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鵬,田家翔
(1.山東省特種設備協會;2.濟南市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山東 濟南 250001)
隨著人們社會生活對特種設備的需求越來越高,不論是在使用頻率還是依賴程度上,特種設備已然成為人們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且隨著特種設備相關規定的完善,特種設備所囊括的種類以及數量也越來越多。
特種設備固然能夠為人們生活提供一定的便利,但是特種設備安全事故也應當引起人們的重視,相對于普通事故來講,特種設備安全事故危險性和危害程度極大,近些年出現的安全事故給人們生活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直接影響到社會的穩定性。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做好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減小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成了當下應當深刻思考的問題。
特種設備指的是在運行過程中危險性極大、涉及到生命安全的設備,根據特種設備的管理條例可以把特種設備分為8個類別,分別是鍋爐、壓力容器及其管道、起重機械、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各種電梯以及特種機械車輛。
特種設備通常被應用在指定的地方來進行相關的生產和建設,對特種設備進行安全管理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指的是采取一定的措施來保障設備運行狀態的安全。眾所周知,特種設備對運行時的安全性能要求比較高,任何細節上的過失都可能引起重大的安全事故,作為特殊設備,盡管國家出臺了關于特種設備管理和使用標準,但是依然存在一些安全問題威脅到特種設備的正常運作,埋下安全隱患,因此,加強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規范化使用特種設備是非常有必要的。
近幾年來,特種設備安全事故頻發,給社會的穩定性造成了重大的影響,通過對事故原因的分析,發現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下面就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所存在的問題進行簡要的分析。
完善的設備管理制度是特種設備進行安全管理的基礎,和普通的設備管理不同,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實際管理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也更需要完善的設備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缺陷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安全管理理念的落后,無法正確認識到安全管理對特種設備的重要性,加之特種設備構造復雜,對特種設備進行安全管理的管理成本相對較高,自然無法有效對特種設備進行安全管理。其次,管理部門不夠明確,對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相關責任落實不到位,造成管理混亂,增加了特種設備的安全風險。
特種設備應當由取得相應資格證書的人進行操作和使用,才能保障特種設備的安全性,但是實際上,絕大多數單位在特種設備的操作和使用制度方面要求不甚嚴格,對安全問題視而不見,生產操作人員沒有資格證書的比比皆是,在進行特種設備的操作時,不按照相關標準規定進行操作,在使用的過程中有一定的使用陋習,導致特種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的危險性大大增加。比如說,擅自拆除特種設備安全部件、站立在設備危險區域進行設備操作等現象,輕則會損壞設備,重則會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威脅到操作人員生命安全。
特種設備在投入使用之前,應當進行檢測檢驗,在檢驗檢測合格后,進行設備登記才能投入到實際的使用中,而實際上因為檢驗檢測周期相對較長,經常存在尚未出具檢測報告就將特種設備投入使用的情況發生,設備的安全性能無法得到保障,就會使得設備發生事故的概率大大增加。另外,設備由于長時間的使用,出現零部件老化和磨損的現象是在所難免的,這就需要單位對特種設備進行定期的檢測和維修,由于維護成本較高,經常會有單位出于經濟方面的考慮,只負責設備的維修而不進行維護,出現哪里壞掉修哪里、不壞不修的現象,導致特種設備出現機械疲勞等現象,使得設備運行安全性無法得到切實保障。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特種設備行業在不斷的研發和引進下,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在工業、工程的生產和建設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特種設備需要配套的安全生產技術,由于我國特種設備發展過快,在相關技術方面無法跟上設備的發展速度,仍然存在一定的落后現象,并且在安全技術方面的更新也不夠及時,同國際要求的特種設備安全相關標準還有很大的差距,繼而導致特種設備無法實行實質的安全管理,出現運轉不良,增加了設備出現安全風險的概率。
完善的設備管理制度能夠有效對特種設備實行安全管理,對掌握特種設備的實際狀況,減小設備出現安全事故的概率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對特種設備管理制度的完善,首先應當明確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的管理部門,深入落實相關責任制度,堅決避免特種設備管理混亂的問題。其次,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方案,并嚴格依照方案對特種設備進行安全管理,確保設備安全管理有章可循。最后,建立設備管理檔案,詳細對設備的安全管理時間以及內容進行記錄,主要內容包括設備的維護、檢修等記錄,安排專門的人員對方案進行整理和保管,方便后期的查詢。
為了避免特種設備因為不規范的操作和使用而導致的安全事故,相關單位應當對特種設備的操作和使用標準進行規范化,嚴格根據安全管理相關制度來對操作人員的行為進行約束,促使其按照規定來進行設備操作。對特種設備操作人員的資格進行嚴格的審核,并定期對其進行復核,堅決杜絕無證上崗的現象出現。此外,對一些設備使用過程中的操作陋習,一定要對其進行安全意識教育,促使其加以改正,進而確保特種設備的使用能夠趨向于規范化和標準化,使得特種設備能夠安全穩定的運行。
為了保障特種設備的使用安全,應當在設備投入使用之前,由相關部門對設備的安全性能進行檢測,并對設備進行登記,堅決避免檢測不合格的設備投入使用。與此同時,對設備進行檢測還能及時發現設備的具體狀況,避免進行擅自改裝、拆除安全防護部件的現象發生,對違章行為等安全隱患進行詳細的排查,及時消除各種安全隱患。
同時為了避免設備因為零部件老化、磨損而導致的安全事故風險,應當加強對設備的維護和保養,具體可以制定維護和保養方案,按照特種設備的使用說明對設備進行周期性的保養和維護,及時更換磨損嚴重的零部件,對設備出現的故障進行及時的維修,杜絕設備帶病作業的現象出現,繼而減小設備出現故障的概率,保障特殊設備能夠正常、安全運行。
技術落后同樣會為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帶來一定的隱患,為了避免相關技術和特種設備的實際相互脫節,導致安全風險增大的現象,應當加強特種設備相關技術體系的更新,積極引進先進的管理技術,加快技術體系的更新,進而保障特種設備的平穩運行。技術的應用需要技術人員來進行應用,因此,同樣要及時對技術人員進行一定的技術培訓,從實際的安全管理需求出發,將新進的技術傳授給技術人員,進而達到提升技術人員專業技術素養的目的,確保其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能夠充分利用技術優勢來對設備進行操作,確保設備的良好運行狀態。
綜上所述,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特種設備在社會生活和生產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特種設備對社會建設、保障社會穩定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不論是從減小安全事故方面,還是保障社會穩定方面,都應當采取措施對特種設備進行管理。當前我國的特種設備管理仍然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特別是安全管理方面,有著管理混亂、檢測養護不及時等問題,對特殊設備的正常運行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相關單位應當從這幾個方面出發,加強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促使特種設備能夠發揮其本來的作用。