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炳其 靖江市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
現代社會,房屋衛生技術的發展趨于完備,環境污染也日趨嚴重,人們越來越看重生活質量,日常生活與生產過程中的用水需求量自然也不斷攀升。再者,可持續發展理念,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保護環境,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在這兩大前提要求下,貫穿生活生產過程的給排水工程就成為城市環保設計中重點考慮的部分。現今,隨著城市不斷地發展進步,給排水工程仍舊是城市發展設計中的重要部分。與其相得益彰的是城市的綠化設計,通過提高城市植被的覆蓋率,使得城市本身的水循環效能得以提升。通過改良建筑給排水技術,從而響應國家號召,滿足政策需要,實現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降低居民用水的生活成本。
在當今的社會發展情形之下,影響建筑給排水設計與環境保護的因素有許多,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氣候因素。隨著全球變暖的趨勢加劇,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氣候進入了不確定的狀態,自然災害發生的頻率也在不斷上升。在東南沿海地區,不僅洪澇災害頻發,且略有綠地覆蓋的地方,也因為各種原因引發森林大火,甚至有的地方出現了極端天氣或者極其干旱的問題。這一切都給地區水資源循環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同時也會使得給排水工程建設困難度提升,從而難以實現及時的災害防治設施的建設,進入一個惡性循環的階段。因此,氣候因素成為制約給排水設計與環境保護相結合的主要因素之一。
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化的發展進程不斷加快,沿海工業區的建設,使得工業污水排放量的增大。以靖江市為例,靖江市是江蘇省新興港口工業城市,雖然以高新高科技工業產業為主,但也難免會對環境產生一些或多或少的影響,比如工業污水的排放,破壞植被,占用綠地,降低水質涵養水能力……再者,沿海城市的發展速度與內地相比較而言更加快速,城市化建設更加完備,城市居民數量較多,占地面積也遠不如中西部廣闊,可以說是地小人稠。因此,生活用水用量比較大,這就使得城市排水的壓力也非常之大。其次,在日常生活中還普遍存在著這樣的現象,一些人不斷地揮霍水資源,使得水資源不斷地耗竭,浪費。
目前,我國的建筑都是通過排水管道來排出大量的工業廢水和生活用水,如果這些廢水不能得到有效的處理,放任他們不管,就會對自然界的水循環產生一定的傷害。但是如果把這些污水通過徑流作用,再回到排水管道中,就會對管道產生一定的腐蝕作用,會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一定的影響。假如徑流現象十分嚴重,就會對我們生活的自然環境產生一定的破壞。因此,地表、地下徑流對于給排水工程的設計有著重要影響。尤其是工業污水,具有一定的腐蝕性,對于給排水系統鋪設的管道而言,是不小的威脅,是其耐久度的考驗。因此,地表地下徑流的寬窄以及水量,也是制約給排水設計的重要因素。
直至21世紀初,我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才真正納入理論學科范疇,因此,在這一方面,我國仍存在大量人才缺失的境地。盡管有很多在房屋衛生技術設計上的先驅科學家和設計者,但真正實現整個城市,整個國家衛生技術城市化,仍舊還是需要大量的人才共同努力以及不斷的技術進步。
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依據當地的地質地理狀況以及植被的覆蓋狀況,進行具體的設計。確保給排水工程正常運行的同時,也不會影響城市綠化狀況。
要確保管道不是年久失修或是被強腐蝕無法正常投入使用的管道,注意經常的維護與檢修工作的進行。這從本質上意味著,在設計時,要考慮到管道維修保養的便利性,減少設計死角的出現。
在管道的材料選擇上,務必注重環保材料的選擇,選擇不易被腐蝕,容易廢棄處理的材料,減少二次污染的情況。
提升環保意識。首要的解決途徑,就是提升城市規劃者、決策者與居民的環保意識。只有在決策、規劃與施工階段,一直秉持著堅定的環保意識,才能使得工程設計趨向于環保。也只有提升居民的環保意識,才能減少廢棄物的二次污染,從而減小環境保護的難度。讓“取水、處理、輸送、再處理、然后排放”的過程成為污染的閉環。減小后期維護的工作量,使得工程耐久度提升,實現給排水設計的可持續,城市環保的可持續,城市居民生活的可持續。
通過有效的政策措施實現節能減排,改善氣候。除了意識上的提升,政府政策也應落實到位,例如實現垃圾的規范分類,減少廢氣的排放,有效再利用沼氣,用于供能。通過政策上的實施落實,維持氣候的穩定變化,對于給排水工程是非常重要的外部硬件,這同時也能有效解決生活生產帶來的一部分問題。
與海綿城市相結合,提高地面排水下滲力。當前大部分城市地表鋪滿瀝青,硬化程度高,滲水能力不強,不能有效的將地表徑流排入地下,實現完全的水循環期望。
尋求更為便捷的設計。給排水工程的設計需要考慮科學的便捷度,為了保證日后的維護檢修的便利,以及考慮到城市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在改建或者新建工程時,要考慮更為便捷且無死角的設計,降低用材的浪費,減少成本的浪費。
依據工程規范。工程規范,是工程建設中的重要指標,任何工程的建設抖離不開其的指導,尤其是貼近民生的給排水工程設計中,必須依照具體工程的設計規范,亦步亦趨地完成工程,確保生產生活的安全性。遵紀守法,不應汲汲營營,只考慮環保,和壓縮費用,而不考慮工程的安全。
建筑給排水設計主要還是以建筑為主體,實際設計中,針對具體工程,應考慮工程的用途以及居民的便利程度進行設計。同時,必須對規范相關條文進行仔細分析,理解透徹;對條文中有多種選擇的應注意辨別使用條件,合理選擇,保證工程建設過程以及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問題,在設計中更好的運用環境保護的設計理念,實現給排水工程的可持續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