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萌 高郵市林業有害生物檢疫防治站
隨著我國對生態環境再造的重視,林業領域也逐漸加深了對自身防護工作開展的關注,目前對林業侵害力度比較大的要素當屬有害生物,而利用現代技術的發展,可以對其進行有效的防控,為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持續動力。要做好現代林業的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需要結合各項先進技術開展實踐應用,有效利用雷達、遙感、轉基因等手段對其進行綜合治理與防控,在有效預防有害生物的前提之下,也為科技與生物的交叉領域開拓出前沿的科學探索之路。
有害生物在林業樹木中的存在是制約林業健康發展的一大難題,樹木中的有害生物主要依靠吸收樹木中的營養進行生存,對樹木的成長造成極大的影響,有害生物產生的原因主要包含了生物的遺傳特性、有害生物天敵數量的銳減以及外來物種的傳播。
有害生物寄居于樹木當中時,不會因為周圍環境的改變而給自身帶來較大的影響,仍能按照自身的頑強的生命力進行持久的繁殖和蔓延,有害生物也會逐漸適應周圍環境,并在此過程中進行抗環境干擾能力的遺傳與迭代,致使其不易隨著環境和時間的變化而自然消失。
有害生物也會隨著其天敵數量的銳減而肆意繁衍,缺少了諸如禽類等天敵的威脅,有害生物也會逐漸增強自身的繁殖能力,最終導致危害的逐漸擴大。
外來物種的傳播也會為林業的正常生長和發育造成嚴重影響,外來物種在的傳播途徑主要是靠國外對樹木和花草的引進,在此過程中缺少對各品種樹木的嚴格檢疫,容易給外來物種的入侵帶來契機,加之外來物種由于在國內缺乏相應的天敵威脅,也必然會在林業發展過程中進行大肆的蔓延,最終提高了有害物種的防控難度。
雷達技術作為有害生物防治的關鍵技術,在林業領域起到了巨大作用,通過其先進的探測技術能夠實現對有害生物進行準確快速的查找,并以此為基礎對有害生物進行采集,最終依據現實情況形成相應數據。對有害生物相關數據的分析能夠幫助相關人員了解生物的生活習性、種類特征及分布區域,并為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提供準確有利的防控依據,從而提升工作效率。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以充分結合GIS 技術和雷達遙感技術,通過生物監測系統的搭建對林業環境進行動態監測,之后進行信息數據的收集和共享,用以為進一步的分析工作提供數據來源。
遙感技術是通過衛星在對林區進行深入感知的基礎上,對林區多種形式信息進行合理、精確化分析的過程,其也是對相關林區的有害生物進行集中治理的過程。其工作原理為,在遠距離進行目標感應的情況下,通過接收器對于紅外線、電磁波等信號反射的接收,實現對遠距離目標的探測工作,在實際工作中,該技術多與GPS 定位技術相結合。我國的在林業有害生物的遙感技術的應用相對于西方而言還處于發展階段,需要在有害生物防治的過程中通過自身的不斷迭代和發展,為進一步的防治工作提供更為精確有效的數據支撐。
轉基因技術作為一種生物防治的方法,在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該技術能夠實現對樹木遺傳性質的改變,進而確保樹木對于有害生物的預防和健康生長。轉基因技術在有害生物防治中的主要原理是通過對樹木中抗蟲基因的培養來提升其抵御病蟲害侵襲的能力,實現其對有害生物的防治效果。在具體實施中不乏信息素的使用,信息素作為一種無公害的農藥,可以通過對害蟲的驅捕來實現防治的效果,不僅能滿足環保要求,而且能夠提升病蟲害的防治效率。
數字化技術是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的輔助手段,該技術突破了以往傳統信息處理過程中容易出現的誤差問題,通過GIS 數字化技術實現特定區域的信息查看和三維建模,從而更為直觀的為管理人員提供準確的數據信息,為管理人員提供全面有效的防控依據。該技術的應用不僅為林區蟲害情況的了解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渠道,而且為有害生物的防治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極大的提升了林業病蟲害防治的效率和質量。
飛機技術在進行林區農藥噴灑的工作中提供了便利的手段,不僅能夠節約時間,提升效率,而且能夠盡可能使噴灑區域均勻化,而且以其跨度范圍廣、續航里程長的優點,能夠勝任較大范圍的林區農藥的噴灑工作,也提升了病蟲害防治的及時性,避免了蟲害的進一步惡化。此外,飛機與定位系統的充分結合也能提升噴灑區域的針對性,提升蟲害防治的精確性,確保農藥能夠實現準確無誤額噴灑。
在造林過程中,需要通過科學化的選種、育苗等手段提升林木的病蟲害抵抗能力,在確保禾苗生長成活率的前提之下,提升其抗蟲害和抗病毒的能力。通過合理的栽培手段,以地形和土壤特質為前提、以混交培植為主要方式進行林區的合理性優化,實現精細化的管理。
化肥農藥的利用要以林木病情和蟲害類型為前提,在使用過程中要通過規范化的手段,合理調控農藥的噴灑時間,全面規劃噴灑區域,以實現對病害高發區及頻發區進行有效防控。
林業的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在生態演進及環境再造的過程中已然超越了傳統的防治技術,需要充分結合先進的科技手段來對其進行有效的實施,相關人員需要在全面了解先進技術及手段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實際情況,進行選擇性調整,以此確保有害生物防治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