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軍 東營聯通勝中分公司
目前來看,5G網絡的發展前景一片大好。在實際的發展中,需要相應的技術人員把5G通信網絡技術與大數據技術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并把其當作后續發展的重點內容。因此,需要技術人員對5G通信網絡的構建進行充分認識。在建設5G通信網絡過程中,技術人員對各種技術進行合理、有效的運用,對5G通信網絡架構的發展方向進行掌握,只有這樣,才能為優化5G通信網絡環境提供有力保障。
就我國當前的5G網絡來看,在應用中主要具備量大優勢,分別是高速下載和高兼容性。首先從下載速率層面來看,5G網絡相比于4G網絡提升了百倍速率,從官網給出的TD-LTE數據可以看出,傳統4G網絡的下載速度可以達到40M/s的體驗,相當于可以支持高清視頻的播放以及高品質音樂的下載等量數據的傳輸服務。而5G網絡的到來,直接將下載速度提升到了3.6G/s,以目前的硬盤讀寫技術來說,固態硬盤的讀寫速度為250M/s,即使是普通硬盤也能夠達到100M/s的讀寫速度。5G網絡的下載速度遠遠超過了硬盤的讀寫速度。其次從5G網絡的兼容性來看,作為未來通信網絡的趨勢,5G網絡肩負著重要的責任,結合5G網絡關鍵技術的設計方向來看,其中涵蓋了4G、3G、2G網絡中所有的無線通信技術平臺,彰顯出5G網絡強大的兼容性,實現了良好的資源整合方案,同時也大大降低了5G網絡的維護成本,解決了資本開支。
5G網絡“大寬帶、低時延、大連接”的特性,毫秒級的響應優勢在給使用者帶來更快體驗的同時,也帶給了黑客更多攻擊機會。5G網絡同4G網絡一樣,也是利用“認證和密鑰協商(AKA)”協議來進行身份驗證,但這種協議同樣面臨著網絡漏洞,例如網絡黑客可以利用AKA協議來判斷手機的位置,通過此種方式來跟蹤與監測。此外,AKA版本在受到黑客攻擊后,用戶在使用網絡過程中就會被惡意收取網絡流量費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信息成了不可或缺的資源,而黑客卻主要是將代碼隱藏在大數據內,然后通過代碼的方式攻擊社交網絡,用戶對安全服務鑒別的難度進一步加大了。人們在使用各種用于社交、外賣、游玩等App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個人相關信息,而當這些信息被不法用戶收集起來,就會產生極大的安全隱患。
隨著5G網絡等數字基建的開展,數字化系統和服務范圍將更加開放,呈現邊界模糊化、攻擊面擴大化的特點,而數字基礎設施對攻擊者高價值的吸引,使其必將采取更為高級的手段進行攻擊,防御者面臨“內憂外患”。從外側看,犯罪分子不斷更新攻擊工具、攻擊方式,使用新型工具包和云技術來攻擊運營商的網絡基礎設施、應用服務以及終端用戶,安全風險還將會涉及與電信行業緊密關聯的其他行業,而且隨著5G網絡規模的擴大,這種風險將呈指數級增長。從內側來看,隨著數字化經濟效益的逐漸顯現,從內部發起攻擊的可能性將會增加,而且很難被防御者發現,且難于判斷攻擊來源、攻擊目標,攻擊方式以及攻擊時間,對于系統整體性的安全要求大大提升。
(1)建立健全管理機制,加強頂層規劃明確5G網絡安全國家主管部門及行業主管部門,建立職責明確的安全管理和檢查工作機制。加快研究出臺推動5G網絡安全發展的有關指導意見。
(2)優化政策環境,加強配套保障以提高5G網絡的整體安全為目標,制定有利于新基建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準入規則,將安全要求作為前置條件。鼓勵各地出臺相關支持政策,大力發揮5G技術在戰勝疫情、支持復工復產的優勢作用。鼓勵各地引導社會資本設立5G網絡安全產業基金。同時,加強5G新技術安全人才培養。
(3)加強對個人隱私的技術保護.5G網絡輕松實現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連接,萬物互聯狀態使用戶遭受的網絡攻擊比傳統網絡攻擊更大更頻繁。因此,需要采取更多的方法來保護個人隱私:①移動運營商可以采用基于混合云的處理方法,在本地存儲與處理敏感性較高的數據,在公有云中存儲與處理敏感性較低的數據。②在5G移動網絡環境下,終端安全離不開云端協同防御體系的構建,這就需要在終端方面立足于硬件、軟件以及系統幾個層面來制定相應的安全防護方法。
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5G網絡速率快、帶寬大、時延低、容量大的優勢將極大地改變我們的生活,但同時5G時代個人隱私及數據保護等方面也面臨著網絡安全方位的問題。5G技術是把雙刃劍,我們既要充分利用其優勢特點,也要真正做好安全防范。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一個攻擊者進不去、非授權者信息拿不到、竊密信息看不懂、系統信息改不了、系統工作癱不成、攻擊行為賴不掉的理想的網絡安全狀態,實現全民共享5G成果帶來的便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