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我是2011年進入濰柴,2012年從事證券業務工作,從證券事務主管、證券事務代表干到董秘,算是“科班出身”,也親歷了過去近10年資本市場的加速變革以及企業跨越式的大發展。一路走來,感悟最深的,就是敬畏專業,敬畏職業,敬畏事業。在這里,簡單分享一下我的履職感受。
信息披露是董秘的首要職責,有過證代從業經歷的人或許會有更深的感受,信息披露很重要,但是卻不是企業和領導關注的重點,也是不容易出成績的。記得自己剛剛入行時也有過這個認識誤區,也因不被重視而懷疑自己的職業選擇。但從前輩們的履職實踐中,逐步對信息披露有了深刻的感悟。這不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種職業素養和敬畏,絲毫不能懈怠。現在隨著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注冊制落地,尤其是再融資政策為信息披露“雙A”企業開通了綠色審核通道,都從官方肯定了信息披露的重要性,以及能給企業帶來的直接價值。
對濰柴動力來說,信息披露一直是工作的重心之一,尤其是隨著企業國際化布局的加快,挑戰不斷,創新也層出不窮。除了搭建多國多地的信息披露體系外,這兩年公司在信息披露和董事會運作的數字化和信息化應用方面重點提升,通過搭建董事會治理運作平臺,不僅解放董辦工作人員的雙手,提高工作效率,也能讓新入職人員快速通過系統流程熟悉業務,且給董監高的決策帶來諸多便利,手機APP可以實時查閱公司動態及審批文件,網絡會議系統提高公司決策效率效果顯著;股東大會計票系統解決A+H股東票合并問題……未來的信息披露與董事會治理工作,將更加依托于大數據與信息化工具,同時也給所有從業人員提出更大的挑戰,只有持續學習,才能跟得上發展的步伐。
三會一層的公司治理模式是上市公司管理模式的基本要求,也是公司規范運作的抓手。基于企業的環境不同,管理模式差異,三會一層往往淪為擺設,很多管理者更是把其當做“雞肋”,用處不大,卻又不可或缺。其實,公司治理體系的搭建和治理模式的建設對企業管理至關重要,像是血液,決定者公司的前途命運。

濰柴動力高度重視公司治理,不僅搭建了完善的上市公司治理體系與治理制度,分級分層推廣至下級子公司,自上而下搭建了完善的公司治理通道。同時,充分發揮董事會的價值,尤其是獨立董事的作用,積極引進行業領域的專家,通過講座、交流、討論等形式,引入新觀點,導入新思想。例如清華大學公司治理領域的權威專家寧向東教授在擔任公司獨立董事時,定期為公司中層領導授課,圍繞公司治理的理論和實踐展開討論,公司各級管理者受益匪淺,該形式廣泛好評。
公司治理不是口號,更不是“空中樓閣”,通過制度流程的支撐與傳承、管理模式的運作,公司治理成為企業發展的強大“軟實力”,推動企業持續高質量發展。
董秘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協助企業完成海內外的投資并購。濰柴動力一直堅持產品經營與資本運營相結合的戰略,兩個輪子同時跑,相輔相成。縱觀濰柴的系列投資并購,我們的并購領域往往都是超前的,是圍繞新的產業鏈戰略布局開展的,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投資并購是帶著產業跑的。
從投資并購的過程看,投資不是孤立的,不是為了交易而交易,而是精準定位好戰略及并購的目標,最終是要服務于產業運營的。例如,計劃收購一家公司,首先要從戰略上考慮清楚必要性,未來企業是否要向這個方向發展,標的企業是否符合未來產業布局的方向等。同時,要建立投資并購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不僅要考慮好當前的并購計劃與目標,做好交易執行與設計,更要考慮后續的整合管理及投后安排,尤其是人力資源與企業文化的整合。
我是從企業內部成長起來的,非常感謝企業給予的平臺,感恩領導的信任,感恩團隊的支持。所以更要敬畏職業,對企業負責。新的監管形勢下,如何做一個合格的董秘,做一個能為企業創造價值的董秘,是我經常在思考的。作為董秘的新生力量,要緊跟時代發展,運用新思維、新理念、新工具,持續創新。
最后,感謝《董事會》雜志創建了這么好的交流學習與分享的平臺。作為董秘新人,我期待更多學習交流的機會,也希望各位大咖分享更多的經驗,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