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構建三位一體的快遞包裝治理體系

2020-01-19 13:18:07
綠色包裝 2020年9期

構建三位一體的快遞包裝治理體系

中國快遞業已進入每年600億件時代。“十三五”以來,我國快遞包裹量每年以新增100億件的速度邁進,已連續6年超過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經濟體。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發展最快、最具活力的新興寄遞市場,包裹快遞量對世界快遞業增長貢獻率超過50%,已成為世界郵政業的動力源和穩定器。據測算,我國平均每個包裹的價值約為137元,這意味著新增100億件包裹間接拉動經濟增量1.37萬億元。目前,我國呈現出“1225”的特點,即郵政業業務收入規模占GDP近1%,每年吸納就業人數占全國新增就業人數2%,每年間接拉動經濟總量占全國經濟增量20%;我國包裹量占全世界包裹總量的50%以上。

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快遞物流行業作為電子商務行業的重要支撐同步興起,我國快遞行業呈現爆發式增長。與此同時,產生了海量快遞包裝垃圾,造成越來越廣泛的過度包裝污染與資源浪費問題,不僅給生活環境帶來破壞,而且嚴重影響著可持續發展。

我國加大力度推進快遞行業的綠色發展,正在著力構建“政府監管、行業自律、社會參與”三位一體的快遞包裝合作治理體系。

在治理體系中,政府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搭建我國快遞包裝治理的頂層設計和合作平臺,不斷完善包裝治理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標準。快遞行業上下游企業是推動快遞包裝標準化、減量化和循環化的中堅力量,環保包裝材料的推廣使用、包裝回收體系的建立完善都有賴于企業的積極參與。

政府和企業都認清解決包裝垃圾問題的關鍵是實施“源頭治理”,也就是實現快遞包裝材料的綠色化和標準化,消除過度包裝。

國家已經頒布了綠色包裝標準,相關企業積極開展了綠色包裝的創新探索。例如,菜鳥網絡推出的菜鳥驛站創新綠色共享配送模式,讓40%的紙箱直接回收利用;京東推出“青流計劃”,研發的新型物流標簽每年可減少700噸紙張,同時投放了十萬青流可循環包裝箱。蘇寧物流推出的共享快遞盒、冷鏈循環箱、零膠紙箱,目前已累計投放1億次,節約的膠帶可以繞地球3.74圈。

隨著生產者、銷售者與消費者對包裝要求的逐漸提高,“過度包裝”問題日趨嚴重。在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消費領域,如外賣餐食、快遞等,過度包裝已經成為普遍的現象。例如消費者小崔在網購平臺購買的咖啡杯到貨,但包裝箱嚇了她一跳。“接近40厘米長寬、30厘米高的大箱子,里頭就一個7厘米高的小杯子?!痹吭贏pp上購買任何水果,都是一個種類一個紙盒,外面還要再配一個大的紙箱子,6個大奇異果與6根進口香蕉,共使用到了35×26×24厘米的紙箱1個、31×28×8厘米的紙盒1個、26×18×9厘米的紙盒1個、空氣袋子14節、35×25厘米的防撞氣泡膜2個、10×8厘米的泡沫網袋6個(包裹單個奇異果)、27×9厘米的塑料袋6個(包裹單根香蕉)?!拔艺娴挠X得沒必要,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p>

包裝過度的確浪費資源,損害消費者利益,不加以治理,氣憤了群眾,影響了環境。

政府與市場合力治理過度包裝,形成以政府為主導,多元主體并存的治理模式,需要包括快遞企業、包裝企業、消費者、垃圾回收等多方面的共同協作,并系統性地培養和改變消費者原有的包裝回收習慣,重視相關數據開放與收集,以數據為基礎進行監管,進一步加強公民環保意識,形成閉環環保。

“過度包裝”的解決方案必須是系統性的。系統的各環節必須明確其責任并承擔責任,在互信、互重、互助、互惠的基礎上,逐步推進,達成一致。利益相關方的視角都應當被正確的傾聽和理解,在此基礎上建立相互信任和尊重,才能進一步推動全產業鏈協作改變“過度包裝”問題。

很多快遞包裝都存在減量空間。例如,將商品包裝和快遞包裝合二為一或者減少包裝材料特別是膠帶、填充物等不可降解材料的使用等。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過度包裝、二次包裝等行為不利于實現快遞包裝的減量化。網店和快遞企業為了避免運輸途中造成商品破損,往往對快遞包裝進行“加量化”而非“減量化”。最典型的表現就是一些快遞包裹使用了明顯超出正常用量的膠帶,而這些膠帶一方面難以降解,另一方面也會因其附著在包裝箱表面造成包裝箱難以回收再利用。因此,過度包裝也成為快遞包裝治理難的一個重要原因。

目前應對“過度”紙制品包裝問題的解決方案是多樣化的,包括成熟智能化綠色倉儲和物流體系,前端優化紙制品包裝設計與應用以及末端促進消費者紙制品包裝回收。

我國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快遞包裝回收體系。除了“源頭治理”,解決快遞包裝垃圾的另一條重要途徑便是實現包裝使用的循環化,而循環化的實現有賴于建立起高效的快遞包裝回收體系。但在我國,當前快遞包裝的回收存在不少難點,都成為制約快遞包裝回收和循環利用的瓶頸。

包裝回收由誰來完成?如果快遞企業承擔包裝回收工作,便意味著快遞企業需要為此付出一定成本。一方面,如果靠快遞員來回收包裝,不可避免的會付出時間成本,另一方面,回收后的包裝還需要再進行分類處理后經過運輸到位才能使用,由此而帶來的成本也會高于購買新包裝。

包裝回收只能解決一部分問題??爝f包裝除了瓦楞箱,還有各種塑料袋、膠帶、泡沫等填充物,這其中除了瓦楞箱,其余包裝材料均難以被回收或二次利用。

現實中大部分消費者習慣將快遞包裝直接丟棄,而不是選擇回收再利用,這固然與快遞網點沒有提供包裝回收服務有關,還與消費者難以在短期內形成回收包裝的習慣有關。

快遞環保包裝的技術研發并非難點,關鍵是使用環保材料的成本令企業望而卻步。一個可降解的包裝袋的價格會比普通包裝袋高幾倍,不論是快遞企業、政府部門還是消費者,沒人愿意為此買單,這也成為快遞包裝治理難的一個主要原因。

面對以上問題和情況,國家郵政總局負責人對快遞企業提出要求:

一是要加強法規標準的宣貫和實施。主要品牌寄遞企業:郵政EMS、順豐、申通、中通、圓通、韻達、百世、德邦、天天、京東、蘇寧等,要制定細化宣貫方案,明確培訓計劃,完善相關規章制度,深入開展《固廢法》、《郵政業寄遞安全監督管理辦法》、《郵件快件包裝基本要求》、《郵件快件綠色包裝規范》等法規標準的宣貫培訓。

二是要推進實施“9792”工程?!?792”工程,即2020年底前力爭實現45毫米以下“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90%;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70%;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90%;新增2萬個設置標準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的郵政快遞網點。

三是要積極參與和支持配合做好試點工作。

四是要強化專項治理。按照郵政管理部門的部署,在本品牌、本網絡組織開展黑色包裝袋等重金屬和特定物質超標包裝專項整治、過度包裝專項整治。

五是要充分利用好各地出臺的利好政策。各企業總部要加強同各省局的溝通交流,推進利好政策在行業內的落地實施。

政府部門強調了企業責任,主要是快遞企業,但實際意義上相關企業是包括商品出售企業、快遞企業、包裝企業、運輸企業。這些企業互相合作,彼此配合,認真做好以上工作,才能達到行業自律。那樣“政府監管、行業自律、社會參與”三位一體的快遞包裝治理體系必定會早日實現。(何理)

重新思考如何利用塑料

近年來,人們對海洋塑料污染日益嚴重的趨勢有了前所未有的認識。但很明顯,盡管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創新和投資,清理工作仍無法跟上步伐。雖然解決塑料污染危機的癥狀至關重要,但它們并沒有解決根本原因。

什么是新塑料經濟計劃?

世界經濟論壇指出半世紀以來,塑料使用量已增加20倍。根據ewatersystems的報道,塑料包裝約占了塑料總量的1/4,而其中有95%的塑料包裝,在第一次短暫使用后,就直接消失在經濟體系中,而它們的價值每年高達800億到1200億美元。

人類每年丟掉的塑料價值高達上千億美元,而更合理的塑料經濟不僅能減少污染,還能產生收益。目前,全球只有14%的塑料包裝得到回收,未來20年塑料需求量還要翻一番,如果我們無法改變廢物的處理方式,那就意味著到2050年海里的塑料將比魚還多。

每年有超過800萬噸的塑料進入海洋,但三大清理行動只處理了其中的0.5%。海龜、海鳥誤食塑料死亡的新聞屢見不鮮,面對失控的塑料垃圾,人們開始選擇少用一次性的塑料產品、落實回收等,然而這些不足以為整個塑料產業收拾殘局。這場危機迫切要求創新者、行業和政府制定系統性的解決方案,從一開始就防止塑料成為垃圾。

這就是為什么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設立了200萬美元的新塑料經濟創新獎,由基金會新塑料經濟倡議的主要慈善合作伙伴溫迪·施密特資助。

根據World Economic Forum報道,目前承諾合作打造更有效率的全球塑料系統的企業包含:全球大型包裝企業Amcor、可口可樂、飲料集團達能(Danone)、瑪氏食品(MARS)、意大利生物塑料公司Novamont、聯合利華(Unilever)、法國水處理公司Veolia等。

新塑料經濟計劃于今年著手促進全面性的大規模創新,并建立一套塑料包裝設計的標準(Global Plastics Protocol),藉由與伙伴企業及城市合作計劃、回收系統將獲得改善。為了鼓勵“循環經濟”式的設計思考與觀點,并給予創業家、設計師靈感,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和IDEO聯合制作一份循環設計指南(Circular Design Guide)。

改變塑料包裝三大策略

除了放棄使用塑料的選項外,企業是否可能創造不會污染環境的“新塑料經濟”呢?

世界經濟論壇與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發表了《新塑料經濟:促進行動(The New Plastics Economy: Catalysing action)》。報告中指出,全球塑料包裝回收率可由目前的14%提升至70%,逾40家跨國企業承諾加入行動行列?;貞?016年調查報告所指出的塑料危機,《新塑料經濟:促進行動》報告進一步探討解決的方法。根據Waste Management World報道,《新塑料經濟:促進行動》報告中為跨國塑料產業提供改變全球塑料包裝市場的三大策略:重復使用、改善回收經濟及質量、重新設計塑料包裝并創新。

地球要求科學家、設計師和其他創新者,從根本上重新思考如何制造、使用和再利用塑料。

如今約有13%的包裝是由不同的材料層融合在一起制成的,比如薯片包裝袋和食品包裝紙。這種多層結構提供了重要的功能,如保持食品新鮮,但也使包裝難以回收。與必要的基礎設施相結合,“循環材料挑戰”獲勝者的創新可以防止相當于每秒100個塑料袋的塑料垃圾產生。

來自捷克共和國的MIWA推出了一款應用程序,可以讓購物者訂購他們所需的準確數量的雜貨,然后將這些雜貨以可重復使用的包裝從生產商送到離他們最近的商店或家里。

Algramo是智利的一家社會企業,在智利1200家當地便利店的網絡中提供小批量的可重復使用的容器產品。

每年全球售出超過1000億個一次性咖啡杯,然而今天幾乎沒有一個被回收再利用。

總部位于英國的CupClub推出了一項可重復使用的杯子訂購服務,在這項服務中,可重復使用的杯子可以被送到任何參與服務的商店。

來自美國的TrioCup公司提供一種一次性紙杯,這種紙杯采用類似折紙的技術,不需要塑料蓋。該團隊選擇了一種100%可堆肥的材料,并正在研究一種100%可回收的替代材料。

匹茲堡大學的研究小組利用納米技術制造出了一種可循環利用的材料,這種材料可以取代無法循環利用的復雜多層包裝。這就像自然界利用幾個分子積木來制造各種各樣的材料。

Aronax Technologies西班牙公司提出了一種可應用于材料的磁性添加劑,能更好地隔絕空氣和水分,使其適用于保護咖啡和藥品等敏感產品,同時仍有可能回收利用。

芬蘭VTT技術研究中心從農業和林業副產品中創造了一種可堆肥的多層材料,它可以用于制作食品包裝袋,如什錦麥片、堅果、干果和大米。

弗勞恩霍夫硅酸鹽研究所已經開發出一種含有硅酸鹽和生物聚合物的涂層,它可以用于許多不同的食品包裝應用,并且是完全可堆肥的。

每個獲獎者現在將與專家合作,使他們的概念在規模上具有市場價值,這是一個為期12個月的項目的一部分,該項目與創新催化劑Think Beyond Plastic公司合作。

當循環經濟的原則得到采納時,這些創新展示了其可能性,但要實現這些創新,需要工業、政府、設計師和初創企業做出新的承諾,進行新的合作。它將依靠投資來擴大新的選擇,并提供必要的收集和分類基礎設施來支持它。這就是為什么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歡迎領先企業和政府在創建塑料循環經濟方面采取的最新舉措。

科學使用塑料是經濟機遇

新塑料經濟這項計劃與以往作法的不同之處也許在于,它歸結出一個不爭的事實:在工業化的世界,塑料是最萬用的材料。塑料本身并不邪惡,出了問題的是人們設計、制造、使用和廢棄與再利用等方式。

如果塑料能與石化原料脫鉤,并且普及地再利用,石油的消耗也會減少,并有助于減少碳排放。使用過的塑料仍有其剩余的經濟價值,值得相關產業把握,讓將來的永續經濟更為完整。

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新塑料經濟倡議的負責人羅伯·奧普索默認為,必須承認塑料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好處:輕便、多用、廉價,可以保護我們的食物,讓汽車更加輕便。它們集無敵的功能與低廉的成本于一身,已經成為現代生產無處不在的主要材料。但是現在必須解決塑料污染的根源問題,并向循環再利用的方向發展,使塑料停留在經濟系統內而不進入環境。倡議把包括40多個頂尖的企業、城市、慈善家、決策者、設計師、學術機構、學生和非政府組織聚集到一起。這項投入1000萬美元、為期三年的倡議旨在推動以循環經濟原則為基礎,對系統進行重新設計,最新研究為業內人士勾勒出了一個塑料循環經濟轉型的行動計劃。

關于塑料廢棄物(其中40%不可循環)環境和健康風險的公共討論日益活躍,但對塑料制品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長,到2030年可能翻一番。作為一個全球化社會,我們為什么變得如此依賴塑料呢?首先,塑料對日常生活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不過,塑料制品尤其是包裝的安全處理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一大負擔。多數塑料都被填埋或進入海洋環境,而進入環境的塑料廢棄物則給野生動植物和生態系統帶來了傷害。塑料包裝占到整個塑料市場的26%,而糖紙、洗發水小包裝袋和快餐盒等一次性包裝根本無法被經濟地回收。目前,全球只有14%的塑料包裝得到回收,加上處理中的損耗,最終被有效回收的只有10%。另外30%的塑料包裝(按重量計算)的設計歸宿就是填埋、焚燒或能量回收。剩下30%(以重量計算)的塑料包裝,則需從源頭創新、改變設計,否則無法被回收,即相當于每年有100億個垃圾袋注定進入掩埋場或焚化爐。這些日常用品如糖果包裝紙、密封袋和快餐包裝等皆目前無法被回收,以個數來說,占了塑料包材總量的一半。在首個通用回收標志誕生四十年后,全球仍然只有14%的塑料包裝得到回收,32%進入自然環境,常常留在海灘上以及河流和海洋里。這意味著全球經濟每年要損失800到1200億美元。

各國應該把塑料污染轉化為一個經濟機遇。如果我們可以對包裝設計和包裝材料的管理體系進行改進,將有50%的塑料包裝能在回收過程產生收益。超過20%的塑料包裝可以有收益地再使用,比如用可重復使用的塑料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通??梢宰屢淮涡运芰洗氖褂昧看鬁p,中國在2008年頒布“禁塑令”后,一次性塑料袋使用量下降66%,相當于少用400億個塑料袋。

研究人員指出,約有20%的塑料包裝能夠有效地被重復使用(re-used),例如以更耐用、可重復使用的塑料包裝取代一次性的塑料袋,或設計創新的包裝鼓勵重新填裝。

研究顯示若改善包裝設計及回收處理系統,有約50%的塑料包裝便能被有效地回收利用。只需要很小的改變就能造成很大的不同,例如:單純使用PET制成的透明瓶裝水容器,就比不透明的PET還容易回收,后者每年在法國賣出5千至6千噸,相當于每年需多花100-200萬美元來處理它們。

世界上包括中國(世界上最大的塑料生產國,其次是歐盟)在內的好幾個國家已經限制或禁止使用塑料袋。歐盟計劃出臺一項塑料戰略,作為其“循環經濟行動計劃”的一部分。“新塑料經濟倡議”七大核心伙伴之一的聯合利華公司已經宣布,該公司將在2025年之前,通過具有商業可行性的方式讓其所有的塑料包裝變得可再用、可回收或可降解。

法國政府重申了其對系統性解決方案的承諾,承諾到2025年100%回收塑料。今年3月,他們將公布實現這些目標所需的實際步驟的循環經濟路線圖。據生態和包容性過渡部長的國務卿Brune Poirson說,這些好處包括新的就業機會、增強競爭力和創新。

在英國,包裝和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已經宣布合作建立的第一個國家實施計劃新的塑料經濟在英國,一個獨特的政府支持的協作結合企業、政府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做出一步改變在創建和實施循環經濟解決塑料垃圾。

世界知名大品牌、零售商和包裝公司致力于到2025年或更早,使用100%可重復使用、可回收或可降解的包裝。已經有11家公司——Amcor、Ecover、依云、歐萊雅、火星、瑪莎百貨、百事可樂、可口可樂公司、聯合利華、沃爾瑪和Werner&Mertz,代表著每年使用的約600萬噸塑料包裝將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要想極大地減少漏入自然系統(尤其是海洋)中的塑料,并通過可再生原料、去物質化和減少循環損失,塑料包裝的設計、利用和回收過程中的創新至關重要。(計匯)

廢棄塑料資源化迎來新機遇

塑料已經變成了當前全球的巨大污染源??峙滤芰系陌l明者也沒有想到,時至今日,塑料居然會變成“污染”的代名詞。隨著塑料的使用量增加,大量的廢棄物也隨之產生。據調查,地球表面上幾乎任何地方都能找到塑料的存在,哪怕在最深的大洋底部,最遠的南極北極都不例外。因為塑料化學性質相對穩定,在我們使用的時候,贊嘆它“輕便耐用”,在我們遺棄它后同樣也會埋怨它“難以降解”。如果隨意遺棄,沒有及時處理,塑料垃圾就會越堆越多,從而人為造成生態環境污染。

隨著環保政策的不斷深化和嚴格,繼十年前我國政府發布禁塑令,今年年初,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底,率先在部分地區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到2022年,塑料廢棄物資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應對塑料污染問題再次被提上日程,各地聞風而動。海南、北京、山東、河南等省市紛紛出臺升級版“限塑令”,制定了詳細的限定范圍和限定時間,肯定會有更多省市迅速跟進,再加之實施垃圾分類的強大助力,塑料廢棄物的治理和資源化迎來新機遇。

我國是塑料生產和使用大國,面對巨大的塑料污染壓力,十幾年來國務院和各部委陸續采取了多項政策和行動。如2008年國務院發布的“禁塑令”,2012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017年起逐步禁止廢塑料進口,2018年無廢城市建設,2019年生活垃圾分類行動,2020年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一系列文件均針對塑料問題做了具體規定。

塑料作為人工發明的一種材料,塑料制品極大方便了人類生活,本身并沒有錯,錯也是錯在當塑料完成第一次使用目的后,我們對使用后的塑料處置不當罷了。塑料是環境污染的“罪魁禍首”,我們是否應當考慮如何去合理規劃,使之變廢為寶?

據了解,當前廢棄塑料的處理方式包括物理回收、化學回收、焚燒、填埋、遺棄。填埋和遺棄會對水體、土壤造成較大污染。來自《中國再生塑料行業發展報告(2019—2020)》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產生廢塑料6300萬噸,其中填埋量為2016萬噸,占比32%;焚燒量1953萬噸,占比31%;遺棄量為441萬噸,占比7%;回收量為1890萬噸,較2018年的1830萬噸增加60萬噸,增幅3.3%。我國廢塑料總體回收利用率為30%。可以看出,回收再利用的潛力還是非常大。

“處理廢塑料,首先肯定是減量化,能不用的地方就不用或少用,然后再考慮綜合回收再利用方式?!敝袊镔Y再生協會再生塑料分會會長王永剛表示,“中國在廢棄塑料回收利用方面比世界其他國家做得好,我們有幾十年積攢的回收利用的經驗,過去進口大量廢塑料加工處理,應用端我們也有非常廣泛的再生塑料應用領域?!?/p>

在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龐廣廉看來,對待塑料問題不能盲目禁止,需要科學引導?!澳壳拔覈s有超過13%的原油用來生產聚烯烴等塑料相關產品,且原油用于產品原料的功能在增加,未來越來越多的石油將被用來生產塑料,預計到2025年左右可能會達到20%。所以石化行業需要積極行動起來,共同推動我國塑料廢棄物的綜合治理?!?/p>

塑料化學回收成新方向

我們常常忽略了塑料的另外一種成本。在塑料完成了使用使命,把它扔在自然界之后,其后處理成本并不像木材這些容易降解的物質一樣,成本比較低甚至趨于零。塑料被遺棄后,可能對環境造成額外的負擔,這些不當遺棄造成的額外負擔,就產生了額外的成本。

當前塑料的回收方法主要有物理回收和化學回收。物理回收再生是現在積極提倡并普遍采用的一種方法。但目前主要受困于回收分揀環節,回收收益小,分揀難度大,成本高。相較于物理回收,化學回收會成為塑料循環經濟的新方向。

“生活中產生的廢塑料品類特別復雜,物理回收的難度就特別大,并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比如餐盒這些東西上沾有很多油質,如果前端分類做不好,后端加工的話,從環境效益上來講并不一定比焚燒好,因此,并非所有廢塑料都適合物理回收。”王永剛表示,“此外,目前大部分物理回收的塑料都只能降級利用,利用率不高?!?img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1/01/25/qkimageslvsblvsb202009lvsb20200913-4-l.jpg"/>

“化學回收是最好的回收方式,通過高溫催化、裂化將塑料變成單體后又重新作為原料生產產品,能保證它的充分利用?!饼嫃V廉表示,“化學循環、化學回收肯定是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但目前技術還不成熟,還需要探討它的經濟性問題,成本投資比較高。”

當前多家國際化工巨頭已經開始布局廢塑料化學回收領域。據悉,巴斯夫正在與一家德國公司Recenso合作,使用后者的原料油生產原始聚合物,Recenso開發了一種將混合塑料餾分轉化為加工油的工藝,使用熱力、催化劑和物理力的結合來裂解碳氫化合物。

廢塑料治理是系統工程

對廢舊塑料進行治理,達到回收再利用,需要對全鏈條綜合治理,涉及到塑料全生命周期的廣泛合作。

“治理塑料污染是一個綜合性的任務,從源頭設計到后端應用都要做綜合判斷,是一個系統工程?!蓖跤绖偙硎荆氨热?,設計塑料制品時就要考慮其可回收性、易回收性,采用可以普遍使用的材質,不能為了降成本而使用一些很難回收的塑料?,F在一些塑料袋上有可回收標識,只能說它可回收,但做到易回收就比較難?!?/p>

“我們要倡導整個鏈條的、全生命周期的廣泛合作,從全生命周期認識塑料物流,包括生產、加工行業以及下游的供應商、回收行業,把整個鏈條串起來,形成閉環管理?!饼嫃V廉說。

“雖然國家把塑料回收劃到新興產業里,但由于這個行業過去給人的印象就是小散污,造成項目在地方落地時比較難。廢塑料行業是整個社會新陳代謝的基礎,跟大城市里遍布的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公共廁所一樣,社會需要排泄,沒有這些東西就沒法支撐社會的發展,所以不能把這個行業當做工業體系,而是服務體系。首先從行業定位,應該把各個地方的塑料回收功能補全;其次,我們需要龍頭企業帶動行業整體往好的方向發展;另外,需要優化產業鏈,讓上下游產業鏈協同,做好行業的整合、融合和提升。”王永剛進一步說明。

廢舊塑料回收再利用顯然是個全社會的系統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首先是政府有政策有措施,需要全社會的自覺意識和支持,完整的回收體系,先進的再生技術,回收與再生企業的積極性?,F在各方面條件逐步提升,趨勢向好,廢棄塑料資源化迎來新機遇。(杜力)

威脅到人類生命的微塑料

大聲疾呼:可怕的微塑料,威脅到人類生命的微塑料!

塑料制品在發明之后一百多年的時間里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塑料制品,在當今現代社會與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塑料是人工合成的大分子聚合物,在環境中難以自然降解,隨著人類的使用量的增加,在失去使用價值并被當作垃圾丟棄后,廢棄塑料在環境中不斷累積,并且對地球上越來越多的生物及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塑料污染影響生存環境

有預測稱,塑料生產在未來20年還將翻一番,到2050年將翻四倍,達到3.18億噸。各種各樣的塑料制品正如同潮水一般流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帶來的污染正在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存環境。

現在全球每年消耗2.45億噸塑料,其中四分之一用于包裝,是最常見的用途。全球范圍內,只有14%的塑料包裝被回收,三分之一沒有被收集,直接污染著我們的街道、田野、海灘和海洋。

大量塑料垃圾通過填埋、焚燒等方式侵占和污染著我們的生存環境,而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更是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威脅。2010年以來,每年相當于每分鐘都有一卡車裝載量的塑料垃圾被倒入海洋。早在2015年,《科學》雜志就發表論文稱,每年大約有800萬噸塑料垃圾從陸地流入海洋。如果不加限制,2050年塑料的重量甚至將超過魚類重量。

由于難以降解,塑料垃圾在海洋環境中迅速積累著。今天的海洋中有5萬億個塑料碎片,足以圍繞地球超過400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估計,每年有數十萬海洋生物因不分解海洋塑料而死。

每年不同海域,因為塑料垃圾死亡的鯨數量在逐年增加。每只鯨胃部取出的塑料垃圾,都能夠裝滿幾只大水桶。有30萬只海豚因被丟棄在海上的漁網纏住、或者受到其他海洋污染物的影響而死亡。此外,從微小的浮游生物到巨大的鯨魚,都被發現在食用塑料。在英國捕獲的魚中,有三分之一的魚在內臟中發現了塑料。

有報告稱,每年有超過100萬只海鳥,因污染原因失去生命。一只剛滿90天死亡的雛鳥體內, 被檢測出276塊塑料,塑料占它本身體重的15%,導致它無法正常飛翔,也無法正常進食,只能被活活餓死。如果換做人體的話, 就是一個人的胃里有6到8公斤的塑料。

塑料污染正以高速的、不可逆的方式侵蝕著海洋,如果人類不立刻采取行動,海洋的未來將一片黯淡。

微塑料無處不在

由于微塑料尺寸小,進入地球循環系統,對環境與人體健康的危害比大塊塑料更大。

微塑料對環境的污染有兩個特點,一是數量巨大。據估計,海洋中約有3.5萬噸微塑料,占比超過總塑料垃圾數量的55%和重量的72%。二是增速快。在過去40年中,北太平洋中部洋流中微塑料的濃度升高了兩個數量級,而表面的塑料垃圾濃度則沒有顯著變化。

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胡獻剛博士說,微塑料,顧名思義,也就是粒徑非常小的塑料顆粒,國際上普遍將環境中小于5毫米的塑料顆粒定義為微塑料。這種物質在自然界本來是不存在的,完全是人造的結果。包括在生產和運輸過程中釋放到海洋環境中的原料樹脂顆粒、個人護理品和清潔劑中的塑料磨砂顆粒,在風浪、紫外線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漸破碎或分解形成的塑料碎片。

令人擔憂的是,微塑料已經無處不在。這些5毫米或者米粒般大小的塑料,來自降解后的塑料碎片、合成纖維和塑料膠球。早先人們認為塑料垃圾會讓海洋生物誤食,然后動物可以排泄掉攝入的塑料制品。研究人員在魚類、蚯蚓和其他動物的體內也檢測出了微塑料。

眾所周知,海洋中含有大量微塑料,而這些微塑料,進入海洋生物的身體后,又經食物鏈傳遞到人體中。一項基礎研究也表明,在英國市場上出售的貽貝中全部發現了微塑料顆粒,平均每100克貽貝就有70個微塑料顆粒,而且野生貽貝微塑料含量通常比養殖貽貝要多。而加拿大的養殖貽貝每千克軟組織中最高達1.3萬個。

《環境科學與技術》雜志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在人們日常接觸的食物有些已經發現了微塑料的成分。

今年4月由外籍教授Oluniyi Fadare,中科院及廣東藥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的一項研究的成果顯示表明,我們每天接觸的一次性塑料包裝中存在微塑料顆粒。

這項工作調查了用于食品包裝、快餐和飲用水的塑料產品中,微塑料或納米級塑料的存在和數量。通過光譜分析,研究結果顯示,盛放外賣、飲用水的塑料包裝中存在制造過程中無意添加了塑料碎片。這項研究基于各種形狀的顆粒,比前人所做的(基于固定形狀)要更貼合實際情況。

圓形的容器(用來盛湯、飯的)每個平均含有12毫克微塑料,每個長方形的塑料容器(一般的外賣包裝)平均含有38毫克微塑料,而每個一次性杯子則含有3毫克的微塑料。我們每天用的外賣飯盒和一次性杯子里,居然有這么多微塑料。

這項研究表明,微塑料和納米級塑料十分容易分離。通過簡單的水洗,塑料容器就會釋放出尺寸太多小于50nm的顆粒。

今年,發表在《有害材料期刊》第253期的文章專門調查了中國石家莊、青島、成都、杭州和廈門的數個供應商供應的不同外賣容器的微塑料含量。結果顯示:在PP,PS,PE和PET四種塑料材料中,在由PS制成的容器中發現了最高的微塑性密度,隨后是PE,PET和PP。

外賣容器中有兩種主要的微塑料來源,即大氣塵埃和容器內表面剝落的顆粒。PS容器的松散結構和粗糙表面很可能導致容器中含有更多的微塑料。根據外賣容器的微塑料含量和外賣訂購頻率,假設一餐的進餐時間為20分鐘,使用一個外賣容器,則一個人每周攝入的微塑料量為12到203個。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委托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進行過一項針對微塑料的綜合研究。研究顯示,在食物中,甲殼類海鮮、啤酒和鹽的微塑料顆粒含量最高。

據華東師范大學于2015年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在他們收集到的所有食鹽樣品中都含有“微塑料”,尤其是海鹽,每公斤中超過550塊微塑料。按照每天6克的食用量來計算,一個吃海鹽的人一年吃下的微塑料總量超過1000塊。

根據華南農業大學今年(2020年)進行的一項研究,在廣東東南方的海域,測出的微塑料密度是8895個/m3。這些微塑料會輕易通過呼吸系統進入海生生物的體內。當然北方海域也不例外,今年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發表的報告指出,渤海、北黃海和南黃海海域平均每千克貽貝分別含有171.80、123.60和72.00個微塑料,三個海區的微塑料豐度依次為:渤海>北黃海>南黃海。

2020年6月20日,《Nature Nanotechnology》雜志在線發表了來自山東大學王曙光課題組及袁憲正課題組和美國麻省大學Baoshan Xing課題組等合作的研究文章。該研究為納米塑料可以被陸生植物吸收并積累提供了直接的證據,對今后分析納米塑料在陸地環境中的安全風險評估提供了參考。

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駱永明研究員、李連禎副研究員等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Nature》子刊《Nature Sustainability》雜志發表了微塑料可通過新生側根間隙進入可食作物的研究論文。這項最新研究顯示,發現尺寸在亞微米級甚至是微米級的塑料顆粒都可以穿透小麥和生菜根系進入植物體,并能在蒸騰拉力的作用下通過導管系統隨水流和營養流進入作物可食用部位,大約兩微米甚至更大的塑料微粒也可以進入植物中。這也意味著微塑料可能通過食物鏈傳遞而存在于食用的肉類和奶制品中。

微塑料對人類危害更可怕

盡管人類知道塑料對于地球的危害,卻不知道微塑料也在侵蝕地球。國際上針對微塑料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紀70年代,但引起重視是在2000年之后。

微塑料污染終于輪到人類了。不管是食用已經受了污染的食物,或者無意識吃下食品包裝上的微小塑料,都可能造成人體內的微塑料污染。

人體內已經被微塑料入侵已經是鐵定的事實了,科學家推測海鮮、鹽、水、空氣懸浮物、食品加工和包裝材料,是微塑料攝入的潛在來源。盡管各國塑料污染的情況有所差異,但幾乎沒有任何地區能置身事外。

攝入微塑料的一個主要的途徑是飲用水。紐卡斯爾大學的報告稱,人類攝入微塑料的最大來源是飲用水,世界范圍內的瓶裝水、自來水、地表和地下水中都含有微塑料。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公布了一項涉及全球9個國家的大型研究,研究團隊和其他實驗者在9個國家的19個地點分別購買了259瓶瓶裝水進行檢測,包括依云(Evian)、雀巢Pure Life等11個品牌的瓶裝水,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尼羅紅(Nile Red)熒光染料,讓染過色的塑膠微粒在藍色光線照射下得以顯現。

結果顯示,93%的瓶裝水含有塑料微粒。每升水中,直徑大于100微米的顆粒數有10.4個,而更小的、可能是塑料成分的顆粒每升含有314個。其中常用于制作瓶蓋的聚合物聚丙烯占這些較大顆粒的54%,其次是尼龍,用于瓶身制作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占6%。

美國的自來水取樣中,94.4%都含有塑料纖維,平均每升水中含有9.6根纖維;而在歐洲地區,72.2%的取樣水含有塑料纖維,平均每升水中含3.8根塑料纖維。

一項今年發表在《總體環境科學期刊》的研究首次揭露了飲料中微塑料含量的情況。研究者在墨西哥沃爾瑪購買了總計57種飲料樣品,涵蓋27個不同品牌。其中2個品牌的4個樣品是冰茶,10個品牌的19個樣品是(其他)軟飲料,2個品牌的8個樣品是能量飲料,13個品牌的26個樣品是啤酒。

結果顯示,在100%的冰茶樣品中,都檢測到了微塑料顆粒,每升中約有3.4個微塑料顆粒。而在19個(除冷茶外的其他)軟飲料樣品中,有16個樣品(84.2%)檢測出微塑料,每升中約有3個微塑料顆粒。在測試的8個能量飲料樣品中,有5個樣品(62.5%)檢測出微塑料,每升約有4個顆粒。

啤酒中監測出最高的微塑料含量。26個啤酒樣品中,共有約152個微塑料顆粒。其中,三個樣品發現了驚人的15-28個微塑料顆粒/L的數據。發現的絕大多數微塑料為纖維(93.42%),其余為碎片(6.58%)。

研究團隊從芬蘭、意大 利、日本、波蘭、俄羅斯、英國、 奧地利和荷蘭8個國家分別選擇了一名志愿者。這些年齡33到65歲的志愿者,進行了為期一周的飲食控制,最終提供糞便樣本供研究。結果,8個樣本均發現了微塑料,而且多達9種不同種類的微塑料,大小從0.05~0.5毫米不等,比頭發絲還小幾倍。

我們每天呼吸著的空氣中,居然也含有微塑料。2019年巴黎理工學院的一份報告指出,在位于距巴黎市中心約10公里的大學屋頂上收集的室外空氣樣本中,每立方米空氣含有0.2-0.8個微塑料顆粒。而此地的室內平均顆粒濃度則比室外高,在3-15個/立方米的范圍之間。在我們中國,情況可能要更嚴峻一些。每天,研究人員在廣東東莞市的室外空氣中檢測出175-313個/立方米的微塑料密度;而在室內環境中,污染更嚴重,范圍是每立方米523個以上。

全球重視微塑料威脅

目前微塑料議題上升到全球治理層面。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呼吁為更有效保護全球海洋環境,各國應在微塑料管理方面采取預防性措施。

我國在禁塑限塑方面是積極的倡導者。今年1月份公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俗稱“新版《限塑令》”)中,對于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也提出了到2020年底禁止生產,到2022年底禁止銷售的規定。

許多國家明確認識到了微塑料污染問題。美國和英國的塑料行業已經實施“除草行動”來減輕樹脂顆粒對環境的損害,尤其是在運輸和裝運期間。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與聯合國環境署共同發布了《火奴魯魯戰略》,要求將塑料顆粒作為一種重要的海洋廢棄物來處理。多個州相繼出臺法案,禁止散發和銷售含有塑料微珠(小于5毫米)的化妝品。加拿大政府宣布對微珠進行全面禁止。

微塑料充斥著我們的環境。日常生活中,人類一直在攝入微塑料,會吸入從空中掉落的微纖維;在灌注飲料的過程中,微塑料會滲進飲料;大氣中的微纖維也會落到自來水儲水池,全世界83%自來水樣品中都檢測到了微塑料的身影;微塑料和有毒物質積累到食物鏈中,對整個生態系統帶來潛在影響。

人類自身也是塑料垃圾的制造者。比如人們使用的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瓶,都可能是微塑料的來源。面對可怕的微塑料,要提高警惕,萬萬不可忽視。最小的微塑料已經侵入了人的血液、腸道、淋巴系統甚至肝臟,對人體健康的威脅不容小覷。

我們普通人目前無法完全避免對塑料制品的使用,但可以從自身做起:少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少用塑料袋,少購買瓶裝水,讓減少塑料消費、消除塑料污染的理念與行動融入日常生活中,保護地球,保護人類,保護我們每一個人!

我國塑料包裝行業概覽

目前我國塑料包裝行業市場集中度較低,行業內競爭激烈。塑料包裝行業大體可以分為四個梯隊,第一梯隊為龍頭型企業,主要有永新股份、安姆科(中國)、紫江企業等;第二梯隊為行業內主要競爭者,主要有通產麗星、王子新材、珠海中富等;第三梯隊為行業集群力量,主要為南方包裝、普拉斯包裝、宏裕包材、海順新材等大中型企業,此梯隊企業數量最多,也更有可能出現新的龍頭企業;第四梯隊為廣大中小企業,產品偏向中低端,企業規模較小,競爭力較弱。

塑料包裝主要包括塑料薄膜、塑料軟包裝、塑料瓶、塑料編織、塑料包裝箱與容器及托盤、泡沫塑料等,其中占比突出的產品是塑料薄膜、塑料軟包裝和塑料瓶。

塑料薄膜包裝主要包括熱收縮包裝薄膜、纏繞包裝薄膜、食品無菌包裝膜、果蔬保鮮膜、液體包裝膜等等。近年來,隨著各個產品的發展,行業涌現出了一批龍頭企業,如佛山塑料集團有限公司、安徽國風塑業等。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塑料薄膜產量逐年增加,年均增長速度達到了15%。2018年,中國塑料薄膜實現工業總產值2191.86億元,其中塑料包裝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471.92億元,占到塑料薄膜總產值的67%。

2015-2019年,我國塑料薄膜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年營業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全部工業法人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不斷增加,但逐年來增速有所放緩。根據中國包裝聯合會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塑料薄膜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累計營業收入2704.93億元,同比增長4.26%。

從產量方面來看,2015-2019年,我國塑料薄膜產量整體呈波動趨勢。2018年,我國塑料薄膜產量為1180.36萬噸,為近年來最低值。2019年全國塑料薄膜產量為1594.62萬噸。

以塑料薄膜為主要原材料的軟包裝是塑料包裝的主體。中國印刷技術協會凹版印刷分會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軟包裝市場規模約為1870億元,占到中國凹版印刷市場規模的66%。目前凹印是中國軟包裝中占比最大的印刷技術。

塑料薄膜行業屬于技術和資金密集型行業,軟包裝是應用最廣泛數量最大的包裝產品,與生活密切相關。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環保政策的升級,行業需通過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向高性能、綠色化方向發展。

標簽是我國包裝印刷行業增長較快的一個部門,現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標簽是軟包裝行業中的一個專業分支,與軟包裝的生產設備、印刷、工藝等非常相近,嚴格說,標簽也屬于包裝范疇。根據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標簽印刷分會的最新統計,2018年我國標簽印刷工業總產值實現468.7億元,比2017年增長8.5%,依然高于AWA報告顯示的全球6.9%的增長率。其中,不干膠總產量達64億平方米,比2017年增長10%。標簽和軟包裝市場發展都處于成熟期,每年的增加相對穩定。

目前,中國的軟包裝印刷依然以機組式寬幅凹印機為主導,主要特點是:多長單、價格低、幅面寬、印刷速度快。但隨著終端市場需求的改變,尤其是主流的年輕消費群體對健康、便攜和個人享用商品的需求不斷增加,使得軟包裝的訂單長度在逐漸減少,但對多樣性的要求在逐步增加。這對凹印生產軟包裝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軟包裝與標簽的生產,在材料、印刷、復卷、分切等方面具有不少相似之處。未來隨著短單、個性化軟包裝需求持續增加,軟包裝和標簽相互交融的現象將進一步加強,部分軟包印廠會生產一些標簽訂單,標簽印廠也會承接一些軟包裝的產品。

塑料瓶是塑料包裝行業的主力軍之一,尤其是飲料瓶,數量大,看看遍及城鄉的礦泉水、果汁飲料、乳品,誰能離得開塑料瓶?隨著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我國塑料瓶生產近幾年突飛猛進,成為塑料包裝產品中增速最快的細分行業。

塑料瓶主要是由聚乙烯或聚丙烯等材料并添加了多種有機溶劑后制成的。塑料瓶廣泛使用聚酯(PET)、聚乙烯(PE)、聚丙烯(PP)為原料,添加了相應的有機溶劑后,經過高溫加熱后,通過塑料模具經過吹塑、擠吹、或者注塑成型的塑料容器。塑料瓶具有不易破碎、成本低廉、透明度高、食品級原料等特點。主要用于飲料、食品、醬菜、蜂蜜、干果、食用油、農獸藥等液體或者固體一次性塑料包裝容器。塑料瓶具有不易破碎、成本低廉、透明度高、食品級原料等特點。

塑料瓶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當前人力成本不斷上升,對于塑料瓶企業來說,人工成本成了巨大壓力。其次,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受市場各種成本上升,原材料上漲明顯,這給塑料瓶企業造成了壓力。再次,隨著世界經濟的疲軟,塑料瓶的外貿訂單逐漸下降,許多外貿型企業紛紛轉戰國內市場,這給本來已經競爭激烈的國內塑料瓶市場帶來了更大的壓力,價格戰越來越厲害,企業的利潤越來越低。塑料瓶廠家在當前各種壓力的情況下,更應該走產業升級之路,在塑料包裝領域走創新之路,努力提高塑料瓶的附加值。

塑料包裝箱行業規模增速趨緩。塑料包裝箱類產品主要有果蔬箱、塑料周轉箱、托盤等。近年來,塑料箱類產品發展迅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木質包裝,在多個領域廣泛應用。特別是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推動了塑料箱產品的升級。

2015-2019年,我國塑料包裝箱及容器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年營業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全部工業法人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不斷增加,但2019年增速有所放緩。根據中國包裝聯合會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塑料包裝箱及容器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累計營業收入1592.39億元,同比僅增長1.29%。

塑料編織布編織袋包括塑料網袋,是重要的塑料包裝產品種類,尤其是在化工、建材、礦物、農產品等的運輸包裝方面,是不可或缺的主力。但近幾年隨著環保要求的升級,需求下降。

泡沫塑料制品產量下降明顯。2015-2019年,我國泡沫塑料制品產量波動較大。2019年,我國泡沫塑料制品產量為258.19萬噸,同比下降16.16%。產量下降的同時,塑料泡沫制造業收入也隨之下降。2017-2019年,我國塑料泡沫制品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速逐漸下降,2019年出現負增長。2019年塑料泡沫制品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29.38億元,同比下降2.61%。

當前世界經濟在發生的變化,國內的產業結構也處于不斷的升級階段。在當前的產業升級過程中,一些低附加值的企業遭各種各樣的經營困境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困難。整體來看,近三年,我國塑料包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的主營業務不斷增加,但由于國家環保政策日趨嚴禁,塑料包裝行業也逐漸向綠色、可持續發展趨勢轉變,所以整體行業收入增長速度受到影響。但毫無疑問,作為包裝產業的主力軍,塑料包裝行業通過轉型升級,一定會有廣闊的市場和發展前景。(包普)

金屬包裝材料的再生

在主要的包裝材料紙張、塑料、玻璃、金屬中,金屬是回收再生效果最好的,可以循環使用,性能沒有變化。生活中金屬包裝處處可見,大到作為運輸包裝的鋼桶,小到馬口鐵的餅干桶、罐頭盒、茶葉盒、鋁制和馬口鐵制飲料易拉罐,尤其是易拉罐數量猛增。隨著回收再生技術的提高和垃圾分類的推廣,金屬包裝回收再利用越來越受到重視。我們可以看一看鋁和鋼鐵再生情況。

再生鋁環境效益

原始鋁的生產涉及鋁土礦的開采和高溫冶煉,會影響生態系統并產生相對大量的溫室氣體排放。相反,與生產原鋁相比,制造再生鋁所需的能源減少了95%,溫室氣體排放減少了95%。

廢飲料容器(UBC)構成了消費后回收鋁供應的最大組成部分。大多數UBC都重新制成鋁罐?;厥珍X的額外供應來自工業后制造廢料,來自消費后物流的其他形式的鋁包裝以及非包裝工業的來源,例如某些等級的汽車廢料或建筑和建筑廢料。

平均而言,鋁罐含有70%的回收鋁,這些回收的鋁來自消費后和工業后的混合物。這是整個行業的平均水平,鋁制造商會根據UBC的供應情況來調整再生鋁用量的特定百分比。

鋁罐被市政回收系統廣泛接受,因為它們具有很高的商品價值和強勁的市場需求。根據EPA的最新估計,鋁制飲料罐中有54.9%被回收利用。UBC的國內供應并不總是能夠滿足需求,這迫使鋼廠從國外進口UBC。鋁罐通常從墨西哥,中東以及某些情況下從歐洲進口。

品牌所有者通常很難獲得有關其鋁罐中的再生鋁的確切數量的信息,因為制造商經常不會從供應商那里獲得此信息。由于其大量的供應商和大規模的生產,追蹤流經該行業的再生鋁的數量具有挑戰性。鋁罐的分批生產過程涉及原始鋁和來自工業后和消費后來源的回收鋁的混合物。在不同的時間可以使用不同的原料,而包含回收鋁的能力取決于批量生產時的可用性,合金成分和回收鋁的質量。有時沒有足夠的UBC來填充批次。

再生鋁成本

鋁制造商經常面臨著尋找附近供應穩定的UBC的挑戰,這很重要,因為長距離運輸UBC的成本可能會削弱使用再生鋁而不是原始鋁的價格優勢(以及溫室氣體排放節?。?。從經濟和環境角度來講,將一包UBC運到最近的鋁廠是有意義的。

品牌所有者應準備與供應商緊密合作,以鼓勵使用再生鋁,同時考慮在需要長距離運輸再生鋁以替換原始鋁時可能會在生命周期影響中進行權衡取舍。生命周期評估是一種有價值的工具,可用于權衡這些影響。

再生鋁性能與加工

在新的鋁罐中使用再生鋁幾乎沒有明顯的性能或美觀問題。

新型鋁制飲料罐中的再生鋁質量或性能沒有問題。在薄箔中,再生鋁可能會產生針孔,因此必須小心以檢測缺陷。

再生鋁罐沒有任何加工挑戰。UBC在600至700攝氏度下重熔,從而消除了市政回收流中可能接觸到的大多數雜質。

在鋁罐中,罐體,蓋和拉片均由獨特的合金制成,其化學成分略有不同。由于在使用UBC制作新的罐身時將這些合金混合在一起,因此可能需要用純鋁稀釋回收的鋁,以便獲得合適的罐身合金化學成分。合金的調整始終取決于進料流中合金的混合情況以及所需的最終用途。

成功的再生鋁產品

雷諾包裝?提供了一種由100%再生鋁制成的箔,該箔由工業后和消費后的鋁制成,具有食品安全性。雷諾消費類產品在其產品頁面上指出,鋁箔有可能再次被回收利用,但消費者需要在當地檢查以查看其當地的回收設施是否接受鋁箔,這是提高未來再生鋁質量的重要一步。他們制造再生鋁箔的過程比由純鋁制造箔所消耗的能量少80%。

鋼鐵可無限循環利用

鋼鐵是一種高度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并不限制用于制造新鋼鐵產品(例如包裝)的廢鋼數量。鋼可以無限循環利用,而不會破壞固有物理性能。再生鋼包裝中的回收內容物不會造成性能缺陷或不足。鋼的回收過程不會引起材料性能的任何內在降低,也不會引起任何重要的性能或外觀變化。

幾乎所有鋼包裝都包含20-30%的再生鋼。由于煉鋼工藝的本質,煉鋼廠通常不會使用超出此范圍的再生鋼百分比進行制造。

再生鋼成本低

在BOP煉鋼中使用20%到30%的廢料可以優化制造過程相關的成本。每回收一噸鋼可避免使用2500磅的鐵礦石,1400磅的煤炭和120磅的石灰石。

鋼制容器的整體回收率很高,約為73%。與其他基材相比,由于鋼本身具有磁性,因此很容易從其他材料中識別和分類。所有鋼鐵產品都包含再生鋼,因此對再生鋼的需求是對鋼需求的固有需求。

再生鋼加工

有兩種主要的煉鋼工藝:電弧爐(EAF)煉鋼,通常使用大約90%的廢料;基本氧氣法(BOP),通常使用大約20-30%的廢料。只有BOP煉鋼能夠生產用于包裝的鋼種,并且BOP煉鋼中使用的廢鋼百分比可以在大約20%到30%的范圍內進行調整,但通常認為所有鋼包裝都包含25%的可回收成分就足夠了,因為BOP煉鋼廠使用的廢鋼百分比變化有限。

與其他材料的回收系統相比,鋼的再加工操作對污染物的耐受性極強,因為爐溫可能達到3000華氏度。高溫導致所有塑料、玻璃、紙張和鋁制物體蒸發,其中一部分能量被捕集以向爐子傳遞少量熱量。

BOP煉鋼中使用的廢料來自多種來源,通常不符合制造新鋼包裝所需的等級。BOP煉鋼廠必須調整廢料混合物中的碳含量,這很簡單,因為脫碳是BOP煉鋼的核心功能,必須去除進料廢料涂層中可能存在的錫和鉻等元素。(宗述)

包裝設備加速智能化

我國制造業正在展開一場智能化的新工業革命。我國自2015年發布《中國制造2025》開始,中國智造的進程就開始了加速階段。在智能化浪潮下,機械智能化成為工業領域中一個重要的發展重心,而這也使包裝機械必然也要向智能化轉變。包裝機械產業是中國制造業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我國機械工業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包裝機械行業作為包裝加工的裝備提供方,對我國的整個包裝產業有著重要影響。

智能化包裝設備需求蓄勢待發。近年來,伴隨著人口紅利的不斷削弱,我國制造業從傳統走向智能,已成為未來重要發展方向。數據統計,我國普通勞動力呈逐年減少趨勢,用工難和用工成本不斷增加已成為制約制造業發展的瓶頸,而高素質技術型人才向高新、高科技產業聚集,進一步加劇了制造業用工形勢的嚴峻,嚴重限制了企業的發展,自動化、智能化在制造業中的應用顯得日益迫切。而包裝行業智能化的第一步就是實現包裝設備的智能化。

截至目前,我國包裝機械領域的自動化比例已超過50%,這為智能化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伴隨著5G時代的來臨,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技術如火如荼地發展,未來3-5年,我國自動化包裝設備的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從而有效提升包裝生產的效率,破解人力成本不斷攀升的難題。

工業智能化進程下的包裝機械智能化正在加速。自動化、集成化、大數據、工業云等詞匯已經耳熟能詳,無人車間、全自動化生產線、數控機床等,成為企業的追求和努力方向。智能包裝機械,能夠對生產數據進行整合并反饋,結合智能終端裝備的操控,實現生產的無人化、自動化。智能化機械產品的發展對提升包裝機械運行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有著重大意義,并且隨之帶來的是包裝機械生產的質效提升和能耗走低。

隨著我國人口紅利逐漸萎縮,機器換人的進程推進,無人化車間的實現和廣泛應用將在未來形成一種發展趨勢。在這種趨勢下,大型企業的智能化將走在前列,而中小企業仍需要較長一段時間。我國在2017年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推進中小企業信息化的指導意見》。意見中提到,在2020年我國中小企業的信息化水平將有顯著提升,這其間有賴于互聯網和信息技術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發揮的重大作用。因而推動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培養以信息技術豐富自身競爭力的中小企業、推廣服務于智能制造的信息化集成應用產品和解決方案將顯得尤為重要,而這將推動制造業中小企業的智能化轉型。

包裝機械行業中小企業眾多,我國作為包裝制品生產和消費大國,隨著科技發展,綠色包裝成為國際科研活動的焦點之一,使得包裝機械在我國包裝制造業中始終處于重要地位。大企業的機械智能化可以起到行業帶頭作用,但是并不代表整個行業的水準,因而中小企業的包裝機械智能化程度將左右我國包裝機械行業整體智能化的進程。

自2013年起,我國成為全球工業機器人需求第一市場,機器人銷量和市場增速穩居世界前列。而在銷量和需求的背后,技術仍然是目前最大負面影響,核心技術的不足使我國機器人產業難以向上游進發,最核心零部件仍然依賴進口,相同功能機器人在能耗、精度上與國外產品相比缺乏競爭力,產業低端化仍然較為普遍。

我國機器人市場仍處于被國外四大家族廣泛占據的情況(KUKA、ABB、發那科、安川電機),鑒于國內工業對智能化生產的需求和民族品牌對變革的支撐,國內如拓斯達、新松、錢江、偉立等機器人企業迅速崛起。國產裝備的崛起不僅代表著我國的科研力量增強,更將加速我國工業智能化趨勢的加強。拓斯達推出的惠企行動,對中小包裝企業而言就是走近生產智能化的一次良機。

浙江省出臺了《關于推動工業企業智能化技術改造的意見》,其中提出對智能化技術改造覆蓋率、企業智能化水平、機器人應用密度、數控化率、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占比等一系列目標,并且將加快產品的智能化升級、推動裝備的智能化改造、實施制造生產線的智能化改造以及打造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等內容發展為《意見》的五點方向,事實上這也是對我國工業企業智能化方向的一個縮影。

工業智能化浪潮不可阻擋,包裝機械的智能化也勢在必行,智能化作為整個產業轉型升級的開端,起著引領作用并實現共贏。工業裝備的智能化將走在細分產業智能化的前面,得益于我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包裝機械的智能化進程也將進入快車道。(葛支匯)

東方精工布局智能包裝設備全產業鏈

東方精工是我國紙箱機械行業的龍頭企業,高舉科技創新大旗,研發生產國際一流精品,引領行業前行。

1996年,東方精工由唐灼林董事長在廣東佛山創立,主營業務為瓦楞紙箱印刷生產線,公司于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上市后,集團在“內生+外延”的總體發展思路指引下,完成了高端智能裝備的全球化產業布局。集團主營業務除了有瓦楞紙板生產線、高端瓦楞紙板印刷生產線及印前印后配套設備以外還有舷外機、其他高端智能制造產品。

瓦楞紙箱印刷成套生產線是東方精工上市時的主營業務,東方精工作為國內最早從事智能瓦楞紙箱包裝設備的研發、設計和生產的公司,為下游紙制品印刷包裝行業,尤其是瓦楞紙制品印刷包裝行業國內外市場的中大型客戶提供高技術含量、高性能和高質量的紙板生產和印刷包裝設備。公司精耕二十多年,圍繞中高端瓦楞紙箱印刷設備持續進行自主創新,豐富產品體系,已經能夠滿足全球市場客戶的廣泛需求。

2016年,東方精工全資收購意大利EDF公司,并調整該公司在集團內部的定位,由此涉入瓦楞紙箱全自動化印刷生產線和印前、印后自動化配套設備領域。東方精工將其作為高端瓦楞紙箱印刷成套生產線在歐洲的研發和生產基地,不但實現了對公司現有印刷設備系列產品的研發升級,而且實現了高端機型在歐洲的研發、生產,進一步帶動公司產品的全球銷售,踐行了公司定位高端市場、放眼國際化布局、全球資產均衡配置的發展戰略。

在高端瓦楞紙板生產線方面,公司通過兩步收購,于2017年全資控股Fosber集團。Fosber集團是全球最大的兩家高速寬幅瓦楞紙板生產線供應商之一,其在全球范圍內的高端市場占有率在30%左右。客戶覆蓋了等全球知名大型包裝企業,是全球重要的高端瓦楞紙板生產線技術推動者與革新者。2019年Fosber集團完成了對意大利Tiruna集團70%股權的收購,使瓦楞紙板生產線業務關鍵零部件的供應得到了堅實的保障。2020年年初,Fosber集團完成了對意大利老牌瓦楞紙板制造商Agnati相關業務資產的收購,擁有了向客戶提供世界領先的、更加適用于與數碼印刷技術結合的瓦楞紙板生產線的能力。

同時,公司在國內成立合資公司Fosber亞洲,將Fosber集團產品國產化。通過“收購+合資公司”的海外并購模式,東方精工實現了海外優質技術資產的國產化和有效轉移。

在智能包裝設備下游行業拓展方面,東方精工于2014年收購嘉騰機器人20%股權,布局智能物流領域。經過多年資源整合和研發配套,公司在“包裝—智能物流”一體化的整體解決方案領域已積累了經驗和實力。隨著下游客戶對印刷設備產線后續物流自動化設備的需求增加,公司提前在智能物流領域布局的優勢將逐漸顯現。

截止目前,東方精工已正式形成了以高端智能裝備為核心主業的發展戰略,確立了海外優質技術、智能制造先進理念與自有高效管理模式相結合的核心策略。經過東方精工在高端智能裝備的精益求精以及海外市場的不斷探索,可以真正實現定位高端市場、拓展國際化布局、力求全球資產均衡化配置的發展目標。(華印宣)

瓶蓋扭矩儀保證包裝密封性企業關注度和需求不斷提升

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升,藥品、食品等行業規模的不斷擴大,產品質量和檔次的逐步提高,水漲船高,產品包裝隨之升級。瓶蓋扭矩儀悄悄地進入市場和企業,成為企業關注的不可缺少的測量設備,對于瓶蓋扭矩儀的需求以及要求也在不斷提升。打開電腦搜索查詢一下,跑出來一大堆資料,從這也可以看出來這瓶蓋扭矩儀還真是受關注了。

瓶蓋扭矩測試儀為測量瓶裝產品鎖緊、開啟扭矩值大小的專用設備,其測量精度高,穩定性好,是生產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試驗設備。

瓶類包裝是食品飲料、藥品常用的包裝形式之一。其包裝瓶蓋鎖緊、開啟扭矩值的大小,是生產單位離線或在線重點控制的工藝參數之一。扭矩值是否合適對產品的運輸以及最終消費都有很大的影響,是企業重點控制的產品指標之一。

瓶蓋扭矩儀適用于瓶裝包裝產品、吸嘴包裝產品、軟管包裝產品的瓶蓋鎖緊、開啟的扭矩值大小測試。其扭矩值是否合適,對產品的中間運輸、以及最終的消費都具有很大的影響。瓶蓋扭矩儀測量精度高,穩定性好,是生產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試驗設備。

瓶蓋的設計方面,一般要求便于消費者開啟。我們在生活中可能都遇到過瓶蓋太緊,怎么使勁都擰不開,惱火的很,真是很不方便。如何合理的對瓶蓋開啟力大小進行控制是生產單位在線或離線檢測的重點。瓶蓋的開啟扭矩是指開啟封裝的防盜蓋時力矩,對于不同規格的瓶蓋開啟扭矩性能要求有所不同。合適的瓶蓋扭矩不緊就可以讓人方便打開,而且能保證包裝的密封性。

如何做到這樣合適?瓶蓋扭矩儀可以發揮很好的作用。

從理論上講,扭矩儀非??煽?,系統采用微電腦控制,搭配LCD液晶顯示屏幕和PVC操作面板,方便用戶快速、直觀的查看檢測數據和結果。提供開啟力和鎖緊力雙重試驗模式;測量峰值自動保持,保證測試結果被準確記錄;采用標準試驗單位,方便數據參考和比對;過載保護、自動清零、以及故障提示等智能配置,保證用戶的操作安全;配備微型打印機和RS232通用數據接口,方便數據輸出和傳遞;支持實驗室數據共享系統,統一管理試驗結果和檢測報告。

但實際上,并不是像想象的那么理想。

當前,我國的瓶蓋扭矩儀市場上以進口產品居多,主要用于食品、藥品等行業的瓶蓋預緊力測試。隨著包裝市場規模逐漸擴大,國內的瓶蓋扭矩儀廠家數量越來越多,產品的種類也越來越豐富,但不同企業之間的產品同質化情況嚴重,產品重疊率高,行業整體水平還處于中、低端階段,與國外進口的儀器設備相比存在較大的差距。因此,我國瓶蓋扭矩儀還需要從核心技術、創新、人性化設計等方面進行突破。

用戶的痛點與需求,以及市場發展趨勢,是瓶蓋扭矩儀廠家在升級改進設備的過程中需要牢牢抓住的因素,將影響產品的發展方向以及未來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據了解,不少用戶在使用國產瓶蓋扭矩儀的過程中遇到測量精度不準、穩定性差等問題,嚴重時大大影響了產品包裝質量和消費者的體驗效果。因此,企業需從痛點著手,破除難點。

瓶蓋扭矩儀的測量精度影響瓶蓋封裝的力矩檢測。因此,測量精度高的瓶蓋扭矩儀在市場上更具備競爭力。

穩定性是任何設備都必須追求的目標,也是用戶選購設備時非??粗氐囊蛩?。加強瓶蓋扭矩儀的穩定性,有利于提高檢測水平,助力用戶生產的產品更放心。

性價比高是用戶非常關注的因素。雖然在市場上,同類產品存在同質化競爭、低價競爭的局面,但是提高設備的性價比,打破低價局面,在產品的質量、服務等方面多下功夫,有利于提高產品的附加值,給用戶帶來更多的價值體驗。

目前,不少瓶蓋扭矩儀廠家對產品進行更新。例如,有廠家研發的瓶蓋扭矩儀采用微電腦控制,具有打開力與鎖緊力雙重試驗模式,儀器選用進口傳感器,設備整體性測試精度高,并且操作簡單,具備自動清零、故障提示、超載保護等功能。

市場的需求必然是企業的追求。有高質量的市場需求,企業就會研發生產高質量的產品。食品、醫藥那么多企業需要可靠的可信賴的瓶蓋扭矩儀,我們的生產企業絕對不會讓大家失望的?。U集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理论精品| 国产成人艳妇AA视频在线| 亚洲精品第一在线观看视频| 99er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午夜视频免费一区二区在线看| 综合色在线| 91在线激情在线观看| 午夜成人在线视频| 尤物亚洲最大AV无码网站| 日本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aaa视频|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丝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视频| 亚洲电影天堂在线国语对白| 综合色区亚洲熟妇在线| 精品福利视频网| 免费在线观看av| 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在线人成大黄瓜 | 久久免费视频播放| 亚洲国产午夜精华无码福利| 欧美成人一级| 国产色偷丝袜婷婷无码麻豆制服| 免费国产好深啊好涨好硬视频| 青青青国产视频手机| 激情综合网激情综合| 熟女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日韩精品成人网页视频在线| 日本成人不卡视频| 五月婷婷综合网|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 国产欧美日韩va另类在线播放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下载| 久久久亚洲色| a毛片基地免费大全| 色综合手机在线|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五月婷婷中文字幕| 无码高潮喷水专区久久| 毛片网站观看| 亚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中字无码av在线电影| 91九色国产在线| 就去色综合|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天堂成人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精品A| 99热免费在线| 人妻中文久热无码丝袜|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v欧美| 国产在线自在拍91精品黑人| 精品色综合| 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1024| AV不卡国产在线观看| 九色综合视频网| 国产91特黄特色A级毛片| 在线观看欧美国产| 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内视频精品| 欧美精品啪啪|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五月天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四虎永久免费网站| 国产一区成人| 夜精品a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频| 中文字幕亚洲第一| 99久久国产精品无码| 精品国产成人国产在线| 国产午夜无码专区喷水| 成人看片欧美一区二区| 亚洲无线国产观看| 97se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欲色天天综合网| 区国产精品搜索视频| 乱系列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av片囯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