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飛 中共霍山縣委黨校
近些年來,隨著新課程標準的不斷改革,教育體制和教學理念也在不斷地改進和完善,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傳統的教學思想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1]。對于農村教育來說,鄉村教師要充分認識到信息化帶來的新機遇,可以讓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以此開展更為有效地教學創新來減少城鄉教育差距。2018 年4 月,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2.0 行動計劃》,拉開了教育信息化的新時代,開啟了教育信息化的新征程。在“停課不停學”期間,更展現出政策制定的高瞻遠矚,行動的超前性,更具有實際意義。
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師生們在家進行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網課學習,鄉村教育信息化也由天方夜譚到具體運用,雖然出現各種問題,但可以明確看到這些問題帶來的更多是機遇。
通過“停課不停學”期間網課的實施,讓學校領導看到教育信息化時代已經來到,而不是以前還可以等等、持觀望態度停滯不前的項目。因此“教育信息化2.0”工程落實的幾個關鍵因素獲得強化。(1)領導支持,經費問題更容易解決,落實也更有推進力和執行力。(2)關鍵能力得到重視。校長領導信息化駕馭能力、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學校信息化團隊培訓能力,經過實戰獲得充分展示,薄弱點也獲得充分暴露,這樣信息化落實的關鍵力更容易得到加強和提升。(3)網課期間硬件薄弱的問題得到充分暴露。鄉村學校除了配備基本的辦公電腦,其他信息化硬件都沒有配齊甚至有的學校根本沒有配備。(4)“教育信息化2.0”工程整校推進阻力減少。教師看到趨勢,不再認為鄉村學校信息化只是懸在空中沒有實際使用條件和機會的狀態,使“教育信息化2.0”在鄉村學校的推進方式可能以前的由自上而下變成上下共同推進。這樣的實施過程會讓阻力減小,動力增大,提高效率從而帶來更加值得期待的結果。學生家長也通過此次線上學習的實施,也能認識到今后的信息化教學中必要性,也能夠更加配合學校的工作。(5)多學科融合加速。根據網絡教學特征,不能再按照以前明確的細分學科教學,而應該以能力培育為出發點,進行多學科融合教學,來避免知識因學科割據導致有效教學難以落實。這時體現出鄉村教育的優勢,一師多能多學科教學。
鄉村學校的素質教育,受限于現實條件,難以緊隨社會發展持續開展活動,通過教育信息化就有了突破口。鄉村學校師生比例高,相對城市學校,鄉村教師有更多關注單一學生的時間。教師可以準備更加個性化的教學,知識的補充,甚至課外擴展延伸。雖然農村學校辦學規模日益縮小,但經過近幾年來各級教育部門的大力投入,我國農村學校的辦學條件整體上得到極大改善,農村教育事業迎來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局面[2],為教育、教學改革創造條件。
目前,網絡教學內容的表現方式比較單一。教學方式的主要有三種形式:課堂授課型、自主學習型和協作探究型。這次疫情的在線學習主要是第一種,就是把教師課堂的課件直接展現到網上。自主學習型,學生完全自學。這種形式不適合中低年級學生大范圍知識點的學習,因為良好的習慣沒有養成,學生的自覺性不強。這種形式只適合補充教學,為單一問題解決而展開的網絡學習。協作探究型,是教育信息化開展的目標,也是真正落實素質教育。這種教學形式教師只是協助,學習的主體在學生,學生的自學能力獲得充分培養,同時也培養了終身學習的習慣。所以,“教育信息化2.0”使網絡教學逐步成為常態化,也給鄉村教學方式創造了改變的機遇。
教育均衡化是社會公平發展的要求,但現實是鄉村學校弱于城市學校。無論師資還是硬件條件。信息化的發展,讓均衡化落地帶來了契機。雖然各地鄉村學校實施了班班通,在線課堂等形式,但實際效果低于預期。“教育信息2.0”的推進讓鄉村教育獲得更多的期待。鄉村學校數字化資源建設是農村信息化的關鍵,但是從當前現狀來看,有效的數字資源嚴重缺乏,限制了鄉村教育信息化能力的運用,其最為主要的原因是資金保障能力不足,同時大部分教師信息化水平不高,所以以學?;蛘呓處煪毩⒆灾鹘ㄔO的可行性低。以前的教育平臺,資源比較混亂,獲取優質資源耗費精力大,可能性低,因為教育資源是以教師互助式提供的,沒有資源認證和選拔的過程。安徽省在“教育信息化2.0”推進下,依托“三通兩平臺”準備通過政府購買的形式,實時補充優質的教學資源,使教師能夠更容易獲取最新的優質教學資源。鄉村教師就可以把平臺的優質資源與當地資源進行整合、優化、改造,使之成為適合當地學生的學習資源,這樣既可以減輕教師的壓力,又可以實現教育資源的均衡化,縮短城鄉差異,進而提升鄉村教育質量,推進教育信息化。
鄉村學校教師繼續教育中的校本培訓,更多落實在教學上,課堂上,教師更多的是被動參與。成人的學習在于目的驅動,通過“停課不停學”過程,教師都能認識到在自己在教育信息化中的不足,帶著問題學習,抱著解決問題目的出發,從任務到需求,學習動力增加,學習效果更加值得期待。學校也可以制定更加貼合實際運用的學習內容和形式。在信息技術能力培訓中,可以將最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在悄然無息中傳遞給一線教師,使他們逐步的改變,同時也可以結合鄉村學校的教學課程,讓信息化與學科課程整合。
總之,實現鄉村教育信息化是實現我國教育公平必然之路,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的方式之一。為此,盡快落實“教育信息化2.0”工程實現鄉村教育信息化,以書寫人民滿意教育的優秀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