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貴秋 貴州黔元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社會審計是十分重要的經濟監察活動,監督作用較大,能夠有效促進社會資源優化配置,保障社會資源能夠有序運行。在大數據時代,大數據技術對于社會經濟的影響較大,社會審計中的風險因素也比較多,為了充分發揮社會審計作用,亟須對大數據時代社會審計中的風險防范策略進行深入研究。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大數據社會審計應運而生,在審計過程中,需采用計算機終端對審計所需資料進行廣泛采集、處理和分析,進而完成審計目標。在大數據社會審計中,主要包括電子數據審計和計算機系統審計兩方面內容,而大數據時代社會審計工作特征如下:(1)在大數據社會審計中,數據資源的類型比較多,并且數據量龐大。(2)在大數據社會審計中,需對所采集的大量數據進行分類處理和分析,由于數據復雜,因此數據處理難度比較大,技術要求較高。(3)與傳統的社會審計方式相比,大數據社會審計能夠轉變傳統的審計組織形式,在總體分析中及時發現問題,并分散核實,同時進行系統性研究,提升社會審計效果。
在社會審計中,審計成果比較明顯,但是社會審計數據龐大,并且在海量數據中含有很多隱蔽、深層次問題,如果采用傳統的審計方式,一般很難發現。社會審計人員需對海量數據進行收集、處理和分析,及時發現違規問題,對此,可采用大數據技術,對大量數據進行篩選和核對分析,保證社會審計多方位。
審計機關需積極推進大數據社會審計,拓展社會審計范圍,同時創新設計方式,對于財政資金審計,應逐漸拓展至政策執行、決策制定等,進而實現社會審計立體化,擴大社會審計覆蓋范圍。
在社會審計中,通過合理應用大數據技術,能夠促進社會審計水平的提升。根據政府要求,審計機關需提供政府決策服務,在社會審計中,應逐漸從事后審計轉變為跟蹤審計。對此,審計機關應高度重視大數據技術,通過合理應用大數據技術,對政府各部門問題進行排查分析,并進行全面披露,提出改進對策,促進社會審計水平的提升。
在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中,首先需進行數據采集,審計單位以及計算機技術人員需負責數據采集,在數據采集完成后,將數據轉交給審計人員,在各類主觀因素以及客觀因素的影響下,可能會對社會審計質量造成不良影響。比如,部分審計單位可能更改數數據、刪除部分數據或者增加偽數據,影響數據可靠性。另外,在數據錄入過程中也容易出現偏差,如果關鍵數據出現偏差或者遺漏,則會影響社會審計數據質量。除此以外,社會審計數據分析環境可能與被審計單位的數據環境有一定區別,導致數據還原錯誤,在數據轉換后易出現亂碼、精度降低等問題。
現如今,審計機關積極推進審計業務朝向標準化以及規范化方向發展,在數據采集中,通過利用表轉化表結構,能夠有效保證數據采集規范性。如果被審計單位數據不符合審計數據規范要求,或者沒有詳細了解審計數據規范,則無法采集到關鍵審計數據以及能夠反映出審計單位特點的數據,進而影響社會審計質量。
在大數據社會審計中,在數據存儲方面也存在風險因素,很難保證數據安全性。審計數據存儲機構的主要作用是為審計機關、審計人員提供數據服務,在數據安全控制方面,需科學設定數據管理權限。在數據安全管理方面,可能會造成數據使用率降低。
大數據社會審計的技術要求比較高,在數據分析過程中,要求審計人員具備專業技術。但是部分審計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比較低,無法對審計數據進行深入分析,導致分析所得結果不符合實際情況。另外,有些社會審計工作人員沒有熟練掌握大數據技術,在數據分析過程中,不能及時發現可能會影響審計結果的系統性錯誤,導致社會審計質量無法保證。
在社會審計底稿的編制過程中,應體現出分析過程以及分析結果。在大數據分析過程中,可利用可視化技術,包括地理信息系統、圖數據庫系統等,在數據分析中,如果采用通俗語言,很難對數據進行詳細描述。另外,在結構化數據分析過程中,需利用計算機腳本和預言等,如果社會審計人員沒有經過專業的計算機培訓,則會造成審計數據描述、解釋不完全的問題。在審計底稿編制過程中,如果沒有充分體現出數據分析過程,則不能確定審計結果的準確性,容易導致審計質量風險。
在社會審計過程中,被審企業可根據審計人員所提出的要求,為審計人員提供已處理完成的標準表,因此,審計所需數據可能已經修改。對此,在審計數據收集過程中,審計人員應收集原始數據,保證數據可靠性和全面性。另外,審計人員在對所采集的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時,如果發現數據錯誤率比較高,則說明系統安全漏洞較大,對此,社會審計人員應深入發現問題。在數據采集完成后,對數據真實性和可靠性進行深入分析,保證數據準確性,避免出現嚴重偏差,合理規避社會審計風險。
在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社會審計時,為了保證數據安全性,應采取以下控制策略:(1)制定完善的規章制度,明確數據安全管控機制,為大數據社會審計提供可靠依據。(2)防范網絡攻擊影響。在大數據社會審計中,在大數據技術的實際應用中,應配備安全防控軟件,并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加強維護管理,避免在社會審計過程中受到網絡病毒、黑客攻擊。(3)限制用戶數據訪問。對于權限人員加強監控管理,對于訪問數據做好詳細記錄。為了保證數據安全,政府有關部門應加強安全宣傳教育,提高公眾安全防范意識。另外,還可設置申訴通道、舉報通道,保證數據安全。
在社會審計中,由于數據量龐大,因此,在數據分析中也存在很多風險因素,并且管理難度較大。通過將大數據技術應用于社會審計中,在審計人員日常工作中,自由空間比較大,對于海量數據,必須采取有效的數據采集和分析處理技術,提高數據分析效率。為了合理規避數據分析過程中的風險因素,要求社會審計工作人員掌握專業的業務技術以及判斷分析能力,降低大數據高噪音、低密度特征,根據社會審計工作經驗,對分析模型進行評估分析,提高數據分析水平,保證數據分析安全性。
在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社會審計時,為了保證底稿編制質量,應制定大數據社會審計工作底稿編制工作規范。審計人員、大數據分析人員應加強協調配合,根據大數據分析的主要類型,比如關系型數據庫數據分析、地理信息系統比對分析等,均需制定審計工作底稿編制規范,并明確標注底稿編制過程中所需各類要素,據此編制社會審計工作底稿,合理規避社會審計風險。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對大數據時代社會審計中的風險因素以及防控策略進行了詳細探究。在大數據時代,通過將大數據技術應用于社會審計中,能夠有效提升社會審計工作水平。由于大數據環境特殊,因此社會審計中的風險因素也比較多,對此,應注意加強數據采集與處理管理,加大數據安全控制力度,防控數據分析風險,制定審計工作底稿編制規范,合理規避大數據社會審計中的風險因素,保證社會審計工作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