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良章 蒼南縣審計局
大數據是世界發展的重要方向。大數據,簡單來說,就是利用電子設備以及技術,將各種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幫助使用者做出決策[1]。大數據審計就是工作人員利用大數據庫進行審計工作。這種審計方式大大提高了審計工作的效率和準確性。但是,在我國基層審計機關中,由于種種原因,大數據審計工作仍然存在著一些困難。如何應對這些困難,是基層審計機關當前工作的重點。
大數據審計高度依賴大數據技術和工具,而大數據技術和工具的引入以及開發,需要大量的財政投入。在基層審計機關中,一方面部分財政收入不佳的地區,審計機關經費只能夠維持日常的運行,無法購買和開發更新的工具、技術,大數據審計工作自然也就停滯不前。另一方面在一些財政收入良好的地區,由于不重視大數據審計工作,在數據分析或數據平臺建設上缺乏投入,導致大數據審計工作開展不利。
大數據審計是近幾年才逐漸被用于審計機關,基層審計機關在這方面的人員還比較缺乏。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人員數量上的缺乏。大部分基層審計機關缺乏足夠的能實施大數據審計的工作人員,以致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加大,阻礙了大數據審計工作的開展。二是人員質量上的缺乏。由于大數據審計的新穎性,部分工作人員缺乏相應的使用方法和技術,不敢將大數據技術用于審計工作[2]。此外,大數據審計平臺所用的技術一般都比較新,部分審計人員不了解這方面的技術,無法熟練的使用。
隨著技術的發展,國家機關在逐漸的往信息化的方向發展。但是我國的數據環境還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一是國家機關涉及的信息數據往往比較繁雜和重要,很難在短時間內將其全部信息化,導致基層審計機關在應用大數據審計時,沒有相應的大數據環境,很多數據仍然是紙質的,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去整理;二是由于基層單位數據報送不合理,導致審計機關在采集整理這些數據時容易出現錯漏,給大數據審計帶來較大的困難;三是各地各部門單位使用的財務、業務系統復雜多樣,導致審計機關采集的信息數據存在格式不一,內容缺漏錯誤等情況,難以直接統一進行大數據分析,需采取數據清洗等手段后才能使用,為此基層審計人員往往對大數據審計產生畏難情緒。
由于大數據審計過程使用的數據經常涉及重要以及敏感信息,這些數據大多由上級審計機關統一管理,而基層審計人員使用這些數據需經層層申請,且申請后的數據使用范圍和使用方法都有不同程度的限制。這些都對大數據審計的效率和基層審計人員實施大數據審計的積極性產生了不利影響。
一方面,對財力不足的地區,上級審計機關應加大審計信息化專項資金的傾斜力度,保證基層審計機關信息化建設資金來源。另一方面,財力充足卻不重視大數據審計的地區,需要改變自身的觀念,對大數據審計尤其是對于數據分析甚至數據庫平臺的建設方面,要加大資金投入。
大數據審計核心是大數據信息庫和操作人員。大數據信息庫需要足夠的財政投入,而操作人員需要更多專業性的培養。大數據審計是一種新的審計方式,它和傳統的審計工作存在著不同,因此,審計人員需要學習的東西也有所不同。在這種情況下,地方需要搭建與之相適應的人才培養平臺,培養出更加適合大數據審計工作的審計人員。此外,還需要做好工作中的獎懲機制,以及人才引進機制,為大數據審計建立基石。
大數據審計中,最重要的就是大數據,大數據依托的是整個政府的信息平臺。一旦政府的信息化進程出現停滯,大數據審計中的數據平臺搭建就會出現問題。因此,政府機關需要加快信息化進程,促進大數據平臺的搭建,規范數據信息的報送。在搭建數據平臺的過程中,各級政府都需要做好相應的設計和規劃,保證整個平臺環環相扣,各種數據清晰可見,各個部分之間的連接既要緊密,又需要相對獨立。如此才能夠保證大數據平臺的搭建能夠符合需求。
中央、省級審計機關應加大對基層審計機關大數據審計的支持力度。對基層審計機關采集上報的信息數據及時清洗、驗證,使數據標準化,為基層審計機關快速有效的應用大數據審計掃平道路。同時,在數據申請使用方面,盡量在保證數據安全的前提下,探索數據申請使用的新方法,新路徑,努力提高大數據審計的效率。
大數據是發展的未來趨勢,每一行業在當前的時代中,都需要逐漸改變自身的工作形式。對于基層審計機關來說,大數據審計已經成為必然趨勢。面對當前大數據審計中存在著的這些問題,基層審計機關需要找到應對方法,促進大數據審計的發展。這是一個充滿了挑戰的時代,做好大數據審計工作,提高審計工作效率,能夠為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