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旭 燕山大學
重工業企業尚未將自身作為科技創新的主體,相關政府部門無法提供科技創新環境與資金,企業缺乏與高校的科技創新合作,無法保證科技創新的效果。企業不重視自身生產技術的改進,造成缺乏市場競爭力,阻礙了區域地區經濟的發展。
京津冀地區的科研創新成果多集中在自然科學方面,缺乏對環境建設等方面的融合。造成部分地區經濟發展陷入困境,沒有深入挖掘地區科技創新的特點,加快科技創新能力產出的充分利用。
京津冀地區各地科技創新能力參差不齊,造成了一些高技術產業區和科技創新示范基地的科技創新能力發達,而其他地區科技創新能力相對薄弱現象,這種巨大的差異性很容易造成科技創新資源配置的不均衡。對于這種科技創新能力兩極分化的問題,需要各地政府部門相互配合緊密合作,制定符合科技創新能力及成果的共享政策條約,搭建科技創新協作平臺,對科技創新能力薄弱的地區采取重點扶持、政策支持、增加企業單位各種各類科技創新活動支持等方式,促進地區科技創新能力和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和質量的提升。
綜上所述,京津冀地區的科技創新能力對區域經濟發展起到了一定的助力作用,但各地由于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的瓶頸、政府對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的重視程度以及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使得創新能力和經濟發展存在一系列矛盾,只有著力于區域科技創新發展與經濟發展建設機制的不斷完善,才能有效的最大化發揮科技創新的作用,更好地落實區域經濟發展與科技創新相結合的先進理念。
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提高與資金投入息息相關。企業加大對科技創新資金的投入,生產成本就會相應的提高。根據科技創新理論可知,科技創新資金投入與產出比一定會成正比,為了規避風險,大多數企業減少對科技創新資金的投入。從長遠角度來看,科技創新資金投入是能夠應用于生產過程中的,會對區域經濟和產業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從而促進區域經濟有效的發展。所以,需要地方政府為企業創造科技創新投入的條件,支持企業提高科技創新和產品研發能力,目前京津冀地區大部分企業忽視了科技創新的作用,所以培養企業科技創新和使其轉化為生產力的能力,是提高區域經濟發展質量的重中之重。
科技創新的開發過程不僅包括資金的投入,還包括創新的成果是否可以在經濟市場中成功轉化,所以重視科技產出的重要價值,提高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到市場的水平至關重要。科技創新研究應更多結合市場需求,使創新成果更好的為企業創造實際價值。對于河北省和天津受到經濟和大環境等因素的影響,科技創新能力的發展十分緩慢,規模小,水平較低。應該在學習北京等發達地區經驗的基礎上,努力建設科技創新能力發展機制,最終能夠提升地區的科技創新資源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
京津冀區域要因地制宜,合理的利用區域優勢促進科技創新能力的提高,三地的創新能力的發展路徑有所不同。北京市的科研單位和高等院校數量較多,人才資源充足,科技創新成果能夠有效的轉化,需要提高核心研究領域的科技資源的配置,可以加強與國際知名學府進行科技合作,尋找機會與國際知名研究機構進行深入的科研創新合作,鼓勵走出去、引進來。
科技創新是一種可持續的促進經濟快速發展的動力,經濟增長的源頭。但由于科技創新投入較高,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產品的時間周期較長,科技成果轉換緩慢等原因,導致科技創新的投入風險極高,所以科技創新主體比較傾向于資本等方式的投資。京津冀地區應該利用區域優勢大力引進國內外優秀人才,加大力度支持科研機構和企業的科技創新投入,提高科研經費和科技人員投入,加大科技創新向科技成果轉化力度。河北與京津科技創新能力差距較大,資本投入占比較大,河北已經逐步調整經濟產業結構,加強科技產業領域發展,河北需要借助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機遇,利用科技創新的契機,提高工業生產技術,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降低經濟發展所需能耗。利用空間優勢和產業基礎,吸引京津科技創新成果在河北的應用,促進產業結構全面合理化。
京津冀地區存在科技創新成果與區域經濟發展質量不匹配的情況,科技創新能力與區域經濟發展質量息息相關,我們要通過對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逐步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讓科技的力量更好地服務社會,造福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