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輝 通城卡非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我國的農業發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采取的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規模經營模式,這種發展方式遠遠趕不上我國工業化發展和城鎮化發展的進程,所以,政府和相關管理部門一直在大力推動農業的現代化發展。只有將傳統農業與現代化產業相融合,有效的延伸農業產業鏈,提升附加值,才能夠在此過程中拓寬農業的功能性和經濟性,使農業真正的走上現代化發展的新道路。
紫蘇在我國的種植歷史非常悠久,一直被我國的居民作為食物、藥物或牲畜飼料進行使用。隨著專家學者對紫蘇的研究不斷深入,發現紫蘇中富含有α 亞麻酸等多種有利于身體健康的自然成分,能夠有效的調節血脂和降低膽固醇,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通城縣農業資源多樣化,物種豐富,農業生產具有較好的自然條件和生產環境,尤其是紫蘇種植較為普遍,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種植紫蘇的習慣。但是由于紫蘇種植具有季節性特征,所以通城縣沒有形成紫蘇的規模化種植,僅僅以家庭為單位種植紫蘇,屬自產自銷模式,農民并沒有從紫蘇種植中取得很好的經濟收益。
2016 年,通城縣的本土企業卡非食品有限公司注冊了“黃袍農夫”品牌,主要專注于紫蘇類產品的生產、加工和銷售,主打紫蘇系列醬腌菜產品。黃袍農夫采取“公司+農戶+基地”的產業鏈融合和延伸策略,有效的進行資源整合,不僅擴大了生產規模,增加了農民收入,而且也有效的減少了企業間的惡性競爭現象。黃袍農夫品牌的紫蘇產業鏈融合和延伸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在通城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黃袍農夫通過政府土地流轉獲得300 畝土地,用于進行紫蘇品種的集中開發和種植。在黃袍農夫的推動下,實現了近百人的農村勞動力就近就地轉移就業。這不僅有效地整合了農村人力資源,同時也形成了紫蘇的規模化種植,推動了傳統農業的產業轉型升級。
二是黃袍農夫堅持不斷的加大對于紫蘇產品的研發投入力度,以紫蘇的藥用價值為突破點,旨在打造具有養生特色的中高端醬腌菜產品。同時,黃袍農夫還積極引進高端技術人才,開發紫蘇新品種,建立國內領先的種植生產基地,完善優良紫蘇品種的開發培育和推廣應用,促進產業的系統化、集約化發展。
三是黃袍農夫聯合種植、養殖、加工和銷售等相關行業,成立了通城縣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協會以龍頭企業為核心,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產品銷售大戶為紐帶,構建了新型現代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形成通城縣首家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
總的來說,黃袍農夫選取了通城縣的特色農產品紫蘇,通過加強與當地政府的溝通好與合作,在短短幾年時間內成為當地的農產品生產和加工的龍頭企業,并將產業鏈貫穿于一二三產業之中,通過構建標準化的紫蘇生產基地,引進專業人才不斷進行產品研發,并與相關產業進行合作,形成農業產業化聯合體,使紫蘇產品的銷售能夠更加的符合市場化需求,形成了現代化的農村經營模式。
在農業現代化發展的要求下,黃袍農夫通過利用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實現了紫蘇的規模化生產,利用先進科學技術不斷的進行產品研發和質量提升,并通過構建新型現代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使得產業鏈獲得有效延伸,在短短幾年的發展中就實現了良好的盈利,同時還帶動了當地農民增收。筆者認為,想要進一步促進紫蘇產業鏈的融合和延伸,還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著手進一步的優化。
首先,企業要加強與農戶之間的合作關系,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體。以平等互利為基礎,搭建起利益共同體是一二三產業實現融合發展的基礎和關鍵,所以,企業應該重視與農戶之間的產業合作關系,進一步的明確和規范合作模式,并且建立起完善的經濟分配制度,通過多形式、多渠道的利益分配方式來不斷的深化合作關系。目前,黃袍農夫主要以支付工資的方式來進行經濟分配,想要更好的實現現代化的管理,還可以采取發放補貼、提供獎勵等方式來進一步的提升農民的工作熱情,加深與農民的合作關系。
然后,企業還可以進一步的解放思想,探索更多樣化的產業融合方式。目前,黃袍農夫主要是將紫蘇的生產、深加工和銷售服務進行了有機融合,構建起一二三全產業鏈。筆者認為,在保障紫蘇產品生產的基礎上,還可以以紫蘇為賣點,進一步的發展觀光旅游業和休閑娛樂業等,利用紫蘇的藥用價值和養生特征,吸引外地游客到紫蘇種植基地進行參觀、休閑和娛樂,紫蘇類醬菜產品也可以作為旅游副產品進行銷售。多樣化的產業融合方式能夠進一步的拓寬經濟盈利渠道,更好的實現產業融合發展。
最后,企業還應該有效地利用互聯網技術,打造符合當前經濟社會需要的產業營銷體系。目前,黃袍農夫積極地參加國內外的各類產品展銷會等,旨在提升品牌的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但是,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更多的消費者選擇在網上進行購物,基于此,企業應該構建起互聯網的營銷思維和體系,有效的利用企業網站和第三方平臺等進行品牌宣傳和產品營銷,真正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