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自強 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南安市供電公司
電力配網搶修指揮主要以“兩化融合理念”為基礎,通過使用互聯網,能夠令其具備營配調試系統集成等手段,促使配網信息流、業務流、服務流等得到有效整合,同時,通過使用全過程管理平臺打造全新配網搶修指揮工作體系,從而促使配網營配調試資源與強求智慧體系高度整合與故障自動研判這一功能得以切實實現,并使工單流轉系統信息集成困難、故障研判效率低下、搶修指揮與調控運行協同效率較低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最終通過對配網搶修指揮優化,促進工單流轉、研判的核心業務流程朝向固定化與標準化方向發展。
國家電網所制定《國家電網公司配網搶修指揮管理辦法》一文于2014年10月起正式開始實施,其中,針對配網搶修指揮工作當中,各部門所肩負職責與工作流程進行明確闡述,而在互聯網+模式下的電力配網搶修指揮體系則應以《國家電網公司配網搶修指揮管理辦法》為基礎,在工單流轉方面協同運檢進行搶修接單站點布置與PMS配搶模塊線上工作,從而轉變傳統低效率搶修業務模式,令搶修指揮工作壓力得到緩解,并為開展研判業務打下良好基礎。但是,在實際當中,電力配網搶修指揮體系現有流程與信息集成方面皆存有一定問題,導致研判效率低下。首先,由于與調控運行無法保持相同效率,導致相關工作人員對于配電網實際運行狀況無法形成更加及時、直觀了解,并致使所獲得信息時效性與完整性皆無法得到充分滿足。其次,系統存有孤島效應,導致集成建設難度加大,并且由于國網運檢部門對部署系統接口進行統一集成難度較大,導致搶修所需時間周期過長。最后,由于現場把控手段較為缺乏,無法對現場與進度加以有效跟蹤與把控[1]。
通過將DMS、EMS等系統整合到配網搶修指揮體系進行調控與運行,能夠促使配網運行數據具備更強時效性,并且能夠促使工單研判資源信息采集渠道得到有效拓展,同時對于配網搶修指揮與調控運行班組聯系制度建設而言也有著諸多裨益。除此之外,通過運用DMS、EMS系統,也能夠令電網設備在運行、維護、保電等相關信息得以全方位綜合掌握,在提升搶修工單研判工作效率的同時,促使搶修工程由傳統串行轉變為同步開展,促使業務流程銜接點得到最大限度簡化,促進響應速度得到大幅度提升。除此之外,通過與運檢部門積極推動、部署、使用PDA,能夠促使搶修信息快速集成、穩定共享、優化搶修資源調配、實施跟蹤搶修過程、評價反饋搶修效果等內容得以切實實現[2]。
針對惡劣天氣與高峰負荷時間由于工單數量大幅度增加所導致搶修班組承載能力飽和這一情況,應通過互聯網+模式建設應急聯動機制建設,促使搶修指揮應急席位得以增加,同時與運檢部門協同,對應急設備應從數量得到保障前提下,對搶修工單反映與處理速度進行加快。而若想切實做到這一點,便需在電網調控運行緊急管理系統當中融入配網搶修業務,同時與日常檢查、監督、分析預警、月度考核等管理制度相結合,針對檢修計劃、負荷預測、惡劣天氣等因素加以全方位綜合考慮,對搶修分析預測工作以積極態度開展,最終促進配網搶修指揮業務應急能力得到全面提升[3]。
通過以《國家電網公司配網搶修指揮工作管理辦法》《國家電網公司95598客戶服務業務管理辦法》等相關條例為基礎,不斷細化研判歷程,制定出與當地實際故障相匹配的研判流程,促使研判過程朝向精細化、固定化、標準化、流程化方向發展。同時對其中核心階段展開風險分析,并在其中始終貫穿預警、業務規范、質量評價等內容,制定配網搶修指揮標準作業卡,并與PMS配網搶修模塊相結合,建設配網搶修操作指導意見書,促進搶修工單質量標準化與公正化評價體系,促進搶修工單質量評價標準得到不斷細化。
在針對搶修工單快速反應系統建設工作過程中,需對調控、運檢、營銷信息等相關內容進行集成,同時對搶修類工單實行自動研判,而故障信息數據則需以SCADA停電信息、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停電時間、變壓器遙感測試數據、95598用戶報修數據為核心,同時與GIS地理背景、電網資源位置信息、電網資源電氣拓撲關系、營配貫通成果實際情況相結合,在電網發生故障時,使用研判邏輯對故障位置進行確認,隨后對故障類型、程度、區域、影響用戶數進行深層次分析,并將最終結果通過GIS進行可視化呈現。除此之外,還需同時建設與搶修現場相關聯的互聯終端,當系統在對故障信息確認后,將信息直接推送至現場作業終端,從而在幫助搶修工作快速完成的同時,為電網供電穩定性提供有力保障。在這一方式當中,主要以GIS地理背景與電網資源數據為主要核心,通過對多維度故障數據進行分類、關聯,搭建配變、低壓線路、用戶之間的精準數據關聯模型,隨后通過使用故障研判綜合算法,促使配網所發生的故障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完成診斷與定位,令配網在全電壓等級范疇之內快速搶修這一目標得以切實實現。
綜合上文所述,在開展互聯網+配電網搶修指揮體系建設過程中,需站在全球能源互聯網建設角度,并將互聯網+思維運用其中,通過全過程管理平臺自身信息高效集成這一優勢開展搶修研判業務,并通過將調控中心電網運行、檢修指揮者優勢充分發揮,促使電網停電狀況加以快速明確,從而促使搶修資源切實實現合理分配、利用、快速響應等目的,從而令配網調控與搶修指揮體系能夠以更高效率運作的同時,朝向規范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