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嘉婷 同濟大學浙江學院
2020 年2 月5 日,針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高校無法正常開展線下教學活動的情況,各大高校紛紛利用線上教學平臺和教學資源開展“停課不停學”期間的線上教學活動。基于此,我校《成本會計》教學團隊對本校會計系的530 位同學進行了問卷調查。問卷從同學們對線上課程的接受程度出發,主要調查同學們對線上學習的認識與自主學習情況,以期更全面地掌握學生心理特點,盡可能地提高線上課程教學質量。
在《成本會計》線上教學活動開展之初,教學團隊提供了對無法正常線下開學而采取的三個主流替代方案,調查同學們的意向。其中,方案A 是按正常時間開學,在疫情得到控制以前采用線上教學的模式進行學習,得到了53.96%的支持率;方案B 是疫情得到控制以后再開學,壓縮學期內的課程并占用周末的時間,有18.30%的同學認為該方案最優;方案C 是疫情得到控制以后再開學,學期內課程安排不變,占用暑假推遲本學期結課時間,24.53%的同學表示認可。此外還有3.21%的同學提出了其他方案。
調查結果顯示同學們對于方案A 的支持力度明顯高于方案B 與方案C,超過一半的同學希望開展線上課程替代正常線下教學活動。同學們在主觀上對于線上課程的認可和支持是開展高質量線上課程的必要基礎條件。
《成本會計》課程本身具有四大教學難點。首先,該課程會涉及很多前學課程的內容。其次,涉及大量成本核算的內容。再次,目前主流的《成本會計》核心體系是工業企業的成本核算。而對于毫無生產實踐經驗的同學們來說,缺乏直觀感受,要理解工業企業的生產流程,并用會計的方法進行成本核算是具備一定難度的。最后,《成本會計》較《財務會計》更側重于是為內部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因此在記賬方法上是有靈活選擇的能力的,這對同學們知識的靈活使用的要求比較高。
線上課程的特點決定了其開展必然會遇到一些線下課程所沒有的困難。只有準確把握學生線上學習中遇到的具體困難,才能夠有針對性地將其克服。調查結果顯示除了22.83%的同學認為線上學習沒有困難,其余78.17%的同學或多或少在某些方面都存在困難。這些有線上學習困難的同學中,56.6%的同學們認為自己在學習線上課程的過程中缺乏自律能力,43.58%的同學認為線上課程無法及時與老師進行溝通。基于絕大部分同學已經習慣了線下師生面對面課堂教學模式,現場答疑討論,而線上課程是脫離了課堂內教師一貫的強監督,只通過學習平臺交流的模式,體現出線上學習對同學們的自律能力和主動學習能力有著更高的要求。
線上課程普遍擁有一些線下課程所不具備的優勢,想要充分利用這些優勢,就要明確其優勢所在。問卷以不定項選擇的形式調查了學生心目中認為線上課程較線下課程有哪些優勢。調查結果顯示,除去25.47%的同學選擇了不覺得有優勢,剩余74.53%的同學都認為線上課程有著較線下課程不可替代的優勢。其中“可以隨時回放”是學生眼中最明顯的優勢,比例占到了73.4%,其次是“學習時間更加自由”,占比61.51%。學生可以任意暫停回放線上課程的內容,反復學習不懂的知識點,打破了學習的時間與空間上的要求,為學生隨時隨地自由學習提供了便利。另有13.4%的同學認為線上課程的內容會比線下課程更有趣味性。此外,還有2.45%同學表示線上課程省去了通勤的時間,使得時間的利用效率更高等。綜上可見,線上教學的優勢是顯著的。
教學團隊調查了同學們對“直播”和“錄播”的偏好比較。29.81%的同學感覺兩種形式的教學效果差不多,其余70.19%的同學約有一半認為直播更有優勢,另外一半則認為錄播更有優勢。可見直播與錄播都有各自的優缺點。錄播課程資源豐富,有不少名校名師錄制的優秀資源,系統性強,完整度高。直播教學的師生互動性更強,監督性更強,開放性更強,針對性也更強。因此,線上教學的開展可結合“錄播”與“直播”兩種線上教學形式,實現“1+1〉2”的教學效果。
本次基于“直播+錄播”形式的《成本會計》翻轉課堂教學實踐,是一次“適應學生”的教學實踐,也是一場“適應當下”的教學實踐。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高校線上教學的全面鋪開對學校,教師和學生都是一個挑戰。也正以“停課不停學”這個特殊時期為契機,教學團隊全面梳理課程的教學內容,進一步整合了課程可用的線上資源,拓展課程深度廣度,加速課程優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