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瑩 遼寧職業學院
我國教育部在2018年4月印發了《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通知中提到了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并進行了特殊強調:“要制定實踐教學大綱,整合實踐教學資源,拓展實踐教學形式,注重實踐教學效果”。[1]我們可以看到,教育部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得到了教育部的高度重視。以往的思政課實踐教學傳統保守,存在著極大的局限性,學生的創造力也無法得到充分發揮,思政育人效果不夠明顯。因此,筆者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形式進行了新的探索和創新,將微電影制作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中。
在微電影制作的過程中,要重視實踐步驟,發揮學生主動性的同時,教師也要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把握實踐教學的各個環節。筆者以本人在實踐教學中的經驗,將微電影制作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是教學中的實施步驟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教師對學生進行充分動員,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上給學生們講解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具體要求和相關主題,給學生播放一些優秀微電影作品,使同學們對微電影實踐教學有初步的了解,給學生啟發。
利用學習通等網絡平臺,按學生意愿分組,每組5-7人,教師把握分組情況,重視發揮同學的不同特長。各小組制定微電影主題,教師對學生制定的主題進行指導,主題可圍繞思政課課程,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各小組確定分工,制定制作計劃,編寫劇本后,負責教師進行指導、把關,注重在實踐教學中對學生樹立正確人生價值的指引。工作計劃、劇本定稿后,開始拍攝與制作,這一過程要注重讓同學們各盡其責,嚴禁出現搭便車現象。
作品制作完成后,對優秀作品進行推廣和宣傳,將優秀作品引入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課堂,讓優秀作品的制作團隊分享制作經驗,有利于同學之間交流學習,形成對同學們的激勵機制。
近年來,短視頻軟件熱門起來。微電影作為短視頻的一種,具有三個特點:微投資、微制作、微時長[2]。微投資是指與電影的巨大投資相比,微電影在設備、資金、團隊等方面的要求較低,投資較少,低成本就可以完成一部優秀的微電影。微制作是指微電影需要的設備要求不高,對于視頻制作技術的要求低,學生操作起來較為簡單,可實施性大。微時長是指微電影的時間一般控制在十分鐘左右,最長不超過二十分鐘。
過去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較為傳統,局限于課堂和書本,實踐也很難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微電影的出現給思想政治理論實踐提供了新的思路,我們把實踐從實踐延伸到了課外,突破了課堂固有局限性的同時,也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由于高校人數多,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是一個十分復雜煩瑣的工作。過去,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完成效果不好,甚至難以開展,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如今,微電影制作實踐教學解決了這一問題。由于微電影制作的微投資、微制作的特點,只要一部手機和一些簡單的剪輯技術就可以完成微電影的制作,可操作性很強。此外,從選擇主題、編寫劇本、拍攝、表演到后期,微電影制作的每一環節都需要同學們緊密合作,能夠實現全員參加。
當今時代是信息化高速發展的年代,當今大學生可以說是離不開手機的一代青年人,他們對信息技術的使用、手機電腦相機等設備的使用較為熟練,掌握微電影制作的基礎。新時代大學生愿意接受新事物,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很強。因此微電影實踐教學能夠引起大學生更多的關注和興趣,來打破過去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傳統僵化的局面,是學生轉被動為主動,無形之中也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目標在于增強學生們的知識體驗,提高同學們的思想道德修養及創新創造的能力。微電影制作正符合了這些目標。首先,微電影制作要求學生進行選題,在學生根據思政課內容選題,就是將理論知識進行自我消化、自我理解的過程。在制作的過程中,學生們需要學習一些拍攝和制作技術,這都增強了學生的知識體驗。其次,微電影制作需要圍繞思政課內容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生們講知識點轉化成情景劇的時候就是將正確價值入腦入心入行動的過程,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在此,通過微電影制作的全過程,學生們將自己的創新創造能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
第一,微電影制作實踐教學的教師多為思政課教師,缺乏技術指導。思政課教師對學生的指導僅局限于內容和工作環節上的指導,由于思政教師對攝影技術、視頻剪輯技術不精通,學生無法得到技術上的指導,需要自己鉆研。第二,應完善微電影制作的激勵機制。如召開表彰會、頒發紀念品等形式,對優秀作品團隊進行表彰和獎勵,讓學生們得感受到自己的成果。第三,擴大優秀作品的影響,將優秀作品引進到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堂,也可在校園內播放,宣傳正確價值觀,讓優秀作品對其他同學有所啟發,起到引領導向作用。
綜上所述,微電影制作與傳統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相輔相成,形成了同學們感興趣的教學形式,調動了學生積極性的同時,也起到了思政育人的效果,微電影制作實踐教學的方式方法還需要我們不斷摸索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