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默潔 寧夏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我國人們對于居住環境和工作環境的要求與日俱增。伴隨著生態理念逐漸在人們的觀念中扎根,現代社會不僅重視經濟的發展,還關注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在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應用生態理念不僅能夠改變景觀形象,不再讓園林景觀設計停留在狹小的天地中,而是站在生態的角度選擇園林植物,充分循環利用各種物質能源,將濃厚的生態理念完全融入園林景觀設計中。
基于生態學的園林設計與規劃需要從總的規劃邏輯出發,然后將各個設計點之間串聯起來,形成總的園林規劃。生態學的園林規劃需要結合當地的環境特色、地理條件,做到因地制宜的原則,可以利用原來的地理條件進行合理的布置。還需要考慮當地的氣候因素,因為這些可以決定園林規劃所需的綠化植被,綠化植被是生態學規劃的重要一環,在園林中,植被占據重大的比例,因此選擇適宜的綠化植被有利于園林的規劃與設計。
景觀設計是當前城市建設中最主要的構成部分,為了確保其存在作用得以發揮出來,也應從生態準則的運用層面入手,尋求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實踐的有效方法。比如,某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為適應當前城市建設基本需求,園林設計部分的生態化建設準則可概括為。1.可持續性原則。景觀設計與開發活動具體實踐期間,應從園林景觀是否能夠長期開發和運用的視角出發,綜合進行園林景觀方面的把握。科學地進行相關因素的規劃和分布,這樣方可實現資源綜合管理和最優化安排的實踐效果。2.經濟性原則。景觀設計的目的,是為了對城市環境進行美化處理,但這并不代表其工作的實施,可以毫無計劃地進行資本投入。相反,它要求設計人員應在保障園林設計質量的前提下,盡量壓縮園林打造費用,以實現減少資金浪費,創建協調美麗的景觀園林環境的效果。3.服務性原則。園林設計欣賞和服務的主體是人,因而無論是前期平面設計,還是后續施工中環節,進行設計效果把握和分析時,都應該從人的視覺適應性和欣賞性入手,進而保障風景園林設計的生態化和服務化特征。
在現代性城市園林景觀規劃設計中,要加強景觀的互動性,并以此為基礎,設計形式多樣的園林景觀,為城市居民提供豐富多彩的休閑和娛樂空間。傳統的城市園林景觀設計,景觀設計師更強調景觀的觀賞性,忽略了居民的心理訴求。因此,設計師可以在園林中設置趣味游戲區、互動區等不同的區域,改變單一的以綠植為主體的設計風格,使娛樂性和功能性相結合,為人們的休閑娛樂提供更多的選擇,例如水景噴泉就是非常常見的一種園林景觀互動方法。
在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植物的選擇至關重要,合理的植物搭配能夠提升園林景觀的視覺效果。但很多園林景觀設計片面追求美觀性,往往選擇一些不太適合本地生長的樹種,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嚴重違背了當下的生態理念。因此,站在生態理念角度,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保障樹木能夠處在其適宜生長的環境中,保障樹木成活率,實現樹木的實用性、觀賞性雙重效果。若兩者發生嚴重沖突,應結合當地的氣候、環境特征,堅持養護及植物選育并重的設計理念。另外,植物配置應重視經濟效益、生態效益,促使園林景觀設計能夠以最低的成本取得最好的設計效果。江浙滬地區適合選擇池杉、水杉、柳樹等耐水濕的樹木。
風景園林中植物材料的選擇決定了風景園林的生態作用,而風景園林的土壤設計決定了園林內植物的生存,環環相扣。在現代風景園林的設計中,對土壤的設計也十分常見且重要。考慮到生態學理念,風景園林對土壤的要求主要包括2個方面:土壤的保水性和肥力。在風景園林的設計初期,分析選址地的土壤,并結合園林植被對土壤的要求人工改變土壤成分。如受工業污染嚴重的地區,給予一些適當的化學成分中和土壤,或針對土壤污染物,選擇種植可以降解土壤污染物的植物材料。蚯蚓和微生物是增加土壤松軟程度和肥力的重要力量,通過這種方式改變土壤的成分,實質上是利用了生物多樣性的原理,同時也驗證了生物多樣性對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設計園林景觀的初衷,是為了能夠創造出更加優美的環境,同時促進生態的持續發展。因此,園林設計應重視生態環保技術、環保材料的應用,并貫穿于每一個環節中。例如,人造石、開采礦產時產生的大量廢棄石料,其自身的生產就是一種廢物的再利用,并且這種人造石材料生產過程中并不需要進行高溫聚合,因此不會消耗燃料,同樣也不會產生廢氣。若使用過多的石材,則會拉低園林景觀檔次;若過多使用傳統石料,也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設計者可以更多采用綠植景觀,并結合生態材料作為硬質景觀,提升園林景觀檔次。例如,“霧森系統”屬于生態化園林系統,不僅能夠提升園林的美觀性,還能起到滯塵、增濕、降溫及增加負氧離子的功能。因此,園林設計不能局限于施工或設計方面,還需要積極利用生態技術及材料,提升園林景觀的生態科技性。
綜上所述,現代風景園林作為城市綠化的使者,對城市的水土保養、生態的協調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現代風景園林設計逐漸生態化已是大勢所趨。目前我國園林建設在生態上的建設效果喜人,未來需要不驕不躁,繼續潛心研究生態理念與園林建設的實際應用,改善人們的生活品質,進一步提高園林在生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