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榮榮 江蘇省信用融資擔保有限責任公司
小微企業數量十分龐大,對于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小微企業往往有著較大的融資需求,這主要是因為內源融資不足,而在債務融資時又具有較高的成本,加上受到金融體制的約束,使得融資難度較大。因此,國家為解決這些問題,要求國資商業銀行來幫助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的問題,但是得到的實際成效的拉郎配的錯誤配區,使得其成效較差,而民間融資門檻高,所以需要基于金融錯配的視角來研究,幫助小微企業走出融資難的誤區。
國資商業銀行在融資政策上,主要是為國家經濟發展提供長期服務,所以在融資機制上,主要與國企相適應,但是小微企業是改革開放背景下成長起來的新企業群體,國資商業銀行的融資體制難以與小微企業融資需求有效對接。
第一,在發展戰略目標方面不對稱,國資商業銀行按照國家經濟政策,在融資時,更加傾向于國企和大中型企業,而與小微企業融資需求往往不匹配。
第二,在融資傾向方面不對稱,國資商業銀行的主要支持對象主要是國企和重大項目,即便債臺高筑和產能過剩,以及資金運轉低效等問題的存在,往往會追加貸款,但是對小微企業則由于缺乏擔保而不對接其需求,政府要求為小微企業的融資,更多的只是拉郎配,使得小微企業難以破解融資困境。
國資商業銀行在融資評價和監管時的機制較為嚴格,主要是傾向于安全性較好的國有資產和風險較低的融資項目,為了達到降低風險,實現零風險的目的,使得銀行對融資方財務信息的審核十分嚴格,不僅需要抵押物,而且還要有擔保方,但是小微企業難以達標,小微企業以家庭式、作坊式的經營管理模式,導致經營信息不全、不透明和會計資料不完善等問題,無法給銀行提供財務信息。加上小微企業的經營規模較小,在廠房和土地等方面的可抵押資產較為缺乏,銀行也不會超過現有體制給小微企業貸款,雖然有擔保的方式增加小微企業信用,但是相位企業之間相互擔保,使得小微企業經營風險的殃及范圍更大,使得引發較大的互保鏈風險。銀行在給小微企業貸款之前,往往需要評估風險,但是小微企業的風險抵御能力較差,破產的風險較大,所以不會輕易放貸,即便政府下令為小微企業提供貸款指標,但更多的只是一廂情愿。
由于銀行的融資時間長,手續繁多,而小微企業在融資需求方面較快,小微企業的貸款去求是周期短、需求急、額度小,所以二者之間的需求不匹配[1]。
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就在于政策障礙。所以要破解管制壁壘,應結合小微企業與民間資本之間所具有的內生關系,引導更多的民間資本促進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的破解,而政府需要注重以下工作的開展:
第一,在民間資本入市方面,需要降低其準入門檻的等級,尤其是進入小微企業的金融市場。而目前銀保監會對民間資本入市的限制較大,所以需要放寬條件,并降低政策門檻,鼓勵和發展民營銀行,成為合法的金融機構,從而給小微企業提供專業金融支持。
第二,在小額貸款公司方面加強監管,尤其是只貸不存的制度,使得小貸公司發展受到政策的制約較大,因此需要在確保風險控制的前提下開展小貸公司的存款業務,從而給小微企業和個人提供存貸服務。
第三,通過立法的形式對民間借貸的行為屬性進行確定,將其作為經營性行業管理之中,以促進民間借貸變得更加規范,并朝著市場化的方向發展[2]。
為確保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從根本上得到解決,應構建與小微企業發展相符的金融機構,可以建立專注于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商業銀行、社區銀行。比如,民生銀行的商貸通,就是給小微企業提供的綜合金融服務。因此,既要為小微企業提供及時的貸款服務,又要滿足其貸款需求,并且結合小微企業的實際,對工作流程不斷完善,尤其是審批流程不斷完善,鼓勵和引導更多的民間金融機構開展的業務向小微企業傾斜。
第一,采用股權、債權和擔保聯合的方式進行聯動融資,即銀行和創投與信保等諸多金融機構聯合,采取以投引貸和以保促貸的模式,給科技性、成長性的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支持,使得風險和收益得到有效平衡,通過企業生產化發展、高成長資產得到的投資性收益、政府的信保基金來補償銀行的債務性融資風險。
第二,采取股權眾籌與創業投資以及新三版的模式進行股權融資。具體就是小微企業在最初起步時,采取眾籌的方式來獲得資本,從而將技術項目啟動,并從政府申請相關種子基金,達到初期融資的目的,為商業化潛力較強的技術項目提供金融扶持。而當項目發展之后,主要是通過創投機構來提供第二階段所需的融資,使得項目朝著商業化的方向發展。而最后就是采取私募投資的方式,使得商業化項目變得更加成熟,此時就可以采取出讓股權的方式,為企業的成長在資金上提供支持[3]。
綜上所述,為實現小微企業可持續發展,推動國民經濟發展,需要探索與小微企業實踐相符的股權融資渠道,在小微企業的股權融資模式上不斷創新,這樣才能使得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困境得到有效破解。這就需要切實強化以上工作的開展,尤其是需要基于金融錯配的視角分析其融資困難,提出困境破解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