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愛麗 賓縣財政局國庫集中支付中心
農村作為最為重要社會組成形態,在經濟發展之初,就將發展城市經濟作為經濟發展的重心,以城市經濟帶來農村經濟的發展。近年來城市經濟取得了快速的發展,但農村經濟發展狀況并不理想。農村經濟不僅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同時也是工業發展的基礎保障。因此需要加強農業綜合開發力度,全面推進農村的發展,不僅能夠保證糧食的穩定供應,促進農民收入的增加,而且還能夠為鄉村振興起到重要的助力支持。
在當前鄉村振興戰略不斷推進過程中,農業綜合開發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視。在農業綜合開發工作實施過程中,主要是通過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結構的優化,為農民打造更為優質的生活和生存環境,確保實現農民增收。在鄉村振興戰略下,為了能夠有效的解決三農問題,國家為農業綜合開發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效的資金支持,并通過開發工作的不斷推進,有效的實現了農村基礎設施的改善。目前農村道路建設和農田水利建設等工作都報得了較快的成效,改善了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增強了農田抗災能力,為農業的增產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而且在具體工作中,明確農業發展的方向,并通過人為計劃調控和干預,能夠對市場中農產品的供給情況進行預測,避免出現供應過剩問題。并通過合理對農民進行引導,使其種植經濟效益高的作物和發展養殖業,促進農民整體收入水平的提高。另外,還需要深入挖掘農業的功能,積極延伸農業產業鏈條,加快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和農村新興服務業的發展。
在農業綜合開發工作不斷深入的新形勢下,需要積極尋求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在農業系統中包含著諸多層次和子系統,因此在針對農林牧副漁的生產和管理工作中,需要以系統工程的理念來解決開發過程中的各種問題,以此來指導開發工作的不斷深入。同時還要樹立整體化觀念,土地資源的治理開發還是農業資源的綜合利用是農業綜合開發工作中兩項最主要的項目,二者之間具有較強的聯系,因此在實際工作中,需要以整體觀念來促進農業系統中各層次和子系統的協調發展,這樣才能確保獲得較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實現農業生產的持續發展。
高標準農田是當前農業開發工作中較為關鍵的一項內容,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相關部門需要做好牽頭工作,并履行好自身的責任,確保上級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的完成。在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宜投入充足的資金支持,一些地區承擔著較重的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對于這些地區宜給予資金和項目上的傾斜。為了能夠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還要構建完善的投資和融資模式,重視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的吸納。并通過整合涉農資金,加快實現高標準農田的集中連片和規模開發,全面促進農業生產能力的提升。
農業綜合開發實施過程中,綜合作為其自身的優勢,以集成效應和綜合作用作為核心。因此為了能夠將農業綜合開發優勢更好的發揮出來,在實際工作中要強化對優勢特色產業的扶持和發展,打造全產業鏈,促進產業融合,打造更具優勢特色的產業集群。各地宜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調整種植業結構,積極打造綠色農產品。各地還需要重視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加大扶持特色農業產業園區。在實際工作中還需要積極采用綠色生產方式,加大對龍頭企業的培育力度。并重視發展畜牧業,可以通過建立具體的示范區,推進養殖業的全產業鏈發展。另外,還要重視農產品營銷方式的創新,并引導物流企業不斷延伸服務范圍,打造現代化的流通體系,使農產品與市場之間進行有效銜接。
在當前農村發展過程中,農民合作社作為新型經營主體,其對于農村經濟發展具有較好的帶動作用。特別是在當前土地制度改革不斷深入的新形勢下,通過積極推進耕地有序流轉,實現土地的適度規模化經營,以此來促進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的有序發展。在實際工作中,還需要積極引導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并給予政策和資金上的扶持,積極促進農業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
農業綜合開發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和復雜性,在實施過程中需要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貫穿始終,有效的梳理開發和保護的關系,促進農業開發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目標的實現。在具體工作中宜禁止和限制對于一些生態脆弱及資源過度開發區域的開發,針對這些區域宜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做好植被恢復和生態涵養工作。在項目建設過程中要融入生態理念,不僅要降低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還需要實現水資源的高效利用,促進耕地質量的持續提升。在實際開發工作推進過程中,還需要依托于科技,全面提高開發項目的科技含量,以此來保證農業綜合開發的效益。
農業綜合開發是十分重要的一項工作內容,其中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和農村振興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實現工作中,需要合理對農村進行開發和治理,深入挖掘農村發展潛能。各地還需要與當地農村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基于長遠角度開發農村可利用資源,推進農業綜合化建設工作的有序開展,實現農業經濟的快速增長,積極改善農民生活,為鄉村振興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