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鵬,武利兵,張磊,張巖波
(山西航天清華裝備有限責任公司(十二分廠),山西 屯留 046100)
機械制造行業的興起和發展在為人們日常生活提供便利、推動經濟高速發展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但由于人們不同的實際使用需求,所以更加多樣、精準的加工工藝的研發已成了機械制造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但在實際生產制造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加工工藝中存在的誤差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機械產品的質量,產品的精度和使用效果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對此,相關工作人員應該采用合理的手段規避這種現象的發生。
生活中,大多數人對于機械產品的認知都停留在了淺層了解上,而對具體的加工工藝一無所知,在進一步分析機械加工工藝的誤差之前,我們需要對其有一個基本認識。機械加工即根據使用人群不同的使用需求,設計人員設計制定出相應的加工圖紙,再由技術人員制造生產出相關產品的過程,加工圖紙可在后續的生產加工中指導工作人員下刀的位置以及工序的進行。為避免實際制造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要求工作人員事先深入了解工作內容,熟悉加工流程,學習各種意外事故的應對措施,增加安全保障。
加工工藝是產品制造過程中的關鍵環節,由于人們的物質需求逐漸提高,對產品的制造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滿足使用人群的高要求,制造加工工藝的發展逐漸呈現出復雜性、煩瑣性等特點。這種發展情況也對技術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的制造單位為嚴格實現工藝制造的規范性,還會把制定的工藝規程制成文件,指導加工過程。技術人員需將工藝規程和實際情況結合,正確把握施工中的所有環節,并根據具體的使用需求合理調整施工程序,最后,為了最大程度的貼合現實的使用場景,還需小幅度調整產品尺寸、加工位置以及在加工過程中隨時改變下刀位置。
在實際加工中,技術人員需要對機械產品進行定位,而這個過程中,若毛坯定位不牢固,會直接導致加工過程中的實際位置和系統坐標嚴重不符,從而出現技術誤差。因此,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注意設計工作的準確性,尤其是工作前要事先評估加工計劃的可行性,設計和定位的所有基準是否能夠重合,以及定位副的精準性,綜合這幾個因素選擇最科學的施工方案,最大程度上減小技術誤差。
在機械加工的過程中,除了定位會對加工產品質量產生較大影響外,器具的使用不當也可能會導致加工工藝的誤差,主要包括兩個方面:(1)器具磨損,如切割毛胚的刀具磨損到一定程度時,技術人員難以準確定位實際加工位置,使得加工結果與預期需求嚴重不符。(2)器具選擇不合理,若選擇的器具與生產要求不符就難以保證機械加工的精度,導致機械存在誤差。
在實際加工過程中,由于機床不斷地運作,用于傳遞機械制品的傳動鏈便需要不斷產生摩擦以維持運作,導致了一定程度的變形。同時,所選傳動鏈的精確度不夠,難以匹配機械運作,也是誤差產生的重要原因。所以在裝配過程中,技術人員需要對傳動鏈的相關條件進行仔細核對,并在后期使用過程中對機械質量進行定期檢查和保養,如有問題及時維修或更換,以保證產品精度。
無論在任何行業中,制定統一的標準都能通過提供一套具體的模板,指導行業實際工作,從而快速提高工作質量,推動行業發展,機械制造行業也不例外。實際生產經驗表明,制定誤差標準的確能有效控制誤差的產生,但與此同時,技術人員的工作難度會大幅增加。因為該方法直接對技術人員的操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標準,以保證制造結果滿足行業對機械制品的生產要求。這種改進方法還建立在技術人員較高水平的綜合素養上,這便需要有關單位對技術人員進行嚴格的組織培訓,一方面可以規范技術人員的操作行為,另一方面,讓他們接觸最先進的理論知識,并將其運用于實際的生產制造中,為企業創造更高的利潤,推動企業的長久發展。
在實際的生產制造過程中,許多因素都可能對最終的機械產品質量產生影響。為了提高產品質量,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設計人員應該詳細掌握該產品在不同場景中的使用情況,結合其他方法,從設計層面出發,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同時還可以在工藝流程上下功夫,結合加工工藝的實際情況,督促相關部門制定可行性高的改進手段,并在實際生產工作中快速落實。若情況允許,還可以成立相關品控小組,根據工藝規范要求,對工藝流程流程進行嚴格的監管,提高加工技術水平,保障機械產品質量。
雖然誤差的產生不可避免,但可以通過相關措施降低其發生的概率,從而有效規避,常用的方法有選擇補償法和填補法。在實際的機械加工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準確分析出誤差產生的原因,再結合相關知識取用適合的材料,快速進行補償和填補工作,以此提高機械產品的準確度和使用效果,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對于有些機械產品來說,及時的補救措施還能延長其使用壽命。
在實際加工過程中,工具長時間的使用導致的磨損以及破壞,使得工具的靈敏度嚴重降低,這是加工工藝中的常見問題,這一情況也會增加誤差出現的概率。所以加工人員對于工具的檢查工作很有必要,通過及時更換新的加工工具,可以有效保障工具的精準度。此外,在正式進行加工工作之前,工作人員需要充分了解具體的操作流程、加工工藝的規范、所有可能使用到的加工器具的使用方法和養護措施等,避免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意外事故,以保證加工過程的順利進行,從根源上降低誤差的出現。
作為機械加工質量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科學的調控溫度至關重要。若加工的產品要求低溫,加入冷卻液是加工人員最常用的方式,通過降低產品局部溫度度,有效避免形變現象的產生。另外,散熱手段也能降溫。若加工的產品要求高溫,通過增加安全的供暖設施為產品的加工過程營造出適宜的溫度環境,是加工人員使用頻率最高的方法,這種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機械產品的高質量。
隨著我國制造業的飛速發展,機械加工工藝水平日益提高,呈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一套相對成熟完善的加工流程正逐步形成,借助現代科技的發展,技術人員也能實現對產品精準度的保障。但產品在處于兩道工序之間的半成品時期,精準度不能得到有效保障,易引起誤差的產生。單獨提高某單一工序的精準度絕非易事,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為避免該過程產生的誤差,業內人士提出了誤差分組的方法。第一,以誤差為標準將半成品分為幾個小組;第二,根據分組情況對產品進行分批次加工;第三,根據產品的具體情況,科學調整工件位置,隨時改變加工手段,降低誤差發生可能性,從而達到對生產工件質量的有效控制,保障工件精準度和尺寸。
機械加工工藝的高低是評判國家工業發展水平的關鍵性因素,但實際生產中,存在的技術誤差導致產品效果大打折扣,不能滿足消費者的使用需求,嚴重降低了生產效益,阻礙了機械制造業的進一步發展。為最大程度地減小實際生產中的技術誤差,要求加工過程中每道工序和所有技術人員時刻堅持機械加工工藝的各項原則,熟悉各類誤差的補救對策,在實際加工中熟練運用各種方法減小誤差,優化機械加工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