漸轉變為集中供熱。目前,集中供熱方式已經普遍的應用到各個城市當中,城市集中供熱不僅僅可以有效地保證人民和城市日益增長的供熱需求,而且具有節約燃料、保護環境、成本較低等優良的特點。雖然城市集中供熱有著非常好的作用和影響,但是在城市集中供熱管理中仍然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只有及時的去解決和處理這些存在的問題,才能夠很好地使城市集中供熱發揮其自身價值。
①集中供熱,集中供熱采用熱水或蒸汽為熱媒介,通過熱源、熱管網、熱交換站等,向一定區域內的各個熱用戶提供熱能。集中供暖主要由熱源、熱網和熱用戶組成,相比分散的鍋爐房供暖而言,具有統一性和操控的便利性。熱源的定義比較廣泛,指能夠從中吸收熱量的物質、能源和各種裝置,熱網是由熱源向熱用戶進行供熱介質輸送的管線系統,使用供熱系統的供熱從事生產生活的用戶稱為熱用戶。②供熱調節的類型及特點,根據供熱調節方式的不同,可以將我國供熱系統的溫度調控形式分為集中調節,局部調節和個體調節3種。一是集中調節,只需在供熱源頭進行溫度控制,簡單易行,方便管理,是最主要的供熱調節方式,對于大規模用戶供暖的調節非常實用。二是局部調節,局部調節相對集中調節的便捷性而言,有了更多的靈活性,主要指對單獨的熱力站或用戶熱源的連接處進行溫度控制。這種調節操作相對簡單,又能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即便是單一供熱負荷的供熱系統,也需要對個別熱力站和熱用戶進行局部調節,因而具有必要性,也有著其獨特的應用優勢。三是個體調節,個體調節即用戶個體根據自身需求,對供暖設備如散熱器、暖風機和換熱器進行的自動溫度調節處理,以能滿足個體的不同需求為優勢。
對于一次網進行調節過程中,采用的方式為均勻性調節方式,對一次網中調節閥門的開度進行有效控制,確保不同熱力站中二次網供水溫度以及回水溫度能夠保持一致,同時確保某些熱力站無法正常運轉時,系統供熱量能夠再次的均勻分配。因為集中供熱系統通常存在長時滯以及大慣性的特征,在對調節閥門進行實際調控的過程中,開度調控的周期設定成25min,再依照不同建筑工程實際保溫狀況以及室內采用的供暖形式,合理的分配各個目標溫度權重,實現差異化供熱的目的。
隨著科技以及信息的快速發展,計算機和互聯網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在城市集中供熱管理當中也應該在有效管理的基礎上結合信息科技技術,從而提高供熱管理的工作效率。實行供熱系統的自動化管理,可以運用計算機和互聯網對于供熱的整個過程進行實時檢測,可以及時的發現運行當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存在的安全隱患,極大地提高了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實現城市供熱系統自動化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節省人力即人工進行檢測和監督,而且保證了各種數據的有效性,同時對于整個供熱系統的監控和監測不受空間的限制,在任何一個聯網的終端都可以進行實時的監測。在減少人力資源使用的同時,也使整個集中供熱管理工作的效率更高,為居民所提供暖氣的質量也更高。所以說實行城市供熱系統自動化管理是非常有意義的。
量調節需要根據采暖期對室外溫度的高低進行判斷,從而分成初寒期,嚴寒期、末寒期3個供熱區間,工作原理是當室外溫度升高,循環水量下降,水泵的傳輸能耗相應的降低,可以實現節能目的。為了實現在每個時期供暖的熱水流量保持較高水平,需要使用大流量的循環泵,在室外溫度高的初冬和晚冬2個區間,使用較小的循環泵保持較小的流量。量調節具有節約水泵電耗的優點,當流量較小時,可通過在間接連接中使用,實現揚長避短。量調節存在的缺點是室外溫度的升高,同時會造成網路水流量大量減少,對供暖系統的調節造成干擾,出現嚴重的垂直失調,垂直失調很難管理和控制,因此,水利工況穩定性差。總體而言,流量不斷改變,實現起來具有實際困難。在每一個階段網絡中采用一種流量,并恒定保持,同時根據室外溫度的變化,調整網路供水溫度,實現溫度調控,稱為一種分階段變流量的質調節。
一種理想情況是用戶安裝智能的雙通閥、調節散熱器,既能最大程度的節約能源,還可以幫助用戶實現便捷的自行調節。此外,如果沒有安裝這種散熱器,也可以通過隔開熱網和室內系統,室內系統使用恒流量運行,熱網系統使用變流量運行來實現。用戶入口裝置也需要采取措施,使用一定的調節方案,以構成獨立的調節單元,從而獲得更好的節能效果。
城市集中供熱系統的監測控制技術朝著自動化方向發展是供熱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自動化供熱系統的改造升級是確保實現對城市集中供熱網可視化、遠程控制管理的重要舉措。當前,供熱系統正逐漸朝著“智慧供熱”的方向發展,這些供熱系統的大量數據可以得到有效挖掘,對系統運行中的各種需求做出智能響應,為供熱企業提供高效的管理手段,通過提高系統整體的運行效率,在保證熱用戶舒適的前提下,通過實現最佳容量、最佳狀態、最佳運行來降低供熱系統的運行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